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委會選舉在沒有吵鬧聲中結束。泛民自己拒絕參與選舉,之後又批評這次選舉結果是「清一色」。但清一色又有什麼問題呢?過去香港實行五顏六色的民主制,回歸24年,民主越搞越多,到底是解決了問題、還是製造了問題?不妨看看香港政治、民生、經濟的有什麼問題。
第一、 政治上最大的問題是動亂與失效。在我讀大學的年代,學者話「匯豐、怡和和賽馬會管治著香港」,社會的權力被富裕階層壟斷了。政制改革的原本假設是香港實踐民主制後,會增加了普羅市民的參與,打破財團的壟斷,令社會變更加公平,並可以消除草根階層激進反對的根苗,令政府可以更加高效運轉。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極殘酷。回歸24年政制不斷開放,但帶來的卻是動亂和失效。爭取民主由一種為追求良政善治的手段,變成民主本身就是目的,民主變成神聖不可侵犯的圖騰。政府每次提出檢討政制,希望進一步發展民主,都會觸發更大的動亂。在議會上未佔多數的反對派,為了擴大其權力,就用拉布等各種方法癱瘓政府,令管治失效。民主沒有解決問題,更製造大量問題。爭取民主的過程,變成問題本身。
過去一年,反對派不參加延任的立法會,議會忽然變得高效無比,在一年之間,通過了24條法律草案、通過3100億元的撥款,將因拉布而積壓多年的撥款項目快速通過,令到政府施政的效率一下子大幅提高。議會清一色,不再有混亂,提高了效率。
第二、 民生最大問題是高樓價。香港搞了24年民主,樓價是升了還是跌了呢?猶記得回歸之前,香港市區樓價幾年內由每方呎4000多元,到1997年炒上1萬元。港英政府為了平抑樓價,在1997年一年推出3萬個居屋單位,如果港英政府當年沒有狂推居屋,恐怕97年樓價可能已經升到2、3萬元。1997年,民主黨的李永達上街遊行,說香港人已變成「無殼蝸牛」。
24年過去,香港民主了,但樓價失控了。議員們通過一條又條減少供應的法例,市區樓價由97年的1萬元高峰,升到3萬元,去到一個正常人負擔不起的水平。我上網搜索究竟有什麼團體曾反對過高樓價,結果只找到「愛國工會」曾發聲抗議,其他的政黨、特別是反對派政黨,對高樓價問題視若無睹。香港政黨的「離地」,已經去到一個驚人地步,是無能還是有利益呢? 所以,將民主看成萬金油,以為越多民主,就能夠解香港所有的問題,簡直就是一個笑話。我的經驗是越多民主樓價越貴。
大家見到星期一新一屆選委會選出前後,有傳聞阿爺約見地產商,說要解決香港高樓價的問題,主要地產股暴跌超過一成。香港過去哪一次民主選舉,選完之後樓價會下跌的呢?香港的民主鬥士,面對捱貴樓的市民,應該無地自容。
第三、經濟缺乏發展前景。2020年底,香港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達46330美元,香港經濟已進入高原狀態,要尋找新增長點已經非常困難。幸運的是,香港處於內地高增長的巨大引擎旁邊,香港只要加強與內地融合,水漲船高,理論上「扯著衫尾」也可以找到新的出路。但反對派骨子裡就是反共,推動港獨思想,全面排拒內地的一切,在經濟上,鼓動年青人抗拒與內地融合。香港本應要搶生意,卻變成揀生意,揀飲擇食,自斷出路。
香港回歸後搞了這麼多民主,不但沒有解決到政治、經濟和民生上的什麼問題,反而製造出重大問題。所以,說解決香港的問題的方法是要有更多民主,其實是只是一個循環論證。
當爭取民主由手段變成唯一而終極的目標之後,所有的討論已經變得非理性。要解決香港問題,只能跳出「民主萬金油論」的邏輯了。
盧永雄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他的瘋狂加稅計劃,向中國加徵34%關稅。中國在兩日後強硬回應,宣布反加徵美國商品34%關稅。中國是迄今唯一一個國家,夠膽在美國的恐嚇之下,全面反制美國。國家面對霸權毫不退縮,做得漂亮。
特朗普推動這場荒謬的貿易戰,首先就觸發美股崩盤,繼而引發全球股災和貿易大混亂。美國人選出這樣一個總統,可以對世界造成這麼大的禍害,其中關鍵原因,是他發動一場既鲁莽又無理的貿易戰。
第一,以謊言作決策開端。特朗普首先捏造各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然後號稱減一半就是他對各國加徵關稅的稅率。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指,特朗普在貿易議題上已經「發瘋失控」,特朗普所指稱外國收取的關稅更是完全虛假。克魯格曼指以歐盟為例,實際上向美國徵收的關稅不足3%,而特朗普就指稱歐盟向美國徵收的關稅達到39%,克魯格曼質疑特朗普究竟是故意撒謊還是純粹無知。
