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調查:僱員支援計劃助改善員工身心 提升工作表現辦公室效率

社會事

調查:僱員支援計劃助改善員工身心 提升工作表現辦公室效率
社會事

社會事

調查:僱員支援計劃助改善員工身心 提升工作表現辦公室效率

2021年05月01日 15:02 最後更新:15:15

打工仔要留意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僱員發展服務/富達盟信顧問有限公司進行全港首個「僱員支援計劃」(EAP)的服務成效調查,發現有助改善員工的身心狀況、其工作表現,以及僱員與上司及同事的關係,有助提升辦公室效率。

Getty設計圖片

Getty設計圖片

為了解僱員諮詢和輔導服務的具體成效,團隊邀請過去3年內其中 438 名服務使用者,以問卷訪談形式,追蹤他們接受EAP服務前後的狀況。團隊利用「職場表現量表」,分析EAP服務的成效。接受EAP服務前,近4成被訪者表示害怕上班;8成人認為其困擾令他們無法集中精神工作;接受服務之後,表示「害怕上班」及「無法集中精神工作」的受訪者,分別顯著下跌至不足兩成及四成半。此外,四成二受訪僱員表示,以往試過因為面對困難而要請病假、年假或特別事假;接受EAP服務後,請假比率降至兩成二。另外,自評為「渴望上班」及「生活大致事事順境」的被訪者比率,由接受EAP服務之前的5成,分別顯著上升至接近7成和大約8成。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圖片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圖片

調查又指,最多人因情緒或工作問題尋求EAP服務協助,分別佔求助總數近3成及2成多;家庭相關的困擾亦接近2成。另外,約4成受訪者自評壓力程度「很高」;近三成二人自評壓力程度「中等」。按年齡劃分,31至40歲組別自評壓力大的比率最高,其次為41至50歲組別。此外,約兩成人於求助時表示「最近一個月曾有傷害自己或自殺念頭」;接受服務後,比率顯著下降至不足5%。

Getty示意圖片

Getty示意圖片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僱員發展服務/富達盟信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瑜指,調查反映「僱員支援計劃」能有效解決打工仔在工作及生活上的困擾,並能有效提升員工心理資本,協助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面對工作及生活上的挑戰,亦有效提升他們的職場表現。她又指,計劃亦協助企業駕馭逆境,並建議政府投放資源,推動更多僱主主動關心員工的身心健康,為員工建立正向工作間。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圖片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圖片

有調查發現,本港抑鬱症患者的企圖自殺比率,明顯高於國際上的估算數字;本港抑鬱症病人中患上「頑治抑鬱症」的比例亦估計相當高。

王明爍說,國際文獻資料顯示,「頑治抑鬱症」的企圖自殺率及自殺率,比一般抑鬱症患者分別高10倍及2倍。設計圖片

王明爍說,國際文獻資料顯示,「頑治抑鬱症」的企圖自殺率及自殺率,比一般抑鬱症患者分別高10倍及2倍。設計圖片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於去年7月至10月,以問卷形式訪問了106名情緒病患者,發現當中61名受訪者為抑鬱症患者,其中約8成人曾經出現自殺念頭,近3成人更曾經企圖自殺。調查亦指出,在患上抑鬱症四至六年的病人群組中,企圖自殺比率是43%,遠高於這群組中「頑治抑鬱症」平均23%的企圖自殺率。

協會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表示,「頑治抑鬱症」是指對至少兩種抗抑鬱藥物沒有足夠反應的嚴重抑鬱症患者,根據本港大學的研究,約有18%的抑鬱症患者在確診後六年內,發展成頑治抑鬱症,以本港約30萬抑鬱症患者計算,推算全港有5萬4千人罹患「頑治抑鬱症」。

大學研究指以本港約30萬抑鬱症患者計算,推算全港有5萬4千人罹患「頑治抑鬱症」。資料圖片

大學研究指以本港約30萬抑鬱症患者計算,推算全港有5萬4千人罹患「頑治抑鬱症」。資料圖片

王明爍說,國際文獻資料顯示,「頑治抑鬱症」的企圖自殺率及自殺率,比一般抑鬱症患者分別高10倍及2倍,本港目前並沒有「頑治抑鬱症」的官方統計數據,這班患者可能變相成為「隱形」病人。

王明爍建議,當局應通過對患者的數據統計識別出「隱形」患者,增加在公立醫院使用新型噴鼻式抗抑鬱藥物,以及加強公眾教育正確認識抑鬱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