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要切斷孤狼式恐襲的煽動根源

博客文章

要切斷孤狼式恐襲的煽動根源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要切斷孤狼式恐襲的煽動根源

2021年07月02日 19:24 最後更新:19:36

一名50歲男子在銅鑼灣用刀刺傷警員之後自殺身亡。警方將案件定性為「孤狼式」本土恐怖襲擊。

一般人很難理解為何因為政治上的偏見,會發展到殺人甚至自殺的地步。多年前我在《國際先驅論壇報》上面看到一個詳盡的專訪,訪問一個被中東恐怖組織挑選為人肉炸彈的伊斯蘭教青年。該青年表示他其實也相當害怕。負責和他溝通的接頭人一直跟他說他的族人如何被以色列人壓迫,如果不採取人肉炸彈這種恐襲手段,是沒有其他方法可以為伊斯蘭信徒復仇。接頭人不斷稱讚該青年為「英雄」和「烈士」,遊說他只要作出襲擊,就可成為伊斯蘭世界的英雄。

這名青年只有十多歲,人生相當平淡,從未想過自己可以成為英雄、烈士,他聽到接頭人的遊說後非常興奮。接頭人之後就是以宗教去麻醉他,說青年成為烈士之後,他和他全家都可以去到天堂。而天堂上美女和美酒都可以享之不盡,人世間的快樂,全部可以享受到。年青人就因為1、被煽動起來的仇恨;2、做烈士的榮耀和;3、天堂的許諾,成為一個人肉炸彈。

香港那些實施恐怖襲擊的孤狼,未知他們有無受激進宗教影響,但將一個普通人發展成恐襲者的方式,其實都是一樣,就是煽動仇恨和英雄主義。這條方程式,舉世皆然。

今次這個向警察施襲的人,是否真的是孤狼,背後有沒有組織,尚待警方進一步查證。而孤狼式的恐怖襲擊,的確早已在世界各地興起。早在2013年10月,以色列的智庫----國際反恐政策研究所發表了一個統計,在西方國家發生的孤狼襲擊案,在1990年至1999年,只有4宗,造成14人傷亡;2000年至2009年,共有40宗,有87人傷亡;2010年至2013年,已經有29宗,導致290人傷亡,原來這只是孤狼式恐襲的開始。在2014年之後,情況更越演越烈,當中一個標誌性事件是2016年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一家名為「脈衝」同性戀夜店的大型槍擊案。槍手是29歲的美國公民奧馬爾.馬丁,是一個回教徒,在紐約居住。雖然兇手過去曾自稱與恐怖組織有聯繫,但卻沒有證據顯示他接受過類似IS(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的訓練,他其實只是在網上響應IS在世界各地發動聖戰處決利比亞領導人卡達菲的號召,就在美國發動孤狼式恐怖襲擊,事件造成包括他在內的50人死亡和53人受傷。自此之後,在世界各地,孤狼式恐襲越演越烈。

孤狼式恐襲的成因,主要有兩個。一、現代社會的個體化和扁平化結構,推動了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獨立行動;二、互聯網令到激進思想大量擴散,助長了孤狼式恐擊的出現。從海外眾多的孤狼式襲擊者發動的攻擊可見,孤狼式恐擊雖然不是恐怖組織直接策劃的行動,但他們卻是恐怖組織或激進組織在網上煽動所謂殉道的英雄主義下的產物,透過網絡社群,令他們變得越來越活躍。例如美國便發現IS自2014年以來,通過twitter等社交媒體,建立了70個網絡平台發佈其極端思想。

香港這次發生的孤狼式恐襲,已敲響了警鐘,在全球蔓延的孤狼式恐襲,將陸續在香港出現。香港當局除了追蹤這些恐怖分子之外,還要做兩方面的工作。

一、採取更嚴厲的手法去打擊暴恐和激進組織。因為之所以有孤狼,背後就是這些組織有意識地在網絡上不斷發放激進思想甚至假消息所導致。例如在2019年有人持續地擴散太子站警察打死六個人的假消息,就令到群眾產生嚴重的仇警情緒,最終觸發了意圖殺警行為,這些事情不是偶發,幕後有黑手。又例如流亡海外的組織支持暴恐襲擊,把北愛爾蘭的恐襲行為合理化,鼓勵本地人倣效,再透過本地媒體在香港散播。這些出口轉內銷的方法理應制止。

二、要制止網上美化暴力、宣揚暴恐襲擊的煽動性媒體。本地的激進社交媒體將襲警的兇徒英雄化,這些行為客觀上助長了孤狼式恐襲發生,要記住仇恨和英雄化是恐襲的根源。香港《刑事罪行條例》第9條和第10條列有煽動意圖罪,過去覺得煽動他人殺警是很遙遠的事情,如今已有暴徒付諸行動。在7.1前警方已破獲暴徒懷疑製造土製炸彈,孤狼式恐襲已然發生,煽動行為必須制止。任由這些激進思想在網上散播、將施襲的兇徒英雄化、將恐襲美化、支持殺警的言論,都跌入煽動意圖罪的範圍,都可以追究。

