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近日搗破一個由專業人士組成的詐騙集團,拘捕8男4女,當中包括3名大律師及事務律師、1名法律行政文員、5名財務公司職員和2名戶口持有人等。
警方指,他們涉嫌利用假身分證,發假誓聲稱遺失樓契,挪佔至少8個長期空置的物業業權,再將其抵押及出售圖利,涉款高達6270萬元,其中一個單位涉及市建局的土瓜灣重建項目。
警方又指,去年年底接獲市建局轉介,稱一個土瓜灣舊區物業自2018年6月被納入參與市區重建計劃,市建局一直聯絡不到業主商談收購事宜。至去年9月,有人突然聯絡局方,又表示新業主委託其商談收購內容。惟市建局發現,原業主早於1999年去世,但物業卻在21年後、即2020年8月被出售,質疑相關樓宇交易的真確性。

位於土瓜灣榮光街的市建局重建項目。
警方其後發現,有人於去年5月至本年3月期間,在未獲原業主授權下,盜取另外7個物業的業權,有關物業至少達44年樓齡,並集中在土瓜灣及北角等地。

警方開記者會講述騙徒如何行騙。
警方形容,該犯罪團夥主要針對樓齡偏高、無任何按揭貸款,以及長期無人打理的空置單位,其中有5個物業的業主平均已去世超過10年以上。由於團夥無持有任何樓契正本,他們會安排傀儡使用假身份證到已串通的律師樓辦理「遺失樓契宣誓聲明」,再到財務公司抵押申請貸款,由於相信已經一早同財務公司的職員串通,所以貸款順利獲批,款項由50萬至950萬港元不等。
犯罪團夥隨後利用他們的網絡,使用不同的渠道向地產代理放盤,並向地產代理訛稱物業為借了財務公司錢的「銀主盤」,不可以申請按揭,需於成交前付清樓價。當潛在買家出現,犯罪團夥會派出傀儡充當原業主進行賣買樓宇程序,當買家將樓價款項轉帳到賣方律師樓的銀行帳戶後,團夥會再將部分款項用作償還財務公司貸款,其餘會轉去傀儡戶口,最終落入團夥手中,涉案8個物業共涉款超過6270萬港元。

律師會會長陳澤銘。
對於有2名事務律師被捕,律師會會長陳澤銘回應Ariel時,稱不會就個別事件作出評論,如有任何專業失當情況,將按照律師會的既定程序進行調查及處理。

執業大律師龔靜儀
執業大律師龔靜儀亦向Ariel提到,今次案件屬大規模且有組織的物業騙案,而且涉案的專業人士橫跨多個界別,由於以往購買物業時,市民較信任上述人士的專業,因此市民要開始學會採取更多步驟,從而保障自己的權益。
龔靜儀續指,在委託律師進行買入相關物業時,要考慮清楚,是否聘用物業代理推薦的事務律師,當然物業代理轉介的事務律師,並不代表他們一定會有問題;但一個獨立於物業代理的律師,無疑更能有效地從一個完全獨立的角度,去保障物業買家的權益,避免任何傾斜物業代理的情況出現。
另外,有法律界高人話,「呃市建局是很愚蠢的做法,人哋資料齊全,又夠膽搵財仔,好明顯是太急功近利,想短時期套現」。高人又提醒市民便宜莫貪,買樓時要選擇信譽良好的律師樓,以及口碑好的地產經紀,若然不熟悉,就不要買銀主盤。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