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以「荷包脹了」來形容錢袋滿了、有錢的意思。也會以「荷包乾硬化」、「荷包乾塘」來形容錢包沒有「水」(錢),乾了之意。
在古時,「荷包」是指佩於腰間的一些囊、帶或裝飾小品,是宮廷貴族佩戴的飾物。因色澤鮮麗,加上刺繡精緻美麗,成為不少人的恩物及收藏品。荷包要精美,從形式、紋樣、繡工到配線、布色,都經過了精心構思。後來荷包還成為身份、榮耀的標誌,在清代,皇帝曾以繡荷包頒賜群臣、侍從,以示恩寵。

古代女子普遍腰間佩帶飾物。 (網上圖片)
隨著民間刺繡藝術的發展,荷包逐步向民間普及,主要功能是在喜慶之時作為禮品饋贈親朋好友,或是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再者就是敬獻神佛以表虔誠之心。
荷包的實際功能在於是盛儲隨身使用的小物件和香料,根據內盛物的不同,演變出了很多種荷包,如「錢荷包」、「香荷包(又稱香囊或香筒子)」、「針線荷包」、「煙荷包」、「扇袋」、鑰匙袋、手帕袋等等。當時說的「錢荷包」,就是我們現在普遍說的「荷包」、銀包。

唐伯虎《品茶圖》(局部) 描繪了兩名仕女交換荷包。 (網上圖片)
古人很講究「腰間雜飾」,佩戴荷包可追溯到先秦或更早。儒學經典《禮記·內則》已有佩戴飾物的記載,當時的年輕人在去往父母、舅姑處時,隨身都要佩戴香囊,以示尊敬長輩。佩戴荷包、香囊的習俗從唐、宋、元、明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應用十分廣泛,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

故宮博物院藏的清代歲歲平安荷包,內裝有元寶、銅錢。
在小說《金瓶梅》中有寫到,西門慶擁有一個荷包,內藏的東西很特別。由於他很有錢,為了性需要,專門做了一個「淫器包」,做工挺精緻。從外邊看像個繡花荷包,誰也不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潘金蓮知道,這個荷包保存在金蓮房中。

影視中的潘金蓮 。(網上圖片)
西門慶的「淫器包」,內藏不少淫具,包括秘製銀托子。據載,相當精緻又有花紋,用了秘製中藥煮過,味道很重。原來這是醫生專為西門慶製作,也是西門慶最常用的一種性工具,用時托住「命根子」,起助興的作用:「家中袖了一個錦包兒來,打開,裡面銀托子、相思套、硫黃圈、藥煮的白綾帶子、懸玉環、封臍膏、勉鈴,一弄兒淫器。」

影視中的西門慶。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