對付暴力恐怖主義,只能強硬打擊,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盧永雄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他的瘋狂加稅計劃,向中國加徵34%關稅。中國在兩日後強硬回應,宣布反加徵美國商品34%關稅。中國是迄今唯一一個國家,夠膽在美國的恐嚇之下,全面反制美國。國家面對霸權毫不退縮,做得漂亮。

特朗普推動這場荒謬的貿易戰,首先就觸發美股崩盤,繼而引發全球股災和貿易大混亂。美國人選出這樣一個總統,可以對世界造成這麼大的禍害,其中關鍵原因,是他發動一場既鲁莽又無理的貿易戰。

第一,以謊言作決策開端。特朗普首先捏造各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然後號稱減一半就是他對各國加徵關稅的稅率。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指,特朗普在貿易議題上已經「發瘋失控」,特朗普所指稱外國收取的關稅更是完全虛假。克魯格曼指以歐盟為例,實際上向美國徵收的關稅不足3%,而特朗普就指稱歐盟向美國徵收的關稅達到39%,克魯格曼質疑特朗普究竟是故意撒謊還是純粹無知。

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是這次貿易戰的主要推手,他接受訪問的時候,仍然死撐這個所謂外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是估算貨幣操縱、增值稅扭曲、傾銷、出口補貼、技術性貿易障礙、農業貿易障礙、配額、禁令、仿冒、知識產權竊取等所有因素」。納瓦羅嘗試令人相信,這個所謂外國加徵的關稅是他們精密計算出來。

不過,美國著名財經記者蘇洛維耶斯基就直接踢爆,指這個所謂外國「關稅」是特朗普捏造,方法是用美國對一個國家的貿易逆差數字,除以那個國家對美國的出口額,就將這個比率硬稱作為那個國家對美國的「關稅率」,與納瓦羅所說的計算完全無關。印證美國聲稱各國對美國徵收的所謂「關稅」,發現蘇洛維耶斯基的講法百分百正確。

美國一個這麼大的國家,竟然可以用謊話作為決策的依據,美國人會不會感到羞恥呢?

第二,以霸權逼人跪低。以中國台灣為例,特朗普一直無理指控台灣竊取了美國的芯片業,其實是當年美國不願意做芯片製造這些辛苦功夫,讓芯片製造業外流的結果。特朗普一上台就聲稱要對台灣的芯片加徵100%關稅,賴清德當局面對美國霸權,腰骨很軟,馬上跪低,接受台積電在美國逼迫之下,在美國再加碼1000億美元的投資,前後台積電投資了1650億美元,等於將台積電最先進的2、3納米製程芯片產能,一半搬去美國。

台灣滿以為這樣就可以換取美國的善待。在4月1日美國加關稅前夕,民進黨的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在立法院會議時這樣說,「特朗普絕不是你們想像的,我預估美國對台灣加關稅可能在10%左右,明天就會見真章....我夠資格代表部長回答,國安總結我有參加,我看過他們的預估。」

結果一日之後,民進黨就被美國打臉。特朗普就是按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那條神奇公式,計出台灣對美國徵收64%的關稅,所以就決定加徵台灣32%關稅,完全不是台灣預估的10%。台灣今天割一城,明天割一城,將肉都割光了,但是換來完全無差別對待,這就是對特朗普投降的下場。

第三,以隨意取代規則。按特朗普的捏造關稅方程式,那些對美國並無貿易順差、反而對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或地區,特朗普一律創作其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是10%,然後同樣對這些國家和地區加徵10%的關稅。香港是根據世貿組織規定的獨立關稅區,按美國商務部的數字,2024年美國對香港不但沒有貿易逆差,而且有貿易順差,美國對香港的商品貿易順差是219億美元。按特朗普的捏造關稅方程式,香港就應該等同新加坡、澳洲、英國等地,被美國加徵10%的關稅。但是特朗普就直接將香港當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對中國再度加徵34%關稅的時候,同樣加徵香港相同的稅率,可說橫蠻無理,連自己定的規則都不遵守。

世貿組織的前身是關稅貿易總協定,是美國一手推動之下建立,美國對自己一手創立的國際規則說用就用、說丟就丟,還有什麼信用可言呢?

美國是所謂的民主政制,一般人形容,民主制的最大好處有兩個:第一,即使不能選出最好的領袖,但是不會選出最壞的領袖。特朗普看來是一個例外;第二,民主制下即使第一次選舉犯錯誤,選出錯的領袖,但是4、5年之後第2次選舉,就會將壞領袖踢落台,重新選出好領袖。特朗普顯然亦非如此,是被美國人重新選舉推上台的。

不要告訴我4年之後美國會怎樣怎樣,因為4年之內特朗普已經可以搞到世界大亂,他損害美國人,要美國人捱高通脹,我們可以不理。但是他輸出混亂,令全世界人民同樣受苦,這就關乎世界人民的切身利益,試問美國人怎樣去為特朗普做出的災難,負起責任呢?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近日訪問格陵蘭時表示,「我們對這個多年來我們一直崇拜的國家美國,還能相信什麼呢?」她的話很值得親美派反思。誰能再相信一個謊言帝國呢?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