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是這次貿易戰的主要推手,他接受訪問的時候,仍然死撐這個所謂外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是估算貨幣操縱、增值稅扭曲、傾銷、出口補貼、技術性貿易障礙、農業貿易障礙、配額、禁令、仿冒、知識產權竊取等所有因素」。納瓦羅嘗試令人相信,這個所謂外國加徵的關稅是他們精密計算出來。
不過,美國著名財經記者蘇洛維耶斯基就直接踢爆,指這個所謂外國「關稅」是特朗普捏造,方法是用美國對一個國家的貿易逆差數字,除以那個國家對美國的出口額,就將這個比率硬稱作為那個國家對美國的「關稅率」,與納瓦羅所說的計算完全無關。印證美國聲稱各國對美國徵收的所謂「關稅」,發現蘇洛維耶斯基的講法百分百正確。
美國一個這麼大的國家,竟然可以用謊話作為決策的依據,美國人會不會感到羞恥呢?
第二,以霸權逼人跪低。以中國台灣為例,特朗普一直無理指控台灣竊取了美國的芯片業,其實是當年美國不願意做芯片製造這些辛苦功夫,讓芯片製造業外流的結果。特朗普一上台就聲稱要對台灣的芯片加徵100%關稅,賴清德當局面對美國霸權,腰骨很軟,馬上跪低,接受台積電在美國逼迫之下,在美國再加碼1000億美元的投資,前後台積電投資了1650億美元,等於將台積電最先進的2、3納米製程芯片產能,一半搬去美國。
台灣滿以為這樣就可以換取美國的善待。在4月1日美國加關稅前夕,民進黨的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在立法院會議時這樣說,「特朗普絕不是你們想像的,我預估美國對台灣加關稅可能在10%左右,明天就會見真章....我夠資格代表部長回答,國安總結我有參加,我看過他們的預估。」
結果一日之後,民進黨就被美國打臉。特朗普就是按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那條神奇公式,計出台灣對美國徵收64%的關稅,所以就決定加徵台灣32%關稅,完全不是台灣預估的10%。台灣今天割一城,明天割一城,將肉都割光了,但是換來完全無差別對待,這就是對特朗普投降的下場。
第三,以隨意取代規則。按特朗普的捏造關稅方程式,那些對美國並無貿易順差、反而對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或地區,特朗普一律創作其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是10%,然後同樣對這些國家和地區加徵10%的關稅。香港是根據世貿組織規定的獨立關稅區,按美國商務部的數字,2024年美國對香港不但沒有貿易逆差,而且有貿易順差,美國對香港的商品貿易順差是219億美元。按特朗普的捏造關稅方程式,香港就應該等同新加坡、澳洲、英國等地,被美國加徵10%的關稅。但是特朗普就直接將香港當成為中國的一部分,對中國再度加徵34%關稅的時候,同樣加徵香港相同的稅率,可說橫蠻無理,連自己定的規則都不遵守。
世貿組織的前身是關稅貿易總協定,是美國一手推動之下建立,美國對自己一手創立的國際規則說用就用、說丟就丟,還有什麼信用可言呢?
美國是所謂的民主政制,一般人形容,民主制的最大好處有兩個:第一,即使不能選出最好的領袖,但是不會選出最壞的領袖。特朗普看來是一個例外;第二,民主制下即使第一次選舉犯錯誤,選出錯的領袖,但是4、5年之後第2次選舉,就會將壞領袖踢落台,重新選出好領袖。特朗普顯然亦非如此,是被美國人重新選舉推上台的。
不要告訴我4年之後美國會怎樣怎樣,因為4年之內特朗普已經可以搞到世界大亂,他損害美國人,要美國人捱高通脹,我們可以不理。但是他輸出混亂,令全世界人民同樣受苦,這就關乎世界人民的切身利益,試問美國人怎樣去為特朗普做出的災難,負起責任呢?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近日訪問格陵蘭時表示,「我們對這個多年來我們一直崇拜的國家美國,還能相信什麼呢?」她的話很值得親美派反思。誰能再相信一個謊言帝國呢?
盧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