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圖諾夫介紹,這次俄方升級核戰備狀態,主要原因就是莫斯科「擔心北約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捲入烏克蘭衝突」。「這是一種警告:如果你要干涉,我可以升級措施,而升級將不會局限於常規戰爭的水平。」
2月27日晚,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國防部長紹伊古、俄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就烏克蘭局勢舉行會議。其間,普京宣佈,因為「西方在經濟領域採取不友好措施,北約成員國高官對我國發表咄咄逼人的評論」,他命令將裝備核武器的俄軍戰略威懾部隊升級特殊戰備狀態。
「是,先生。」紹伊古立即回答。
當天早些時候,俄羅斯、烏克蘭雙方剛剛商定於2月28日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邊境舉行談判。這也是俄軍24日開始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烏克蘭局勢首次出現和平曙光。但在此之前,美國總統宣稱對俄的政策選擇「要麼制裁,要麼『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一表態又為局勢的和平解決蒙上了一層陰影。
27日晚,俄羅斯聯邦諮詢機構——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總幹事科爾圖諾夫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普京升級核戰備,「是對美國和北約釋放的明確信號」。俄方的行動事實上與北約各國在26日~27日不斷加碼的「應對烏克蘭局勢」措施直接相關。
「這可以被視為新一次古巴導彈危機,」科爾圖諾夫頓了頓,又補充道,「但從某種程度上說,現在的情況比古巴導彈危機更危險。」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被認為是冷戰期間人類最接近全面核戰爭的時刻。
何為核威懾力量的「特殊戰備」?
核威懾力量,即俄羅斯擁有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核武庫之一。據《原子科學家公報》2020年的數據,俄羅斯有總計約 6800 枚核武器,同時裝備有打擊短距離目標的戰術核武器和可以打擊美國本土等遠距離目標的戰略核武器,其中部署中的戰略核彈頭約1600枚,洲際彈道導彈約300枚,非戰略核彈頭約1900枚。
俄羅斯《國防》雜誌主編科羅特琴科表示,這些部隊平時沒有具體任務,進入「特殊戰備狀態」,則意味著它們有了具體任務,俄軍可以隨時使用戰略性和非戰略性核武器來抵御入侵。
美國卡耐基和平基金會核事務高級研究員詹姆斯·阿克頓介紹,具體而言,平時俄軍的核彈頭與其運載工具分開存放,僅保證部分彈道導彈核潛艇、發射井維持運作。冷戰結束後,戰略轟炸機在平時也很少攜帶核彈頭巡航。但是,將戰備等級提高到「特殊戰備」後,運載工具將開始搭載核彈頭,攜帶核導彈的公路發射車因其機動性而開始作分散部署,搭載核彈頭的戰略轟炸機則可能進入空中警戒狀態。
美軍也有類似的戰備狀態等級DEFCON體系。最高等級的DEFCON 1即一級戰備狀態要求「為核戰爭做最大準備,隨時響應」;次一等的DEFCON 2則意味著武裝部隊要做好在6小時內部署和投入核戰爭的準備。
俄方現在的部署,和美國的DEFCON 2類似。
不過,除古巴導彈危機和海灣戰爭外,美軍很少將戰備狀態提升到DEFCON 2。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五角大樓將戰備等級提升到DEFCON 3,但在四天後即回調到DEFCON 4。
俄羅斯在核戰略上與美國有所不同。由俄聯邦安全委員會發佈的官方防務理論體系《軍事學說》最新一版強調,通過威脅使用核武器,可以遏制潛在敵人實施任何形式的侵略。科爾圖諾夫對《中國新聞週刊》介紹,這次俄方升級核戰備狀態,主要原因就是莫斯科「擔心北約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捲入烏克蘭衝突」。
「這是一種警告:如果你要干涉,我可以升級措施,而升級將不會局限於常規戰爭的水平。」他說,「所以我希望你北約寧願置身於衝突之外,而不要試圖對其結果產生影響。」
2月26日以來,北約在對烏克蘭軍事援助方面確實有局部性的政策轉變。美國政府當天宣佈向烏克蘭追加3.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德國政府批准向烏克蘭交付14輛裝甲車、1000枚反坦克火箭炮、500枚毒刺地對空導彈和1萬噸燃油。此舉打破了德國二戰後不向衝突地區出口殺傷性武器的原則。荷蘭軍方26日亦表示追加200枚毒刺導彈援助。
輕武器方面,捷克國防部26日宣佈向烏克蘭捐贈3000挺機槍、7000支突擊步槍、3萬支手槍、幾十把狙擊步槍和100萬發彈藥。比利時首相德克羅26日也宣佈為烏克蘭提供2000支步槍和3800噸燃料油。
更突破「紅線」的是,葡萄牙首相科斯塔宣佈,在未來數周內部署一支175人的陸軍連隊,「與烏克蘭士兵一起保衛他們的領土」。加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呼籲「歐洲志願者」組織新的「志願營」參與對俄戰鬥,北約士兵直接介入當前戰局的可能性已大大提高。
另外歐美又不斷升溫對俄羅斯的制裁,白宮表示正考慮對俄羅斯的能源實施制裁。
科爾圖諾夫說,在此背景下,北約還有其他非軍事手段,但俄方可選的應對方式不多。
