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立法會拉票新玩法 「單頭議員」或組G14 政黨推「議題工作組」拉攏盟友

博客文章

立法會拉票新玩法 「單頭議員」或組G14 政黨推「議題工作組」拉攏盟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立法會拉票新玩法 「單頭議員」或組G14 政黨推「議題工作組」拉攏盟友

2022年01月03日 15:27 最後更新:01月06日 17:30

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立法會再無建制與泛民對壘,而且超過四成人報稱無政治連繫。這類「單頭議員」佔多數的情況,或許令未來議會和政府游說工作產生變化。

工聯會麥美娟昨日在電視節目上提到,立法會新格局將提升政府拉票的難度,但鑑於單獨作戰會增加議會工作的困難,相信部分在競選期間同聲同氣的議員,最終會組合在一起,或有不同的小組,例如早餐會、午餐會、晚餐會,甚至消夜會等。

有立法會中人估計,未來不少拉票「玩法」將有所改變,再加上要加入事務委員會都需要採取「人海戰術」,單頭議員則會較「輸蝕」,所以據聞除了「單頭議員」自組組合,亦有傳統政黨拉攏「單頭議員」,以不需入黨的形式組成合作團隊。

第七屆立法會。

第七屆立法會。

而事實上,過往曾有「單頭議員」的組合,如第六屆立法會的「G6」(六人組),當中包括商界(二)廖長江、保險界陳健波、體演文出界馬逢國、銀行界陳振英、旅遊界姚思榮,以及建測規園界謝偉銓。

據了解,第七屆立法會會由「G6」轉變為「G14」,除了旅遊界姚柏良和體演文出界霍啟剛盛傳會加入外,還有其他中資背景的「單頭議員」參與,當中包括華潤李浩然、交銀譚岳衡、中銀簡慧敏及太平保險陳沛良和招商局嚴剛等。若然屬實,意味著「G14」將成為立法會第二大組織。

第六屆立法會的「G6」(六人組)。

第六屆立法會的「G6」(六人組)。

至於合作團隊,最近立法會內的確有不同議員正在醞釀合作,其中一個「合作組合」是民建聯葛珮帆、中電陳紹雄和城市規劃師林筱魯所組成的「智慧生活促進組」。他們的小組還邀請到業內人士加入,如智慧城市聯盟榮譽會長兼港大客席教授鄧淑明、數碼港主席林家禮、資深工程師何安誠及梁廣灝,相信這類「合作組合」有助議會達成跨越政黨的共識。據知情人士透露,「合作組合」並非組黨或政團,而是就個別議題合作。

另一與創科發展相關的合作小組則與由創科界議員邱達根和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孫東等人組成。由於兩人同是選委會選舉「科創力量」十四人名單的成員,相信他們合作都是必然之事。

與此同時,選委會界別吳傑莊還會與同一界別的梁毓偉、體演文出界霍啟剛等數名新議員「組隊」,他說與梁、霍都是青聯核心,希望在青年、創科等議題上可以有更多合作,因一人力量有限,而各人通過選舉已有默契,希望未來再發掘有什麼議題可以共同推動,但不會以政黨形式運作。

地區直選議員就有更多非大黨議員的合作空間,例如西九新動力梁文廣聯同報稱沒有政治連繫的楊永杰、香港新方向張欣宇和專業動力林素蔚上周四一起發出聯合新聞稿,關注Omicron社區傳播風險,並促請政府嚴防第五波疫情。

新思維狄志遠。

新思維狄志遠。

另外,外界也關心自稱「1:89」的非建制派議員狄志遠去向。他回應稱,會按個別事件與不同議員合作,例如立法會過去曾出現「八黨聯盟」,若爭取福利改善並無不可,例如反對政府削減受資助非政府機構1%經常資助。因此,他本人與其他議員合作只會「由事件起動」、「議題式」,未必會是固定的小組。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人才服務辦公室」為招攬全球高端人才,推廣香港優勢,2023年下半年成立「人才辦」,截至今年3月,人才辦的團隊已先後51次外訪,包括到內地及海外的目標市場,如內地的北京、上海及杭州等,海外市場則包括馬來西亞、澳洲、英國、加拿大、德國等。

期間人才辦舉辦逾130場活動,連繫合資格大學、校友會、專業團體、合作夥伴等,推廣香港獨特優勢、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等,同時與當地學界及不同機構建立緊密「朋友圈」,回港後續藉其平台推廣,向目標人才發送香港的最新消息。

如上月12至13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便聯同人才辦,首次與近40間大灣區知名企業,一同前往馬來西亞推廣招攬人才,在吉隆坡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匯聚發展推介會」,推廣大灣區機遇,各企業還即場提供職位選擇,接受查詢的同時,也接收人才履歷。兩日反應熱烈超乎預期,共吸引逾4,000人次參加,收近千份履歷,回港後再進行後續招聘。

人才辦總監劉鎮漢。

人才辦總監劉鎮漢。

而截至今年3月,人才辦已先後舉辦及協辦15場線上線下招聘會,超過3800位僱主及61萬人次參與;而線上平台已處理超過39000宗人才查詢,平台更每日實時展示約5000個招聘崗位,相關人才如有興趣可直接申請。另又舉辦了30多場主題研討會,當中13場涉求職創業,邀請專家及合作夥伴分享行業情況、職場文化及創業須知等。

據了解,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當中包括2場大型職業展,並推廣香港8大中心優勢;另將有4個線上招聘,明天便先推出首個。

而自2022年10月推出「高才通計劃」,截至今年2月,共接獲逾12萬宗申請,當中超過9.8萬宗已獲批。而來港的高才有75%已有工作,當中50%是來港前已找到工作,另25%則是創業或搞生意,即僅餘下25%是來港才開始搵工,而人才辦都能提供多元化求職支援,進行工作對接,助他們尋覓得理想職業。

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

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

據了解,僅少量高才因較堅持做回「老本行」,要發揮本身專業,例如他們是做一些高尖精的技術研究,香港暫無此類別職位,才找不到工作,估計這類人不超過總數5%。

人才辦在接獲的查詢中,半數屬求職問題,另亦有關心香港的生活開支水平及住屋等問題。而現時人才辦已連繫約90個合作夥伴,當中約20家屬招聘平台及職業介紹公司,可為求助人才提供面試技巧及履歷改進建議,亦可按人才背景及需要提供個人化服務。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