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李小龍飾演的《精武門》陳真唔係真 歷史原型其實是霍元甲入室弟子

歷史長河

李小龍飾演的《精武門》陳真唔係真  歷史原型其實是霍元甲入室弟子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李小龍飾演的《精武門》陳真唔係真 歷史原型其實是霍元甲入室弟子

2021年08月30日 14:10 最後更新:14:10

陳真,相傳是霍元甲最喜歡的弟子,也是銀幕中的民族英雄。在霍元甲被日本人害死,從日本歸國的陳真,為了給師父報仇,孤身大戰上海日本虹口道場。由李小龍、甄子丹等武打明星演繹出《精武門》中的陳真,其說話及經歷更家傳戶曉-「中國人,唔係病夫」。

《精武門》電影截圖 (網上圖片)

《精武門》電影截圖 (網上圖片)

據了解,當李小龍首拍《精武門》時,曾邀請倪匡寫劇本。陳真這名「精武英雄」就是被倪匡在1972年虛構出來。不過,就在倪匡針對陳真個人背景的設定-民國時期武術家霍元甲的弟子-之下,我們大概也能找到陳真的歷史原型-劉振聲。

《精武門》截圖 (網上圖片)

《精武門》截圖 (網上圖片)

劉振聲,是霍元甲的唯一入室弟子,江湖稱號「閃電手飛燕子劉」。他生於1883年,本是河北省景州人,早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到了1896年,劉振聲當時在一家鏢局做押鏢,因仰慕霍元甲,於是到天津希望能拜到霍元甲門下。

剛開始,霍元甲沒有答應,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之後,霍元甲認為劉振聲為人正直,最終收其為弟子,武藝超群。劉振聲流落東北期間做過杜惠林的保鏢,之後在瀋陽北門開設「三光門武術館」,當時的東北軍閥張作霖,就是從杜惠林口中得知劉振聲為人,於是聘請他任兒子張學良兄弟的武術老師,尤其同張學良交往甚密。

張學良 (左三) (網上圖片)

張學良 (左三) (網上圖片)

1928年,張作霖皇姑屯被炸身亡,劉振聲繼續擔任張學良的武術老師。直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張學良執行不抵抗政策,從關東退守,劉振聲不滿其妥協態度,兩人還多次口角。劉振聲眼看張學良即將把東北軍撤到東北,終不辭而別,投奔樂亭年邁的義父。

劉振聲在樂亭落腳何新莊,天津精武館有師弟曾來到樂亭,希望劉振聲回去執掌武館,先是拒見,後來婉言相辭。劉振聲之後一直低調,跟村中一位姑娘成親,但不幸妻子因病去世,在親戚的勸說與弟媳結合,後生一女名彩霞。

圖中右邊的白衫男子,據說就是劉振聲 (網上圖片)

圖中右邊的白衫男子,據說就是劉振聲 (網上圖片)

劉振聲師承霍家拳法,吸取眾長,獨創「永樂派三光門」。他崇尚武德,謙虛謹慎,對自身武術從不張揚。隱居樂亭後,對自己的身世和武功來歷都緘口如瓶。在樂亭的門下弟子有於繼樓、於成傑、於成明、何慶瑞等數十人。他曾被迫與鐵襠宋三以及山東譚慶華交手,其精湛的武功,高尚的武德一直被傳為佳話。

劉振聲一生歷盡風險,淡薄名利,在古稀之年,家人曾為之珍藏過寶刀一口,佛珠一串,以及張作霖邀請擔任張學良武術老師的邀請函一封之外,別無長物。1960年,劉振聲貧病交加去世,終年77歲。

往下看更多文章

郭象出仕 「口若懸河」受讚賞

 

「口若懸河」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世說新語.賞譽》,當中有言:「王太尉云:『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西晉玄學家郭象少有才學,對於日常生活中之事,他總能在當中找到不平凡之處。每每接觸到一些現象,他都會留心觀察,然後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說他智周萬物也不為過。他不僅知識淵博,甚至對於老莊學說有著獨到的見解。當時,有不少人因仰慕其才名而慕名而來。然而,郭象並不向往官場,所以凡是請他出仕的,他都一概謝絕。每天不是埋頭研究學問,就是和志同道合的人談論哲理。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恪守「不做官、只做學問」的人生原則,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活得自在。可是朝廷又怎麼暴殄天物呢?朝廷多年來都不放棄,哪怕多次被郭象拒絕,也要派人來請他出仕。郭象實在推辭不掉了,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朝廷一見郭象把事情應了下來,馬上就把他封為「黃門侍郎」。要知道,黃門侍郎在晉朝已經有副宰相的地位了!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到了京城,郭象很快就憑著自己豐富的知識在官場上站穩了腳。加上,他口才很好,對什麽事情都能講得頭頭是道,所以人們都愛聽他那生動且深刻的論述。當時太尉王衍也十分欣賞郭象,認為他不但立論新穎,講話還條理清楚,所以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讚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像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提煉出「口若懸河」這個成語,而「懸河」即瀑布之意,所以這個成語比喻人說話滔滔不絕,像河水傾泄一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