不少港人受濕疹、便秘、肥胖等問題困擾,原來這都跟腸道菌群失衡有關!香港腸道微生物組學會的本地社區研究中期結果發表顯示,隨機抽樣分析265位香港市民的數據,發現港人患有亞健康問題普遍,超過一半參加者患有兩個或以上亞健康問題。
此外,研究亦收集參加者的糞便樣本進行腸道菌群核酸測試(qPCR Gut Microbiome Test),了解港人腸道微生態平衡情況,與出現濕疹、便秘、肥胖等的相關性。研究發現超過六成慢性病患者有腸道失衡情況。當中,患有濕疹 、便秘及肥胖的參加者腸道「壞菌」如念珠菌及金黃葡萄球菌的比例,比健康人群高出達兩倍。而不同亞健康群組所缺乏的「益生菌」也有所不同,例如濕疹患者大多缺乏嗜酸乳桿菌(L. acidophilus), 便秘患者及肥胖患者大多缺乏植物乳桿菌 (L. plantarum)。這顯示要改善不同亞健康問題,還需補充不同的益生菌。
故此,個人化「度身訂做」的益生菌效果將大為理想。研究亦於中期發表後為參加者配對檢測顯示其所需的益生菌,並於參加者服用益生菌兩個月前後進行檢測,收集「先檢測,後補充」的精準治療模式的效用數據。
研究技術由生物醫學科技BioMed贊助,BioMed為科學園的夥伴企業,由中文大學出身的教授及專科醫生成立,近年推出針對不同亞健康症狀的益生菌,是本地冒起的益生菌及腸道菌群檢測品牌(了解更多:https://biomed.hk/)
現在研究已經完成,完整數據結果顯示,「先檢測,後補充」,即先檢測個人腸道缺乏的益生菌,再補充相應益生菌的精準治療模式,的確是改善以上亞健康問題的有效方法,其中濕疹患者的症狀得到非常明顯的改善。
香港腸道微生物組學會即將於4月17日舉行研討會,公布全面研究結果,希望從研究所得有關腸道微生態的大數據,能有助醫學向精準預防、診斷及治療發展。研討會亦將邀請專家講者環繞現時香港兩大常見健康問題:精神健康(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及副院長徐國榮教授主講)及兒童濕疹(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韓錦倫醫生主講),就其與腸道微生態的關係進行演講。該會亦將公佈就以上主觀,在香港、泰國、韓國及内地展開第二期腸道微生態研究。
各位如有興趣了解亞健康和腸道微生態關係,可以在以下連結報名參加,和小編一起預留周末,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長知識: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2fceeRcHzeT5oQixMjBoR0w5y_w0ai-HfoLkFPeel48zs2Q/viewform

香港腸道微生物組學會榮譽會長盧景勳醫生

腸道中的益菌和壞菌

患有濕疹 、便秘及肥胖的參加者腸道「壞菌」比健康人群高出達兩倍

「度身訂做」的益生菌治療效果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