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高層上月在阿拉斯加正面交鋒後,過去一個月,國際關係風起雲湧,美日、中歐、中國東盟互動,核心都是圍住中美兩國轉。在長遠戰略上,美國已鐵了心阻止中國強大,而中國則盡力為自身發展尋求更大空間,希望與美國鬥而不破。

中美建交40多年,期間有交往緊密的時期。1997年江澤民主席應邀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當年是20年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美。江主席同美國總統克林頓舉行峰會後,雙方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在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基礎上處理兩國關係,共同致力於「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

1997年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國事訪問美國,與總統克林頓會談。

1997年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國事訪問美國,與總統克林頓會談。

談到這個「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兩國關係的新定性,當時我還在電視台採訪前線,主力更是中國的外交新聞,每每讀到「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時,就覺得好繞口,尤其做直播時,成日擔心讀錯。

之後有機會接觸外交界人士,先了解原來這個定性用詞有段故。自從1993年中美領導人籍住在美國舉行的APEC(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國家主席江澤民赴美,並與美國總統克林頓會面,是89六四事件後,中美最高層的會晤。之後,中美領導人每年在國際場合互動不斷增加,到1997年江主席到美國進行國事訪問 ,更是中美關係發展的高峰時期。

當時中國方面調整了對美政策,希望進一步發展成為「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在兩國外交官員為峰會做準備,討論到聯合聲明的議題時,當時有一種建議就是直接用上了「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

據了解,當時北京最高層都考慮接納,但主管外交的副總理兼外長錢其琛則提出異議,認為中美兩國無論是發展水平、模式,都有很大差異,遠未到「戰略夥伴」這種親密關係,而且,在可見的未來,也不會成為「戰略夥伴」。

錢其琛不愧為資深的外交家,太了解美國,亦明白中美關係的過去,他非常有遠見,預見到美國未來不會接受中國強大起來。當時,錢其琛非常堅持這種看法,但同時他也是一位圓滑的外交家,深明難以在兩國關係向上發展的勢頭上潑冷水,於是就出了一個妥協的用詞「共同致力於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加了「建立」二字,即是當時並不是「戰略夥伴」,至於將來能否成為「戰略夥伴」,就看雙方的努力啦。

2005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到訪的美國總統小布殊會談。

2005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到訪的美國總統小布殊會談。

到了2003年胡錦濤主席上任後,重新定位中美關係是「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就取代了「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這個外交用詞。

現在回想起來,錢其琛當年的堅持是有道理的,當中國發展去到一定水平時,美國作為「全球大佬」就難以接受,壓制中國強大成為她的長遠戰略目標,這樣的情形下,兩國又如何能成為「戰略夥伴」呢?

回看最近一周的國際風雲,先有拜登和菅義偉的美日峰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對所謂中國「採取不符合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的行動」表示擔憂,反對中國在東海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做法,反對中國在南海的「非法海洋權益主張」及相關活動,並提及台灣、新疆、香港等問題。聲明一出,中國外交系統全力開火,外交部、駐美大使館、駐日大使館齊齊還擊,強烈不滿聯合聲明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侵犯中方領土主權。

另一邊廂,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到上海訪問,就在中國領導人會見克里前,習近平主席則率先與中歐領導人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主題就是應對氣候變化。習近平強調,應對氣候變化不應該成為地緣政治的籌碼、攻擊他國的靶子、貿易壁壘的藉口。新華社報道,三國領導人一致認為,將應對氣候變化打造成中歐合作的重要支柱。

習近平主席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討論全球氣候變化問題。

習近平主席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討論全球氣候變化問題。

在中歐領導人視像會議後,正在北京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才通過視像方式會見在上海的克里,之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與克里在上海舉行會談。

外交界人士分析,習主席先同歐盟國家領導人討論氣候變化合作,再到美國代表克里上場,即是告訴美國不要想獨大主導全球事務。想當日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議題上,特朗普曾代表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美國如今又想在氣候變化的議題上扮大佬,也要尊重一下中歐的共識吧。

美國對中國玩的「零和遊戲」,贏要贏盡,而中國則希望兩國「鬥而不破」,正如副外長樂玉成今天談到中美關係時話,中美之間應是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惡性競爭。作為對世界負有特殊責任的兩個大國,中美要全力避免對抗,尤其要避免人為製造對抗。至於能否做到,這不完全取決於中國,還要看美國。

李彤




微觀中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