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吳秋北撰文呼籲助年輕人認識歷史真相 重新與國家民族同行共進

博客文章

吳秋北撰文呼籲助年輕人認識歷史真相 重新與國家民族同行共進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吳秋北撰文呼籲助年輕人認識歷史真相 重新與國家民族同行共進

2021年05月04日 12:12 最後更新:12:18

今日是五四青年節,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撰文《還我香港青年!——愛國愛港才是香港青年立身之本!》,回憶令中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五四運動」,以及胸懷報效祖國、拯救民族危難的革命青年。

文章感歎,「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華青年從古至今都有強烈的家國情懷,香港地亦從不缺少革命火種。然而,香港未經去殖卻已「回歸」,20幾年來,香港年輕人仍未學會做香港的主人、國家的主人,甚至在過去幾年,部分年輕人被反動勢力影響、鼓動,衝上火線導致前途盡毀,令人心痛。

青年之失正是家國之痛。吳秋北呼籲,要讓香港年輕人認識歷史真相,重新接續中華民族血脈健康成長,與祖國同行共進。他表示香港處於一個不平凡的時代,世界終究是年輕人的,我們幫助青年成長,成長為國家和民族的棟梁之材,就是對歷史最好的交代,就是對「五四」先賢的告慰。

文章全文如下:

《還我香港青年!——愛國愛港才是香港青年立身之本!》

吳秋北

工聯會會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是日五四,壯哉青年!偉哉革命!美哉青春!

百餘年前的1916年,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27歲的李大釗先生,在其發表於《新青年》雜誌的文章《青春》裡,向國人提問,「人類之成一民族一國家者,亦各有其生命焉。有青春之民族,斯有白首之民族,有青春之國家,斯有白首之國家。吾之民族若國家,果為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國家歟,抑為白首之民族、白首之國家歟?」當時的中國,正處於軍閥統治,積弱落後,列強侵略,政權更替,民不聊生。人們渴求拯救中華民族的新思想、新道路。這是一篇喚醒時代,令無數青年覺醒的文章,為隨後的「五四運動」吹響了衝鋒號,偉大的革命由此孕育。

「五四運動」後兩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可以說「五四」及新文化運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和人才的準備,也因而令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剛好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9,191.4萬名黨員,青年黨員超過總數三分之一。百年大黨正青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民族充滿活力,奮發圖強,正要在不久的將來,實現無數仁人志士,當年的愛國青年追求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這是對革命前輩建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理想的新時代迴響。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華青年從古至今都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始終將個人命運置於國家興衰之中,正所謂國之不存,民將焉附。近代以來,即便是那些戰火紛飛年間留學海外的有識青年,也是胸懷報效祖國、拯救民族危難之使命。有血性的青年大有人在,他們不屑苟活。這便是中國革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偉大生命力——中華兒女,復興中華,生為人傑,死為鬼雄!

香港地從不缺少革命火種。20世紀初林昌熾等三位青年便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和共產主義青年團。及後更有兩場大規模的工人運動——香港海員大罷工(1922年),省港大罷工(1925年),即是香港工人運動的先鋒,培養出無數的革命青年,成為中國革命的延續與支撐。包括後來發生的1967年反英抗暴運動,是為勞工權益而戰的愛國工運,也是反帝反殖的革命。在港英殖民統治話語壟斷和時代迷霧的遮蔽下,現今年輕人甚少關心真正的歷史,一切都碎片化、口號化。香港現在未經去殖卻已「回歸」,廿多年來未能培養青年更多的國民意識身份認同便不奇怪。所以身為一個中國人,仍將今日「一國兩制」下的特區政府與昔日殖民政府相類比,也不能全怪青年的無知。香港的部分年輕人顯然對主權、政權於國民的意義未有理解,也還沒學會做香港的主人、國家的主人。這認識歷史真相的課要補,青年重新接續中華民族血脈才能健康成長。

一場具有生命力的民主革命,不會是違反民意、損害人民利益、生造出來的顛覆與動亂;被外力設計、操控、煽惑的顛覆與暴亂結果只能是可恥的失敗。2019年的修例風波,被反對派冠以「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之名,試圖掩蓋顏色革命的本質。即便香港因資本壟斷造成的諸多深層次矛盾亟待解決,那也是尋求更好發展的問題,何須煽動群眾癱瘓政府、顛覆政權?何來深仇要置諸死地而後快!當其矛頭直指中央政府,中共政權,並輔以黃媒黑記的誤導和弄虛作假新聞,其性質便不再簡單——那邪氣沖天、本土反對派勾結西方反華勢力便暴露無遺。

今日反思整場運動,沒有贏家。而其中最令人心痛的,仍然是受到誤導,捲入其中的熱血青年。熱血何辜?!魯迅先生不也說,中國的青年要擺脫冷氣?然而我們真正要問,香港部分青年為何將自身置於國家對立面,飛蛾撲火般要香港與祖國分離,甚至脫離中華民族。試問這斷了民族血脈的「熱血」,會是甚麼顏色?下場只有潰敗和滅亡。

到底是誰閹割了香港青年的民族意識,偷走了香港青年的中國魂魄?是近代崇尚洋務的自卑思想,還是百餘年殖民統治歷史的傷害?香港的教育自詡自由、辯證,實則早就被西方思想挾持,無限抬高西方思想,去民族化、自我矮化、喪失自尊、自取其辱。追求先進沒有錯,然而何為先進,何為落後絕非千古不變,需要不斷審視與判斷。香港雖回歸快24年,教育仍在一代又一代地殖民統治香港青年。從西方勢力香港代理人黃之鋒在2011年成立學民思潮反對國民教育開始,2014年非法佔中,2016年旺角騷亂,2019年的修例風波,香港部分青年人在渾然不知的情況下,被反動勢力有計劃、有目的地洗腦,操控,訓練,前赴後繼衝上火線,走向犯罪,前途盡毀。然而青年是國之將來,民族之希望。青年之失正是家國之痛。這歹毒計劃分明就是要滅我中華。躲在青年身後的西方勢力居心叵測,那些綁架青年的香港反對派才更是千古罪人,罪無可恕!

