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西班牙媒體:港鐵為什麼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地鐵」

博客文章

西班牙媒體:港鐵為什麼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地鐵」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西班牙媒體:港鐵為什麼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地鐵」

2021年08月25日 10:48 最後更新:08月27日 15:03

港鐵賺錢威出異域,竟然惹起西班牙媒體關注,可能因為歐洲地鐵大部份蝕錢,令他們對賺錢的港鐵大感興趣。

西班牙《先鋒報》網站8月22日報道,香港地鐵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地鐵,這得益於其獨特的商業模式。

香港地鐵。

香港地鐵。

報道稱,倫敦地鐵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而談到最美麗的,斯德哥爾摩和莫斯科的地鐵往往會脫穎而出。里程數最多的地鐵則都在亞洲,北京、上海和首爾居於領先位置。如果要評最多電影出鏡獎,紐約地鐵會將之攬入懷中。而最賺錢獎則要頒給香港地鐵,它是為數不多沒有赤字也無需公共資金注入的地鐵之一。

港鐵成功的秘訣在哪裡?在馬德里或巴黎這樣的城市,地鐵票務收入僅能覆蓋運營成本的一半,而香港地鐵的年票務收入與運營成本的比值曾達到170%以上,為全球最高。但其盈利的真正關鍵在於其「地鐵+物業」模式,將交通業務與房地產融為一體。當要建設一條新線路時,當地政府會將用於建設車站的土地出售給港鐵,售價不考慮地鐵建成後將出現的升值潛力。

報道指出,不同於發展交通網,港鐵有兩種選擇:或是與私營企業合作建設新的住宅和商業區,並商定銷售利潤的分成;或是自行發展房地產並管理物業。最重要的是,它還對車站內的商業場所收取豐厚的租金。

報道稱,得益於這一系統和超過500萬人次的日客流量,港鐵的利潤持續多年高達20億歐元(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港鐵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虧損,但今年又扭虧為盈)。有了這筆錢,港鐵可以在不依靠補貼或貸款的情況下支付其運營和維護成本,為新項目籌集資金——它運營著倫敦和深圳地鐵的部分線路以及墨爾本和斯德哥爾摩地鐵的全部線路——並為其股東分發紅利,其中包括持有75%股份的香港特區政府。

報道還稱,民眾也從港鐵的運營中受益。首先是因為票價一直較低:大部分行程的費用在0.5到3歐元之間。另外還因為民眾享受著無可挑剔的服務,列車快速乾淨,准點率超過99%,還有免費WiFi、與機場連通的行李托運,以及在連接香港和內地線路上的頭等座等額外服務。

然而,尚不清楚這樣的方案能否輕易嫁接到其他城市。香港是典型的「封閉式」城市,幾乎沒有什麼可以開車或乘地鐵出行的郊區。這使得人們很看重住在車站附近。

報道指出,還要考慮到,香港的地鐵系統很年輕——僅有約40年歷史——所以它的維護成本要相對低很多。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被告黎智英在首天出庭自辯,便自爆了其「外部聯繫」中的千絲萬縷人脈關係,當中牽涉的「英國線」人物,包括與在控方案情和庭上證供中經常出現的「香港監察」創辦人羅傑斯、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及前港督彭定康等。黎亦承認,曾捐2萬英鎊(約20萬港元)予「香港監察」。

首先,黎智英在庭上指,經由朋友認識羅傑斯(Benedict Rogers),兩人的關係長達8年,因對方曾回應其文章,二人遂透過WhatsApp聯絡。黎智英更承認曾捐贈2萬英鎊予「香港監察」,因他覺得這個組織「做了一些對香港有意義的事」。

黎智英透過羅傑斯,認識另一位英國政治人物,就是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勳爵(Lord David Alton),黎稱在倫敦與對方曾見過一次面。奧爾頓勳爵帶他到英國國會,之後兩人曾茶敘。而奧爾頓勳爵曾於2019年11月到香港參加區議會選舉「監選團」,兩人曾在酒店見面,而該「監選團」亦是同案另一位從犯證人、「重光團隊」成員李宇軒作供時曾提及自己曾參與。

 翻查資料,控方曾在庭上播放羅傑斯主持的YouTube訪談節目片段,羅傑斯指奧爾頓勳爵為「香港監察」贊助人之一。而節目中,奧爾頓勳爵指當時他計劃與60名資深政客向英國國會呈交聯署信,建議若港人人權遭侵犯,英國應保障所有港人有第二公民身份,又提到前港督彭定康及英國前外相聶偉敬發起反對《香港國安法》的聯署聲明。

第三位黎智英提及的英國政治人物,是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委員裴倫德(Luke de Pulford),他正是奧爾頓勳爵的助手,曾陪同來港觀察2019年區議會選舉,但黎智英指,當時他不認識裴倫德,二人亦未曾討論過政治議題,但對方曾找他欲在《蘋果》刊登文章,而黎就把裴倫德的文章轉發給《蘋果》時任副社長陳沛敏等。

至於裴倫德是「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的執行董事,黎辯稱他不知道有此組織,僅在從犯證人李宇軒在庭上作供時,才首次聽聞。

最後一名黎智英提及的英國政客,是前港督彭定康。黎庭上表示,1997年香港回歸前,已認識彭定康,但自言「不敢稱對方為朋友,因對方為港督」。而回歸後,兩人亦曾見面數次,每次見面均透過「中間人」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或羅傑斯接觸對方。在《香港國安法》實施後,黎亦承認曾邀請彭定康作其訪談節目的嘉賓。

辯方大律師亦曾在庭上提及,一位英國金融家比爾布勞德 ( Bill Browder ) ,因為根據控方從犯證人李宇軒供稱,比爾布勞德對幫助推動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有興趣,裴倫德遂安排比爾布勞德與當時的「重光團隊」日本線聯繫。惟黎自辯時稱,不認識比爾布勞德或日本眾議院議員菅野志櫻里,他不諳日語,與另一位從犯證人陳梓華會面時,對方亦沒提及。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