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圓規」襲港 住戶驚見石屎半夜剝落 工聯會促全面檢視劏房結構安全

博客文章

「圓規」襲港 住戶驚見石屎半夜剝落 工聯會促全面檢視劏房結構安全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圓規」襲港 住戶驚見石屎半夜剝落 工聯會促全面檢視劏房結構安全

2021年10月13日 23:59 最後更新:10月14日 11:46

颱風「圓規」吹襲,不但導致本港多處水浸和塌樹,更加有劏房租戶半夜驚現石屎剝落,引起社會大眾再度關注劏房的結構安全問題。

居住在西灣河某大廈頂層劏房的關女士憶述,周二(12日)半夜突然聽到巨響,發現家中天花板石屎剝落,積水和磚塊散落一地,蚊蟲從罅隙中飛出,直言「真係好驚,好徬徨,整晚都沒睡過」。她提到,房間曾多次出現滲水,再加上接連兩個八號風球,懷疑假天花因積聚過多雨水而不堪重負剝落。

假天花和石屎掉落導致鋼筋外露。郭偉強提供。

假天花和石屎掉落導致鋼筋外露。郭偉強提供。

關女士又提到,不足100呎的房間每月租金已達5000元,若加上水電,開支將近7000元。她坦言自己從事清潔行業,收入不高,租金支出已佔收入一半,而且要照顧兒子上學,生活非常艱苦。「輪候咗4年多公屋,雖然有租金補貼,但是劏房的環境實在惡劣,希望政府能夠盡快安排我們上樓,改善生活環境。」

假天花和石屎掉落時導致屋內雜物散落一地。郭偉強提供

假天花和石屎掉落時導致屋內雜物散落一地。郭偉強提供

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就隨即聯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探訪關女士一家。郭偉強其後反映,現場情況駭人,支撐天面結構的橫樑已嚴重鏽蝕,鋼筋外露,所幸石屎剝落未有造成人命傷亡,強調該單位已不適宜居住。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和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到場視察。郭偉強提供。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和立法會議員郭偉強到場視察。郭偉強提供。

郭偉強亦批評單位業主未有把住戶安全放在首位,導致個案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透過工聯會暫住酒店。他提到,類似的劏房遍佈全港,大多是沒有電梯的唐樓,而且日久失修,部分屬「三無大廈」,有「精明」的業主用假天花遮掩,令租戶難以判斷居住環境的安全性。

對於劏房屢現問題,除跟進租務管制外,郭偉強亦促請政府做好監管,派人定期巡查劏房黑點,並要求業主租出的單位,必須確保最基本的結構安全,以保障租戶權益,「切勿拖到最後,有事故發生才急急亡羊補牢。」他又補充指,留意到普遍居住劏房的都是低收入和輪候公屋多年的家庭,希望政府能兌現三年上樓的諾言,以避免市民居住環境惡劣,甚至安全都成問題的劏房內。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

吳秋北回應指,工聯會收到關女士求助,已即時幫助關女士尋找臨時住所,解決燃眉之急,形容「今次好彩沒有人受傷,如果被這麼大的石屎砸到真係會好嚴重。」他續指,中央非常揪心市民的居住環境,劏房是香港貧富懸殊及土地房屋政策的末端,政府必須改變過去的官僚主義、逃避責任、莫視最底層疾苦的施政理念,希望政府不單止全面檢視劏房的結構安全,更重要的是幫助幾十萬劏房戶盡快縮短上樓時間,兌現3年上樓的承諾,強調「唔可以做不到,卻沒有人問責。」




Sebastian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萬眾矚目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本月底首次在啟德體育園揭開戰幔。最新一期《警聲》為大家講述港隊華人球員麥季聰的背後故事,原來他與欖球結緣,並投身這項運動成為全職港將,全因受到兩名警察兄長的影響。

身為港隊少數華人全職球員的麥季聰,原來由認識到熟悉欖球,全因受到兩位現正效力警隊的兄長麥季東及麥季軒所薰陶。麥季聰指自小學已與欖球運動結緣,三兄弟在訓練中一直互相扶持,「小時候以為欖球只講碰撞,幸得兩位哥哥引導,身型較小的華人要在洋人堆中找到定位,一定要『食腦』,講求走位、速度和轉數快!」

效力警隊的大哥麥季東(右)及二哥麥季軒(左)將欖球精神的冷靜、果敢和團隊合作應用在警務工作上。

效力警隊的大哥麥季東(右)及二哥麥季軒(左)將欖球精神的冷靜、果敢和團隊合作應用在警務工作上。

身為大哥、現駐守黃大仙警區反黑組的麥季東表示,慶幸當年介紹兩位弟弟認識這項運動,更為三兄弟留下不少共同回憶。他笑說:「我們首次搭飛機,就是一起到東南亞參賽!」

其後,大哥和二哥憑實力,同入選香港欖球隊轄下隊伍,獲得與外隊對壘的寶貴經驗,而三弟當時則在港隊U20青年軍受訓。三兄弟最難忘的聯手戰,就是於2017年代表西貢隊參與全港運動會決賽。當天,球隊於賽事末段落後對手一次「達陣」,形勢緊迫下,兩位哥哥負責中場組織,在重重包圍下將球傳到已突破對方防線的三弟手上,成功「達陣」扳平。之後,大哥再射入附加罰球,協助球隊反敗為勝;三弟更一戰成名,獲賞識加入港隊跟操,翌年簽約成為全職港將。

三兄弟多次共同上陣,以高度的默契打好每一場比賽。三弟麥季聰奮勇作戰(左三)。

三兄弟多次共同上陣,以高度的默契打好每一場比賽。三弟麥季聰奮勇作戰(左三)。

香港欖球的成績在亞洲位列前茅,港隊成員的席位爭逐激烈。麥氏兩位哥哥未能在運動員生涯上再進一步,卻將欖球精神順利轉移。兩人均指在欖球場上鍛鍊的堅毅精神,在警務工作上大派用場。現駐守柴灣分區雜項調查隊的二哥解釋:「我和哥哥在球場上的崗位都是負責中場傳球,習慣在對手重重包圍和截擊下,有效傳球給前鋒得分,因而學會在沉重壓力下,冷靜和果敢地協助團隊完成任務。」

在警隊的工作雖然繁忙,但兩人均仍有參與欖球運動,主要是代表警隊或紀律部隊聯隊,出戰本地及海外比賽,為港爭光。三弟則繼續以全職運動員身份追夢,力爭在年底舉辦的全運會,代表香港角逐殊榮。麥氏一門三傑,三兄弟均感恩能夠透過這項運動磨練身心,幫助他們向理想達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