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上任9個月來,表現一直乏善可陳,支持率也低到了創紀錄的44%,盟友對美國的不信任度也是前所未有的高,這讓他在國內引發了廣泛的批評和質疑。在這些批評者中,包括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
蓬佩奧接受霍士新聞(Fox News)採訪。(截圖)
蓬佩奧和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本月11日獲得了理查德·尼克遜基金會頒發的2021年「和平締造者獎」,蓬佩奧14日接受霍士新聞(Fox News)採訪時表示,拜登的外交政策沒有理解「現實的殘酷」,世界上善與惡的對立。他認為拜登政府過去9個月的表現讓「世界很擔憂美國正在離開國際舞台」。
蓬佩奧說:「最根本的,拜登政府沒能理解世界現實的殘酷,這裡有正義的力量,也有邪惡的力量。如果你從阿富汗撤軍而不考慮後續影響,不跟他們打交道,不確保時機合適,那麼美國(的影響力)就會被削弱。」
之後,蓬佩奧還提到拜登政府在以色列事務、國際能源事務方面的「失策」。他說:「如果你不明確表示你將成為以色列牢不可破的盟友,那麼伊朗人就給加沙地區的哈馬斯組織提供火箭彈,然後被用來發射、攻擊以色列。」
他還說:「如果你不理解美國能源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安全武器,你把它關了,讓俄羅斯獲得了歐洲市場,去乞求中東國家提供更多產能,那麼你就把美國置於危險之中。」
蓬佩奧表示,「這就是我們身處的世界的現實情況」,他聲稱阿富汗的失敗撤軍是拜登任期內犯下的最大的錯誤。他還吹噓,在特朗普政府時期,他們一直在善與惡對立的現實中嚴肅地使用著作為世界的一股良善力量的美國力量。
蓬佩奧聲稱阿富汗的失敗撤軍是拜登任期內犯下的最大的錯誤。資料圖片
不過,蓬佩奧這麼一番說辭也只是「甩鍋」。從阿富汗完全撤軍正是在特朗普執政時期最終確定下來。新華社8月20日報道,阿富汗戰爭歷時20年,據統計,累計有3萬多名當地平民被美軍殺死或因美軍帶來的戰亂而死亡,另有6萬多名平民受傷,約1100萬人淪為難民。此外,報道援引蘭州大學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指出,美軍在軍事行動中經常強闖民宅、肆意搜捕,甚至射殺平民,給當地民眾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
在霍士新聞採訪最後,蓬佩奧對獲得理查德·尼克遜基金會頒發的「和平締造者獎」表示感謝。他說兩位前總統以及基辛格博士都獲過這個獎,能夠與他們並列,他感到意義非凡。
蓬佩奧(左)和奧布萊恩獲頒「和平締造者獎」。網上圖片
理查德·尼克遜基金會於1983年由美國前總統、共和黨人尼克遜一手創辦,並以其命名。該基金會「和平締造者獎」創立於1995年,據稱主要表彰那些以「塑造一個更和平的世界」為終生目標的個人。獲獎者包括美國前總統福特和老布殊、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參議員伊麗莎白·多爾、喬·利伯曼和約翰·麥凱恩等人。
據尼克遜基金會表示,蓬佩奧和奧布萊恩獲得2021年「和平締造者獎」獎項,是為了表彰他們在制定和實施 2020 年《亞伯拉罕協議》和 2020年塞爾維亞-科索沃經濟正常化協議方面的工作,以及他們對遣返被拘留在國外的 50 多名美國人質的監督工作。
有評論指出蓬佩奧這個「戰爭販子」,動不動就叫囂制裁和極限施壓的狂人,居然被譽為「和平締造者」,美國人這種自娛自樂的精神著實讓人佩服。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接受英媒《每日電訊報》專訪時稱,英國為了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已經變得「順從」,更以「吸血鬼」來形容中國,警告英國不要深化與中國的貿易關係。英媒質疑,納瓦羅的言論,顯示其脆弱及好戰,對中國在英國仍擁有大量投資的現實耿耿於懷。
