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廈開設遊戲場所愈趨普遍,無論war game、彈牀、足球應有盡有,但由於缺乏監管,有遊戲場所並未為玩家購買第三者保險,一旦受傷,責任難究,亦有遊戲場所坦承未申請改變工廈用途,屬違規經營,保險業界提醒場所購買第三者保險有誠信條款,若違規經營隨時失效,參與高危遊戲的市民,隨時「零保障」。

一名十九歲學生,早前在新蒲崗的工廈war game場與朋友槍戰,已經穿戴頭盔及眼罩,仍被BB彈近距離射中頭盔和眼罩之間的眉心,一度暈倒,幸好救護員到場時已甦醒,而事件令人關注war game場的安全問題。
觀塘一幢廠廈內的war game場,職員阿傑直言顧客額頭中槍非常普遍,受傷與否視乎玩家安全意識,以及當時的環境和對手射擊力度;他們已為客人提供遮蓋全臉的面罩及防護背心,同時要求簽署免責聲明,任何事故或傷亡公司都不會負責任。阿傑又稱公司已購買第三者責任保險:「打war game最重要是保護眼睛,我們提供的安全設備已很足夠。」

有場地向玩家提供眼罩。
同區另一war game場,負責人張先生指除向客人提供面罩及手套,導師會從閉路電視監察遊戲進行。「我們的監測很嚴謹,有些小朋友攀高攀低,甚至試圖向天開槍,若玩家有危險行為,導師都會即時停止賽事。」他補充,公司開業七年未曾發生嚴重意外,但參加者遇輕微損傷始終無法避免。
除了war game場外,現時工廠大廈內亦有人經營遊樂場,提供人工沙灘、沙箭競技、泡泡足球、跳彈牀及踩高蹺等。鰂魚涌一間室內彈牀樂園,職員向顧客坦承無買場地保險,不過他們的彈牀符合美國安全標準,家長若不放心,六歲或以下小童可參加兒童專場時段。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認為,打war game、彈牀都屬高危遊戲,遊戲場所應當購買第三者保險,「萬一傷者追究和索償,第三者和工作人員的責任很大。」
他指,一般保險公司會與遊戲場地的經營者商討保險條款,「要訂立遊戲規則和安全指引,如要有教練在場、一定要佩戴頭盔、眼罩,否則不予受保。」對於有遊戲場地要求玩家簽署免責聲明,他認為經營者非完全免責:「不可能撇清責任,只有如申報無心臟病等條款才有效。」

現時有不少廠廈暗中改變用途。
現時愈來愈多空置廠廈暗中改變用途,羅少雄指保險公司與遊戲場地經營者商討合約時,未必會查明地契或大廈公契,但保險合約有誠信條款,確保場地要符合消防、機電、大廈用途等法規,因此若遊戲場地違反土地用途,保單隨時失效,消費者毫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