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師林筱魯出選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他一語道破 :「香港怎會沒有地?香港大把地。」
林筱魯認為,社會要為基層提供合理居所。要向年青一代發出訊息:你將來會買到樓。若他當選,他會與立法會其他議員為此努力。
林筱魯曾任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及市區重建局執行董事,他表示,房屋問題必然是他首要議題。每次提出增闢土地方案,社會上必引來保育爭議,這是因為有了兩者必然對立的前設。
他說,首先,任何發展都會影響生態,例如古洞,原是有考古潛力的地方,但若永遠強調保育,問題就永遠無法解決,舉例說,某區填海影響石斑魚生態,是否為了保育石斑魚,就放棄闢地? 因此每宗個案須個別權衡輕重,「珍稀者不能動,認真發展,認真保育。」
不少人擔憂填海影響中華白海豚,林筱魯認同這憂慮,所以他認為可推行全港追蹤監測系統,事實上,中華白海豚受傷,主要因船舶的螺旋槳。
他認為,過去幾年社會氛圍是不能發展,研究也不可,「一直有人說『棕地行先』,為何不可『填海研究』行先? 棕地使用可以先行,中短期解決問題,填海則是中長期規劃,兩者不矛盾。」
「爭拗屬必須,但一定要明辨是非,不能為拗而拗,要有科學研究作基礎,政府須負起政治責任,不能為逃避責任而不做。」
施政報告提出的北部都會區,提及重新發展700頃魚塘,引來反對聲音,林筱魯說,那些其實是荒廢魚塘,重新發展後,可融合科研、保育、及新一代的生活模式,展示保育和發展並存的新模式。
事實上,林筱魯注重保育,如中環街市,若拆卸騰出土地來拍賣,庫房有幾百億收入,現在反而年花十數億維修,然而,他認為保留所創造的社會價值,高於拆卸拍賣,所以即使非一級歷史古蹟,也值得保留。
他表示,有一群在內地生活的港人,他們住在內地,在香港工作,有時候須在香港短暫住宿,這群人是劏房主要住戶,因為現在的租金樓價令他們住不起700呎的居所,此外基層住屋環境惡劣 ; 年青人買不到樓。若他當選,將與其他議員共同努力增加土地供應,避免因焦慮買不到樓而搶高樓價的情況。
他說,香港是國際城市,「是一級方程式賽道,不是單車徑」。要保持這地位,無論樓市高低,房屋土地都必須有大量儲備。
林筱魯從選委會界別出選,他表示,選委會代表全港利益,他不代表新界鄉紳利益,不代表地產商利益,不代表業界利益,希望選民了解他是從香港整體利益出發。
其他候選人名單請參閱:https://www.elections.gov.hk/legco2021/chi/nomination2.html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