據《每日電訊報》5月4日報道,納瓦羅宣稱英國放任北京將經濟實力擴展到全球,抨擊英國與中國重新接觸的舉動。他指,關稅談判期間,與中國的接觸將是「非常危險」;認為英國過度受隱含附帶條件的中國「恩賜」影響,警告英國應避免成為中國傾銷貨品的地方。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英美關稅貿易談判期間,挑釁中英關係。
《泰晤士報》稱,納瓦羅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解放日」關稅政策的主要設計者之一,對中國持負面看法,其言論引起英國官員的擔憂,因他們正努力與歐盟和中國建立更緊密的貿易和投資關係,同時又希望不要觸怒白宮。
去年7月,英國工黨贏得大選後,一直在推動與北京重啟溝通,採取「平衡」、「務實」的態度,認為孤立中國、「假裝中國不存在」,不符合國際現實與英國利益。英國財政大臣李韻晴和外相林德偉先後訪華,都強調與中國建立穩定、平衡關係的必要性。《每日電訊報》說,李韻晴最近也表示倫敦是中國資金的「天然家園」。
英國財相李韻晴多次訪華,今年一月與國家副主席韓正會面。 AP圖片
對於納瓦羅的言論,英國政府發言人回應指,本屆政府將始終以警醒的眼光、清晰的戰略來處理英國與中國的關係,英國的國際貿易方針將繼續致力於促進英國的長期繁榮,但同時在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絕不退讓。
英國iNews網站刊登題為「英國不會對中國俯首稱臣,但世界舞台也並非美國一家獨大」的評論文章稱,納瓦羅在英國尋求與美國政府協商關稅問題的敏感時刻,抨擊英國政府,此舉暗示美國對英國及其歐洲盟友的敵意。
文章認為,納瓦羅可能對中國在英國仍擁有大量投資的現實耿耿於懷。因為均富會計師事務所發布一份報告顯示,到2023年,英國有970家公司實際上由中國所有,創造了超過5.9萬個就業職位,收入超過1160億英鎊。該報告認為,中國企業對英國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
文章又稱,納瓦羅的言論表明,在這場貿易戰中,美國存在弱點。縱使這些言論與美國政府一貫的強硬立場相符,但也掩蓋一個事實,因為特朗普和納瓦羅的關稅策略,全球貿易關係如今已岌岌可危,納瓦羅或許希望看到英國政府為達成與美國的協議,而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舉措,但這一干預行為可能遭到來自美國國內的反對。
雖然英國僅遭美方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基本稅率10%,但英國仍未能躲過特朗普對汽車和鋼鋁製品實施的25%關稅。儘管批評英國的對中政策,但納瓦羅說,英美貿易協商持續有進度。美國副總統萬斯近日曾對英美盡速達成協議表示樂觀。
不過,英國與歐盟19日將舉行峰會,英、歐官方皆已釋出擬加強合作的訊號,各界預期雙方將就經貿和安全議題推動進一步整合和協調一致,包括在食品法規標準、碳交易等領域。特朗普此前曾指歐盟的存在是為了「搞」美國,又指控歐盟對進口美貨刻意設置障礙。
但英國官方曾強調,英國不需在歐盟和美國之間選邊站,兩者對英國都很重要。食品法規標準是英美貿易協商一大潛在難點。和歐盟一樣,英國目前不開放進口經賀爾蒙處理的牛肉、以及經氯洗滌的雞肉。若英國不願鬆綁食品規範,納瓦羅說,英國將為此付出成本。
在特朗普的經貿財政團隊中,納瓦羅作風一向屬激進派,信奉「關稅」作為政策工具的效用,主張美中應經貿脫鉤、世界應孤立中國。 納瓦羅在特朗普第一及和第二任期皆位居要職;對其「生存之道」,納瓦羅曾說,準則是「全心全意協助特朗普總統實現願景」,且「絕不邀功」,但永遠要「願意出面承擔罪責」。至於去年7月上台的英國工黨政府,則主張對華持平衡、務實態度。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在5月3日的公開活動上表示,經貿關係不是零和遊戲,貿易壁壘如同抽刀斷水。他強調中美經貿合作總體是平衡且雙贏的,美方若濫施關稅,最終「損人害己」,將干擾企業正常經營與民眾生活,甚至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破壞世界經濟穩定成長。「我們不願打關稅戰,但不怕打。我們堅定維護的不僅是自身正當權益,而且是國際經貿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