截止2020年底,因返修例事件被捕的10,200人中,4成是學生。這些誤入歧途的青春少年,實際上是在為反對派的惡行埋單。而除此之外的每一個香港青年,無論是參與運動的,還是冷靜旁觀的,相信2019年的夏天、悔不當初的青春歲月,都會是他們終生抹不去的記憶,必將消耗一生去不斷反思和消化。那成為民族罪人的,必永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最後,贈與青年朋友幾句感悟:當你有所懷疑時,就去學習;當你深信不疑時,記得學習。學習探索和思考,學習不一定會給你答案,甚至會增添迷惘,但是學習可以讓你冷靜,也會令你奮發。香港正在經歷一個不平凡的時代,世界終究是年輕人的,我們幫助青年成長,成長為國家和民族的棟梁之材,就是對歷史最好的交代,就是對「五四」先賢的告慰。

中華雖古國,其命維新;中華民族天不能死,地不能埋!人類的希望和未來必在我中華!願我香港青年覺醒!

願社會共同呼喚:還我香港青年!

願香港青年與祖國同行共進!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港澳辦發文讚《施政報告》展現革新求變決心 高人:鼓勵各界支持施政

2024年10月18日 10:55 最後更新:11:03

新一份《施政報告》以「齊改革同發展」為大主題,行政長官李家超連日來出席記者會或立法會答問大會時,多次闡釋其改革理念,指香港正處於關鍵經濟轉型期,強調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結時」,改革是為結果的提升,並非為改而改,必須要明白「立甚麼」、「破甚麼」,要因地制宜,張弛有道及拿捏得當。難怪中央港澳辦昨也刊出署名「港澳平」的文章,從3方面讚揚《施政報告》有「銳意改革、奮發進取、造福民眾」的堅定信念和堅實行動。

李家超指,改革若只講顛覆或只求推倒重來,是忘記了改革目的,他認為改革要整個社會一起參與和推進,行政立法機關有帶領社會改革的角色。在要求他人改革的同時,更重要是從自身開始,自我革新,自我識變、應變和求變。

李家超在《施政報告》講辭中,提及「改革」多達40多次。

李家超在《施政報告》講辭中,提及「改革」多達40多次。

由中央港澳辦發表署名「港澳平」的文章指,《施政報告》能「貫穿改革精神,展現決心意志」,鮮明提出要「不斷求進、自我革新」,「識變、求變,守正創新,靈活應對挑戰和機遇」,還系統闡述其改革理念,提出注重系統觀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等的關係,明確指出「體系中欠缺但需要建立的,要建立;有嚴重缺失的,要撥亂反正;有瓶頸、短板或阻礙的,要突破瓶頸、清除障礙;有需要鞏固的,要強化和完善」。

「港澳平」稱,有媒體關注《施政報告》提及「改革」多達40多次,許多評論都認為《施政報告》響應了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回應了社會各界以改革謀發展的期盼,展現出特區政府革新求變的決心和魄力。

「港澳平」讚《施政報告》能突出本港優勢,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

「港澳平」讚《施政報告》能突出本港優勢,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

「港澳平」又指,《施政報告》能「突出優勢發揮,為發展添動能」,緊密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緊扣香港發展定位,重點圍繞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促進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推動多元經濟,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引擎、深化大灣區合作等進行部署,大力發掘經濟新增長點,充分體現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香港獨特功能作用的自覺和更有力行動。

文章舉例指,《施政報告》提出在金融方面強化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利用香港黃金進出口量位居全球前列的有利條件積極打造國際黃金交易中心;航運方面,加快綠色航運中心建設,建立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在貿易方面,建設高增值供應鏈服務中心,吸引更多海內外企業到香港建立總部或分部。所以,社會普遍認為《施政報告》以宏觀視野審視全局,對香港未來發展的謀篇布局方向明確、路徑清晰、舉措到位,針對性、集成性、前瞻性強,與過去兩份《施政報告》的政策舉措連貫互補,為不斷增強香港發展動能提供了重要指引和遵循。

「港澳平」指特區政府不避民生痛點,穩定有序解決「劏房」這老大難問題。

「港澳平」指特區政府不避民生痛點,穩定有序解決「劏房」這老大難問題。

「港澳平」又稱讚道,就任兩年多年來,李家超和特區政府一直「致力為民幸福,彰顯責任擔當」,特別是市民廣泛關注的房屋問題,在通過增加公營房屋用地、推出「簡約公屋」等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又提出以立法方式制定住宅樓宇分間單位出租制度,推動所有住宅樓宇分間單位改建成符合標準的「簡樸房」,穩定有序解決「劏房」這個老大難問題,得到市民充分肯定,有媒體在《施政報告》發表當天的即時民調已顯示,逾7成市民感滿意。

高人話,今次港澳辦發表署名文章力挺《施政報告》的改革理念和舉措,在民生痛點難點上有「心」更有「行」,體現「事不避難」的責任擔當,是為行政長官李家超領導的特區政府送上「定心丸」。文章同時發放訊息,不要對《施政報告》在雞蛋裏挑骨頭,像第三者作出剝花生式批評。並鼓勵社會各界要團結一致,以自身行動參與改革,以實際行動支持特區政府施政,讓「美好願景變為輝煌現實」。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