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執行院長楊成指出,一個國家的權力結構包含政治、經濟、軍事、意識形態「四大支柱」,其比例分配及投入規模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該國的對外話語和行為模式。俄羅斯是傳統軍事強國,上述權力結構中軍事獨大的事實使其擅長運用強制手段和「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式的強硬話語處理對外事務,本次烏克蘭危機並不例外。
歷史上,提高核戰備等級意味著核戰爭綜合風險上升。1962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計劃在古巴部署可以威脅美國本土的中程核導彈,引發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對古巴海軍進行包圍「隔離」行動。僵持期間,美國海軍在一艘搭載核彈頭的蘇聯潛艇上方投下深水炸彈,蘇聯潛艇上的官兵認為戰爭可能開始並準備發射核彈頭,只因艇上一名指揮官的堅持才避免了核戰爭。10多日後,蘇聯放棄在古巴部署中程核導彈計劃,危機才得以消退。
「這一次是升級所有核威懾力量的戰備等級,而且俄方已經清晰表明瞭採取一切手段以阻止北約介入烏克蘭局勢的決心。」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總幹事科爾圖諾夫說,「所以,現在的情況比古巴導彈危機時更危險。」
2月27日晚,在俄軍升級核戰備的數小時內,美國、法國政府警告居留俄羅斯的兩國公民迅速撤離,俄羅斯航空運輸局則宣佈開始從歐洲各國撤離俄羅斯公民。與此同時,各方對新形勢做出了或謹慎、或激進的回應。
一名白宮高級官員當晚對媒體表示,俄方的舉動「是完全不必要的」。即將和俄方舉行和平談判的烏克蘭政府外長庫萊巴則表示,俄軍提高核戰備等級是為了在談判中對烏方施加「額外壓力」,但烏方「不會屈服於這種壓力」。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宣稱,普京的新動作「正是我們向烏克蘭提供支持的原因」。他還表示,未來北約還會調集「更多的部隊、更多的船隻、更多的飛機」前往東歐一線的成員國,並呼籲各方「意識到我們現在面臨的安全新常態,以應對更具侵略性的俄羅斯」。
但在科爾圖諾夫看來,這顯然屬於對俄方釋放信號的誤讀。「俄羅斯不想與北約發動核戰爭,也不想挑釁北約。」他表示,此前北約領導人一直強調「可能會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但不會直接介入戰鬥」「不會有美國、英國或德國的士兵」,俄方希望北約保持這一基本立場,因為烏克蘭並不在《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保護的範圍內。
美國卡耐基和平基金會核事務高級研究員詹姆斯·阿克頓警告稱,當前的局勢需要「在升級後降級」,他認為,此時歐美甚至應該向俄方提議:如果核戰備降級,美國和歐盟將取消涉及SWIFT系統的「最嚴厲的制裁」,這樣才能展現西方世界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他特別呼籲,其他有核國家現在尤其不應提高戰備等級,造成局勢惡化。
但在現實中,美方仍在考慮進一步「應對」烏克蘭危機的措施。白宮發言人普薩基27日表示,包括對俄能源部門制裁的方案「都擺在桌面上」。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托馬斯-格林菲爾德宣稱,在烏克蘭向國際刑事法院及國際法院提起對俄訴訟後,美方也在考慮「通過軍事法庭以戰爭罪審判俄羅斯人」。
不過,楊成指出,拜登當前的主要目標不止是和俄羅斯對抗應對危機,不如說是更關心如何通過當前的衝突局勢將俄羅斯塑造為「歐洲安全的最大威脅」,從而使華盛頓得以繼續加強自己主導的北約歐洲安全體系,進而在消解法、德等老歐洲國家謀求歐洲自主前景的同時,利用更為團結的歐洲服務於其全球霸權戰略。
因而,雖然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等高級官員一再警告讓俄羅斯付出「無法承受的代價」,但迄今為止美方向俄方施加的制裁措施,在科爾圖諾夫看來都是「局部性的、回避一攬子計劃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個北約盟國有意直接軍事介入烏克蘭局勢時,美國國防部26日再次表示,無意通過給予基輔「偵察幫助」等方式間接軍事介入戰局。
拜登在制裁措施上的「克制」得到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一定程度上的支持。雖然共和黨內的激進參議員羅姆尼等人攻擊俄羅斯政府為「賤民」,但也同意麥康奈爾的觀點:美方不應將制裁級別定得過高,且必須「與我們在世界各地的盟友分享這些制裁措施」。
俄羅斯方面,車臣領導人拉姆贊·卡德羅夫27日呼籲莫斯科擴大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規模,並指責「之前選擇的戰術太慢,效果不佳」,「我們只需要全面協調軍隊行動,進行決定性的攻擊」。
無論如何,烏克蘭的局勢極其危險,也無人想核戰發生。此前,中、俄、美、英、法五國領導人在2022年新年伊始共同發表《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強調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表示願與世界各國一道努力,最終目標是以各國安全不受減損的原則建立一個無核武器世界。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