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搞外展接種計劃日前完成第二站,為啟德地盤約500名建造業工友接種疫苗,究竟外展接種隊是怎樣運作?
外展接種隊到處出動。
原來只要參與機構的接種人數超過150人,有足夠場地,外展接種隊便會出動。今次出動的是何文田體育館疫苗接種中心團隊,包括由旅遊業界擔任的行政支援人員,以及醫護人員,他們合力把接種中心「倒模」、移師到外展場地,儼如流動式的接種中心,方便市民。
有份參與的Cherry今次擔當登記員角色,又不時到休息區支援,「其實我從來未做過外展計劃,所以當時他們說要做外展計劃,我說好,我都願意嘗試新事物。就算以後即使疫情過了都是自己的人生經歷。」
有份參與的Cherry今次擔當登記員角色。
她形容,外展計劃相當具前瞻性,走在前面服務市民。例如,建築工友未必有時間打針,也未必接收到全面資訊,外展接種服務正好滿足他們需要。
當天Cherry接觸的工友都對疫苗充滿信心,「他們覺得打針是理所當然的。」
有別於接種中心市民以自己的姓名來登記,今次外展服務是以個別企業預約的建造業工友,帶隊的助理中心主任Fiona坦言,這也是挑戰之一,「當日開始時,外展隊因不太熟悉每間建築公司名稱、判頭,一下子找不到已預約員工的資料,延長了等候時間。」不過,在金門建築人員的協助下克服了問題,令流程愈見順暢。
護士經理Connie形容,外展服務的考驗很可能來自細微之處。「我們之前來過視察場地,佈局是預料之內,但一些好細微的事反而估計不到,例如我們本身準備了血壓計,但因場地大,實際操作起來,要準備好幾個(血壓計)才足夠。」她又提到一般人或許想像不到,她們需要多個垃圾桶處理醫療廢物,但幸好大家積極配合,解決問題。
她們都相信,汲取了今次經驗,日後再出動也可得心應手。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李兆基博士紀念展—和光同塵》由即日至5月5日在中環舉行,已吸引逾11000名市民登記參觀,首日參觀人潮不斷,大家一同緬懷四叔精彩一生。展品包括難得一見的四叔私人珍藏、家庭相片及真跡,很多都是首度公開。
展覽中的私人藏品均難得一見
今次展覽分為「志存高遠」、「開基創業」、「福澤延綿」及「潤物無聲」,帶領大家回顧四叔的一生。當中許多私人藏品和相片都是首度公開。
四叔早年進行買賣時,運用在家鄉順德家族金行學習的含金量辨識技術,使用的量器便是從家鄉帶來的金秤, 如今已成為家族的珍貴收藏。
四叔用過的枰
李氏家族的傳家之寶,是四叔的父親——李介甫曾經用過的腰帶。日軍侵華期間,李介甫以褲頭帶將金行家當纏在腰間,保住家族財產。
除了可以見到四叔平時鐘意打的四條呔,展覽更將四叔Office書枱搬入,重現其辦公場景,讓參觀民眾可以近距離見到枱上擺設,原來經常評論股市,做生意眼光獨到的四叔,枱頭放了代表牛市的牛擺設,還有有一副常年都伴隨著他的算盤。
四叔鍾意打的呔
難得一見四叔office的擺設
經常評論股市,眼光獨到的四叔,枱頭放了代表牛市擺設及一直伴隨住他的算盤
展覽中亦展出許多四叔往日的珍貴相片,除了是位十分成功的商人,四叔亦是一位溫暖的顧家好男人,繁忙之餘亦熱愛家庭,常與家人共用天倫之樂。
四叔非常重視家庭生活,子女也非常懷念他,展覽中展示四叔兒子女兒及兒媳懷念文章。
四叔非常重視家庭生活,子女也非常懷念他,展覽中展示四叔兒子女兒及兒媳懷念文章。
還有大量四叔和孫輩同樂的照片
還有大量四叔和孫輩同樂的照片
還有大量四叔和孫輩同樂的照片
還有大量四叔和孫輩同樂的照片
另外他也很重視與員工的關係,是非常親民的老闆,據悉現在恆基總部等辦公室,公司仍包員工一頓午膳,展覽中包括了一張大家「一齊開飯」的照片。
四叔很重視與員工的關係,是非常親民的老闆,現在恆基總部等辦公室,公司仍包一頓午膳
四叔亦樂於分享,常將心愛茶點「白之戀人」贈予夥伴及恒基的同事,更將自己的笑臉印在餅盒上,展現親和本色。
將自己的笑臉印在餅盒上,展現親和本色
而這些與家人、親友、同事的過往相片,張張珍貴,盡顯他與家人、朋友及同事的深厚情誼。
四叔一向親力親為,就連孫兒百日宴的講稿,都係自己親自起草。展覽中更有他的墨寶真跡。
孫兒百日宴的手寫演辭
四叔奮鬥的一生,正經歷了香港由小漁村蛻變的國際大都會,除了員工和親友,也有市民特意來參觀,還有不少人寫下緬懷的心聲。
參觀者留下的懷念心聲
參觀者留下的懷念心聲
至於四叔成功之道,可以看看他人生格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四叔真跡
今次展覽主題「和光同塵」出自老子在《道德經》描述「道」時提到的「和其光,同其塵」,意為光芒照遍塵世,Sebastian認為借來形容四叔的處世態度「雖然有巨大成就,但為人謙遜包容,與人和諧共存」真的再合適不過了!
展覽主題「和光同塵」 透露四叔處世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