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立選非建制派全軍覆沒 中間派欠市場 得票不到5位數

博客文章

立選非建制派全軍覆沒 中間派欠市場 得票不到5位數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立選非建制派全軍覆沒 中間派欠市場 得票不到5位數

2021年12月20日 10:41 最後更新:13:28

新政制下首場立法會選舉今早(12月20日)已有結果,非建制派候選人全軍覆沒,而且各區得票與對手相距甚遠。就算選前在地區直選組別被人看高一線的港島東潘焯鴻、九龍西馮檢基,得票也低於對手至少一萬票。10區地區選舉結果如下:

港島東工聯會吳秋北得到64,509票當選,民建聯梁熙26,799票當選,新民黨廖添誠23,171票落敗,潘焯鴻14,435票落敗。

港島東潘焯鴻。

港島東潘焯鴻。

港島西公佈結果,新民黨葉劉淑儀以65,694票、民建聯陳學鋒以36,628票勝出,方龍飛以8,058票落敗。

九龍東工聯會鄧家彪以65,036票、民建聯顏汶羽以64,275票當選,民主思路陳進雄以2,999票、胡健華以3,090票、李嘉欣以12,049票落敗。

九龍中民建聯李慧琼以95,976票、楊永杰以35,702票勝出,譚香文以8,028票落敗。

九龍西馮檢基。

九龍西馮檢基。

九龍西民建聯鄭泳舜以64,353票、西九新動力梁文廣以36,840票當選,馮檢基以15,961票落敗。

新界東南民建聯李世榮得到82,595票、專業動力林素蔚得到38,214票當選,蔡明禧以6,718票落敗。

新界西南民建聯陳恒鑌以83,303票、工聯會陳穎欣以62,690票勝出,劉卓裕以12,828票落敗。

新界東北民建聯陳克勤62,855票、新民黨李梓敬61,253票勝出,民主思路黃頴灝5,160票、黃成智5,789票落敗。

新界西北民建聯周浩鼎以93,195票、實政圓桌田北辰以40,009票當選,新思維黃俊瑯以4,066票落敗。

新界北民建聯劉國勳以70,584票、香港新方向張欣宇以28,986票當選,沈豪傑以17,839票、曾麗文以3,498票落敗。

立法會選舉2021。

立法會選舉2021。

截至昨晚9時半,觀乎全港僅得30.2%投票率,即使是競爭激烈的港島東,潘焯鴻僅得總投票數的12.6%,以當區30.1%投票率計算,意味著潘只能取得約4.8%投票率,相反,建制卻得到25.3%投票率。九龍西馮檢基同樣沒超過該區5%投票率。換言之,在30%投票率情形下,建制派至少取得25%,假如每區建制派有兩名候選人出戰,每人有超過10%左右選票已足夠勝選。

至於主打第三路線的民主思路和非建制派的新思維,候選人得票甚至連五位數都未達到,只有約3%選票。

綜合政界人士及學者分析,關鍵原因在於支持民主派選民不願出來投票,再加上眾人高估了個別非建制候選人的吸票能力。

全國港澳研究會成員林朝暉表示,港島東的潘焯鴻在非建制整體參選人當中,確實已算是「質素比較高」的一位,但一方面沒有選舉氣氛,另一方面他亦未能引起一個很清晰、尖銳的選舉民生議題,從而令非建制支持者認為有必要投票。

時事評論員袁彌昌亦指,選舉制度帶出的訊息很清楚:「對於一些黃營的選民來說,這些候選人已沒有可能代表到他們,無論他們如何宣傳,已經不是那回事了。」他認為,隨著民主派在體制內消失,中間派亦已一併「滅絕」,「去年我們發起『希望聯盟』提出中間路線,為的是防止民主派35+,導致北京啟動『核選項』。現時『核選項』早已經啟動,中間路線在社會上,亦再沒有市場了。」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人才服務辦公室」為招攬全球高端人才,推廣香港優勢,2023年下半年成立「人才辦」,截至今年3月,人才辦的團隊已先後51次外訪,包括到內地及海外的目標市場,如內地的北京、上海及杭州等,海外市場則包括馬來西亞、澳洲、英國、加拿大、德國等。

期間人才辦舉辦逾130場活動,連繫合資格大學、校友會、專業團體、合作夥伴等,推廣香港獨特優勢、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等,同時與當地學界及不同機構建立緊密「朋友圈」,回港後續藉其平台推廣,向目標人才發送香港的最新消息。

如上月12至13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便聯同人才辦,首次與近40間大灣區知名企業,一同前往馬來西亞推廣招攬人才,在吉隆坡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匯聚發展推介會」,推廣大灣區機遇,各企業還即場提供職位選擇,接受查詢的同時,也接收人才履歷。兩日反應熱烈超乎預期,共吸引逾4,000人次參加,收近千份履歷,回港後再進行後續招聘。

人才辦總監劉鎮漢。

人才辦總監劉鎮漢。

而截至今年3月,人才辦已先後舉辦及協辦15場線上線下招聘會,超過3800位僱主及61萬人次參與;而線上平台已處理超過39000宗人才查詢,平台更每日實時展示約5000個招聘崗位,相關人才如有興趣可直接申請。另又舉辦了30多場主題研討會,當中13場涉求職創業,邀請專家及合作夥伴分享行業情況、職場文化及創業須知等。

據了解,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當中包括2場大型職業展,並推廣香港8大中心優勢;另將有4個線上招聘,明天便先推出首個。

而自2022年10月推出「高才通計劃」,截至今年2月,共接獲逾12萬宗申請,當中超過9.8萬宗已獲批。而來港的高才有75%已有工作,當中50%是來港前已找到工作,另25%則是創業或搞生意,即僅餘下25%是來港才開始搵工,而人才辦都能提供多元化求職支援,進行工作對接,助他們尋覓得理想職業。

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

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

據了解,僅少量高才因較堅持做回「老本行」,要發揮本身專業,例如他們是做一些高尖精的技術研究,香港暫無此類別職位,才找不到工作,估計這類人不超過總數5%。

人才辦在接獲的查詢中,半數屬求職問題,另亦有關心香港的生活開支水平及住屋等問題。而現時人才辦已連繫約90個合作夥伴,當中約20家屬招聘平台及職業介紹公司,可為求助人才提供面試技巧及履歷改進建議,亦可按人才背景及需要提供個人化服務。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