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長壽秘訣調查 健康長者平均38.35分鐘體能活動

社會事

長壽秘訣調查 健康長者平均38.35分鐘體能活動
社會事

社會事

長壽秘訣調查 健康長者平均38.35分鐘體能活動

2021年11月05日 21:13 最後更新:21:35

嗇色園與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老年護理研究中心,訪問151名85歲或以上健康的長者,發現受訪者普遍有持續運動習慣,平均能持續38.35分鐘的中等至劇烈體能活動,達至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時間。但受訪者逾8成時間僅於公寓大樓及其150米範圍內活動,反映日常活動範圍較小,或與疫下長者減少外出有關。

91歲的鳳珍分享長壽心得。

91歲的鳳珍分享長壽心得。

結果亦顯示,所有受訪者均指長壽須維持身體功能正常健康運作,當中大部分人均保持積極正面的生活態度,會到社區長者中心與其他人交流,亦會相約朋友見面、飲早茶。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團體指有長者指放鬆心情,保持身體健康才能「活到老,活得好」。嗇色園董事會主席馬澤華期望,調研能啟發業界與社會大眾提升安老服務質素。

發布會邀得兩名年過90歲的「老友記」分享長壽要訣。現年91歲的鳳珍性格樂觀,積極好學,逾七旬時才學習讀書、唱歌,閒時更會做義工,「放鬆心情是最重要,凡事不能執著,嬲怒別人會傷肝。當然都要定時定量吃飯,不要偏食,每天運動,量力而為。」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至於96歲的仙姐同樣性格樂觀外向,以往經常參加中心活動,她直言「人開心,病痛都會少些,即使有些食物不適合吃,也可以淺嚐,而且可以動的時候就要動一下,否則會退化。」兩位長者均認為放鬆心情,保持身體健康才能「活到老,活得好」。

團體發表百歲長壽長者健康調查結果。

團體發表百歲長壽長者健康調查結果。

有調查發現,本港抑鬱症患者的企圖自殺比率,明顯高於國際上的估算數字;本港抑鬱症病人中患上「頑治抑鬱症」的比例亦估計相當高。

王明爍說,國際文獻資料顯示,「頑治抑鬱症」的企圖自殺率及自殺率,比一般抑鬱症患者分別高10倍及2倍。設計圖片

王明爍說,國際文獻資料顯示,「頑治抑鬱症」的企圖自殺率及自殺率,比一般抑鬱症患者分別高10倍及2倍。設計圖片

香港心理社會康復協會於去年7月至10月,以問卷形式訪問了106名情緒病患者,發現當中61名受訪者為抑鬱症患者,其中約8成人曾經出現自殺念頭,近3成人更曾經企圖自殺。調查亦指出,在患上抑鬱症四至六年的病人群組中,企圖自殺比率是43%,遠高於這群組中「頑治抑鬱症」平均23%的企圖自殺率。

協會主席、精神科專科醫生王明爍表示,「頑治抑鬱症」是指對至少兩種抗抑鬱藥物沒有足夠反應的嚴重抑鬱症患者,根據本港大學的研究,約有18%的抑鬱症患者在確診後六年內,發展成頑治抑鬱症,以本港約30萬抑鬱症患者計算,推算全港有5萬4千人罹患「頑治抑鬱症」。

大學研究指以本港約30萬抑鬱症患者計算,推算全港有5萬4千人罹患「頑治抑鬱症」。資料圖片

大學研究指以本港約30萬抑鬱症患者計算,推算全港有5萬4千人罹患「頑治抑鬱症」。資料圖片

王明爍說,國際文獻資料顯示,「頑治抑鬱症」的企圖自殺率及自殺率,比一般抑鬱症患者分別高10倍及2倍,本港目前並沒有「頑治抑鬱症」的官方統計數據,這班患者可能變相成為「隱形」病人。

王明爍建議,當局應通過對患者的數據統計識別出「隱形」患者,增加在公立醫院使用新型噴鼻式抗抑鬱藥物,以及加強公眾教育正確認識抑鬱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