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古代「姓」「氏」有區別 今日「十大百家姓」有哪些?

歷史長河

古代「姓」「氏」有區別 今日「十大百家姓」有哪些?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古代「姓」「氏」有區別 今日「十大百家姓」有哪些?

2022年02月09日 10:00 最後更新:04月24日 15:38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大約在5000年前的伏羲時期已開始。中國姓氏龐雜繁多,據《中國姓氏大辭典》收錄,從古至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姓氏多達2.4萬個。這些姓氏在發展演變過程中,有的已消失於歷史長河中,有的則經過世代傳承延續下來,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個姓氏。

不過,在我國古代,「姓」和「氏」是有嚴格區別的,各有不同含意,而「姓」是比「氏」更早在歷史中出現。

在母系社會的時候,只有「姓」,沒有「氏」。(網上圖片)

在母系社會的時候,只有「姓」,沒有「氏」。(網上圖片)

「姓」的本意是女人所生的子女,在上古時代,人類還處於母系社會,「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子女的姓是隨著母親的「姓」而改,也可以看出上古八大姓中,姬、姒、媯、姚、姜和嬴等字的部首,都是從女字部或有女字的。

隨時間發展到父系社會後,「姓」開始跟隨父親。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這就是「氏」。

秦始皇嬴政,嬴是姓,趙是其氏。圖為後人畫筆下的秦始皇圖像。

秦始皇嬴政,嬴是姓,趙是其氏。圖為後人畫筆下的秦始皇圖像。

不過,一般只有貴族才會有「氏」,並以國名、邑名、官名等作為命名。例如:秦始皇嬴政,嬴是他的姓,趙是其氏,而趙氏的出處,便是因為其祖先是從趙國來到秦地的。而楚莊王羋旅,羋為姓,熊為其氏,旅為名;而熊的出處,是從以官職「酓」而來,酓在文獻中常被替代為同聲假借字「熊」。

「姓」代表氏族的血統,稱為族姓,是為了區分血緣,防止血緣婚配而發明的相應識別標誌。「氏」則是古代貴族標誌與宗族系統的稱號,從夏朝中期開始「氏」成為「姓」的支系,表示功勳和地位。當時部落的大團體,裂變成了若干小團體,出於相互交往中識別的需要,這些小團體在得到新的居住地的同時,獲得了一種與地域有聯繫的新標誌—姓。

由廣州中山大學莊益群教授提議、北京展覽館王庭專職畫師執筆的《楚莊王畫像》。

由廣州中山大學莊益群教授提議、北京展覽館王庭專職畫師執筆的《楚莊王畫像》。

「姓」產生之後,是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隨著封邑、官職的改變而改變,因此,一個人的後代,「姓」相同,但會出現幾個「氏」的情況。另外,不同「姓」之間可能會以同樣的方式作為「氏」的命名,因此會出現姓不同,但氏相同的現象。

姓氏,把一氏族的人與另一氏族的人區分開來。但在一個氏族內部,為了區分彼此,又出現了只屬於個人標誌的「名」。在社會交往中,無論哪群人在自己內部只用「名」就可以區分彼此,但若與另一氏族的人交往,僅稱「名」還不足以表明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氏族的「姓」與自己的「名」結合在一起,才能清楚地表明自己,區別他人。

中國公安部2021年2月8日發布的2020年「百家姓」排名表。

中國公安部2021年2月8日發布的2020年「百家姓」排名表。

順便一提,根據中國公安部2021年2月8日發布的《2020年全國姓名報告》,按戶籍人口數量排名,截至2020年底的「百家姓」中,王、李、張、劉、陳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總數佔全國戶籍總人口的30.8%,緊接下的另外五個姓是楊、黃、吳、趙、周。根據資料,「前五」排名位置自2007年起,至今保持不變。

往下看更多文章

狐狸渡河 「狐疑不決」測冰層

2024年09月30日 20:00

「狐疑不決」這個成語是出自於南朝劉宋范曄所寫的《後漢書》,在《劉表傳》中有提及:「表狐疑不斷,乃遣嵩詣操,觀望虛實。」

冬天雪花紛飛,以前萬里奔騰、浩浩蕩蕩的黃河也在不知不覺間結了冰。雪花落在潔凈的冰面,陽光灑落在光滑透明的冰面上,折射出一條條美麗的紋理。雖然冬天萬里雪飄迷人而神秘,但對於百姓來說,冬天出行可謂十分的不便,尤其在深秋時分,河水冰層厚度更是難以估計。冰層要是太薄,一不小心就會河面破裂、墜入冰河。就算人能馬上撈上來,免不了要冷出一身病。

黃河位於我國北方,緯度比較高。若果氣候寒冷持續的時間比較長,黃河冬季就會結冰。河流、湖泊等水體從結冰開始到結束的過程稱為結冰期,但黃河就算處於結冰期也不是整條河流完全封凍,因為黃河流域大部地區位於暖溫帶、中溫帶。(網上圖片)

黃河位於我國北方,緯度比較高。若果氣候寒冷持續的時間比較長,黃河冬季就會結冰。河流、湖泊等水體從結冰開始到結束的過程稱為結冰期,但黃河就算處於結冰期也不是整條河流完全封凍,因為黃河流域大部地區位於暖溫帶、中溫帶。(網上圖片)

可是,總不能因此而不出門,特別黃河兩岸貿易頻繁。要是渡河受阻,將對經濟和民生活動造成嚴重影響。人們為了從冰上通過,便想了一個辦法:先讓狐貍從冰上走過,如果狐貍能通過,則人馬皆可大膽放行。

現今黃河渡河。(網上圖片)

現今黃河渡河。(網上圖片)

然而,為什麼是要狐貍呢?不是因為狐貍身姿輕巧靈活,是因為狐貍多疑善聽,每次它從冰上走過時都會非常的小心。它一邊前進一邊傾聽,步步謹慎。一旦聽不清水流聲,就會立刻懷疑冰層太薄而不再前行。因此,人們利用狐貍這一特性來判斷冰層是否堅固。

因為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聽且渡,所以人們又稱「多疑」為「狐疑」。(網上圖片)

因為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聽且渡,所以人們又稱「多疑」為「狐疑」。(網上圖片)

「狐疑不決」這個成語便是由此典故演化而來,用來形容一個人心中充滿疑慮,難以立即做出決定的情境,就像狐貍在冰面上猶豫不決一樣。這個成語告訴我們,在面對重要的選擇和決策時,我們有時需要像狐貍一樣慎重思考,不急於下定決心。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