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防務部門在10月1日、2日公布分別有38架次、39架次解放軍軍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當時已連續刷新台防務部門公布解放軍軍機動態以來最多單日架次的紀錄。
對於大批軍機連日進入台灣「西南空域」,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表示「解放軍幹得漂亮!」他稱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國慶空中閱兵,地點從天安門廣場移到了台灣海峽,明確無誤地宣示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並稱這與72周年國慶的日子對應得十分貼切,「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也給國慶節的特殊意義做了新的突出和強調。

解放軍殲-16戰機(同機型)。
其後美國國務院網站10月3日發佈新聞聲明,表示美方對中國大陸在台灣附近的「挑釁性軍事活動十分關切」,並指這會「破壞地區和平與穩定」。美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在聲明中還表示,美國敦促大陸停止對台灣地區「施壓」。普賴斯還強調,美國將會繼續協助台灣保持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將繼續與「朋友和盟友」站在一起,並「深化華盛頓與台北的關係」。
而在美國務院發佈聲明後,台灣當局隨即向美國表示了「感謝」。台灣中央社報導,台灣外事部門3日晚間稱,近期解放軍軍機、艦頻頻「擾台」,對於美國拜登政府在週末期間,仍主動以發布公開聲明方式,「譴責大陸挑釁行徑」,並且「重申對台灣承諾」之舉,台灣當局「由衷感謝」。
不過,美國愈關注,解放軍戰機卻是出動愈多。
10月4日,台灣防務部門網站再次兩度發布「即時軍事動態」稱,當天日間發現52架次解放軍軍機進入台灣西南空域,當日晚間又發現4架次的解放軍軍機出現在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而4日總計56架次較2日記錄的軍機數更多了17架次,再次創下記錄。
而據統計,10月1日至4日飛臨台西南空域的解放軍軍機數總計已達149架次。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
針對美國發表聲明敦促大陸停止對台灣「施壓」。正在國慶休假期間的中國外交部於4日晚間作出回應,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指出台灣是中國的台灣,輪不到美國說三道四。美方有關言論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對外發出極為錯誤和不負責任的信號。
華春瑩指出一段時間來,美方在售台武器、加強美台官方軍事聯繫等方面消極動作不斷,包括出台7.5億美元售台武器計劃,美軍機降落台島,軍艦頻頻過航台灣海峽等。這些挑釁行動損害中美關係,破壞地區和平穩定,中方堅決反對並採取必要應對措施。
外界指解放軍大批軍機連日進入台灣「西南空域」有針對性。
由「卡爾文森」號、「列根」號、「伊莉莎白女王」號三艘航母領銜的美、英、日、荷、加、紐多國海軍演習正在菲律賓海舉行。6個國家的17艘軍艦。將在菲律賓海進行為期一周的防空、反潛戰、戰術和通信等多項聯合演習。

三艘航母領銜的多國海軍演習正在菲律賓海舉行。
內地軍事評論員認為,這是美國自2017年以來,首次湊齊三艘航母進行演習。盡管這次六國演習「聲勢浩大」,但美軍本輪演習「拼湊」意味明顯,因為參加本輪的三艘航母中,有兩艘已經進入本輪部署末期,即將在本輪演習結束以後返回基地進行例行維護。
參與本輪演習的美國海軍「列根」號航空母艦及其護衛艦此前在9月16日啟程離開了中東地區,預計在本輪演習結束以後返回美國本土。「列根」號是美軍唯一一艘前進部署在日本地區的航母,今年6月中旬,「列根」號航母結束維護,離開橫須賀港,前往印太地區參與部署。由於阿富汗撤軍期間中東將出現航母真空期,「列根」號在今年7月份前往中東,協助阿富汗撤軍。
今年5月份,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出發進行全球航行,7月26日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海。並於9月4日抵達日本。10月4日,歐空局哨兵2號遙感衛星L1C級多光譜照片拍攝到,「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CSG-21)正通過巴士海峽駛入南海。 預計「伊莉莎白女王」號將於本輪演習結束以後,結束全球航行,返回英國本土。

3艘航空母艦以及來自美、日、英、紐、荷、加等6個國家的17艘軍艦進行聯合演習。
而在本輪演習結束以後,唯一留在印太地區的美國航母只有「卡爾文森」號。此前8月2日,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從聖迭戈海軍基地啟程,前往太平洋奔赴亞洲進行部署。「卡爾文森」號航母搭載了一個中隊(12架)的F-35C戰機和CMV-22B“魚鷹”旋翼機,這是美國航母首次攜帶5代機進行部署。
針對域外國家在南海進行演習,中國防部發言人吳謙此前就曾表示,中方對於美軍隊動向保持密切關注和高度警惕。一段時間以來,美等一些域外國家在南海頻繁開展軍事活動,強化軍事存在,這種做法不利於南海的安全穩定,中方對此是堅決反對的。
事實一再證明,美方是南海軍事化的最大推手,是地區和平穩定的麻煩制造者。
中國是以大量戰機飛越台海,來回應西方的干預行動。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