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國內疫情指數級上升 張文宏:香港數據顯示打針好緊要 但廣泛接種不是躺平理由

博客文章

國內疫情指數級上升 張文宏:香港數據顯示打針好緊要 但廣泛接種不是躺平理由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國內疫情指數級上升 張文宏:香港數據顯示打針好緊要 但廣泛接種不是躺平理由

2022年03月14日 12:40 最後更新:12:47

內地近日疫情急速升溫,防疫政策走向備受各界關注。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微博再發千字文分析疫情,形容第五波疫情是一次倒春寒,香港、新加坡和英國數據都顯示接種疫苗至關重要,惟實現廣泛接種不是躺平的理由。他指出,近期內地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將疫情壓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

更多相片
張文宏。

張文宏。

香港第五波疫情仍然嚴峻。

香港第五波疫情仍然嚴峻。

內地未來抗疫策略備受關注。

內地未來抗疫策略備受關注。

近期內地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

近期內地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

內地已開放抗原檢測,提高「早發現」能力。

內地已開放抗原檢測,提高「早發現」能力。

張文宏。

張文宏。

張文宏在文章中表示,農曆新年過後,香港先迅速迎來第五波疫情,從一宗病例破防到全面失控僅僅用了1個多月。在2月份,國內一直處於全國性的散發病例低水平流行中,疫情受控,但3月初以來,國內短期內出現大量病例,目前仍處於指數級上升初期,這還是在不放鬆對新冠的積極監測與防控的態勢下發生的。

他指出,上海的精準防控在這次Omicron BA.2傳播之際,由於發生突然,啟動晚,病毒快,目前仍處於與病毒的並跑階段,感到非常吃力。「我們和病毒的爭鬥將會長久地持續下去」,但防控的節奏不能亂,大家對於下階段防控的信心不能丟失。

張文宏說,當前,為了實現社會面的清零,上海雖然沒有停擺,生活都在繼續,但是生活的節奏已經開始慢下來,並且迅速對重點區域開始進行精細的管控與篩查。我們只要慢下來,病毒就快不了。

香港第五波疫情仍然嚴峻。

香港第五波疫情仍然嚴峻。

提到香港,他表示,香港第五波疫情嚴峻,但也積累了大量的與病毒鬥爭的經驗。13日下午,他與香港大學的病毒學家討論後,大家都對未來的疫情有高度一致的看法。

首先,病毒的毒力明顯降低。

香港這輪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紀大是高風險因素外,絕大多數有明顯的基礎疾病。換句話說,免疫功能正常,打過疫苗的,無論是何種疫苗,只要是加強過的,基本上都沒事。

其次,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機會,但重症率與死亡率會低於流感。

統計上海近6個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數是海外輸入性病例,94%打過疫苗。這2266個病人中,重症的只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沒有。有人說病人中94%的打了疫苗還感染,說明疫苗沒有用。這就不講道理了。現在國際旅行的人疫苗接種率很高,達到90%以上,其中不到5%的入境時候被篩查出來有核酸陽性。這可理解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機會。但是重症率與死亡率真的低於流感了。

香港、新加坡和英國數據都顯示,不打疫苗不一定有事,但有事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打過疫苗的。根據死亡率分析,接種一劑或未打針的整體死亡率是2.03%,相較接種兩針的0.09%,有23倍的差別。

內地未來抗疫策略備受關注。

內地未來抗疫策略備受關注。

他強調,這些都不是躺平的理由,對於未來抗疫,我們應該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爭論是清零抑或共存。

他表示,內地如果現在迅速開放,會引起短時間內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會造成醫療資源擠兌和社會生活的短暫休克,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其次,內地現在高齡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相當高的比例由於害怕疫苗接種的副作用,還沒有充分接種,一旦普遍感染,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下階段無論如何都要對這部分人群做好保護。

第三,通過最近內地各地的疫情應對情況看,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社會資源的配置上,還沒有做好應對大量病例同時出現的準備。現在全面開放一定會出現醫療資源擠兌,造成難以預計的過度死亡。

近期內地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

近期內地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

第四,近期內地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將傳播極快的Omicron第五波疫情壓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持久性地採取封城和全檢測的策略。

內地已開放抗原檢測,提高「早發現」能力。

內地已開放抗原檢測,提高「早發現」能力。

張文宏認為,要藉助此次社會面清零所帶來的難得的機遇期與窗口期,準備更為完備、智慧、可持續的應對策略,包括長者第三針接種,研發更好的疫苗與疫苗接種策略,可以廣泛供給的口服藥物,民眾都能負擔得起的居家檢測試劑,得到有效訓練和預演的分級診療策略,未來居家隔離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規模輸入與本土疫情疊加時所需的完整防控體系和充足醫療資源的準備等。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疫苗接種

桌球世錦賽決賽,中國選手趙心童戰勝威廉斯奪冠,成為中國首位也是亞洲首位世錦賽冠軍,創造歷史。

奪冠後,趙心童身披五星紅旗,捧起象徵桌球最高榮譽的世錦賽冠軍獎盃。在賽後接受採訪時,他說,能成為中國首位世錦賽冠軍,自己非常激動,也感謝所有球迷。趙心童表示,之前他給這場比賽預想過幾百種困難,能發揮這樣的水平他非常開心。他還說,在局休時,他就在心裡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要等一桿機會。

AP圖片

AP圖片

央視報道,從「天才」到「世錦賽冠軍」,這一路要走過多久?趙心童的答案是,20年。

8歲那年,當年少的趙心童第一次拿起球桿,啟蒙教練就發現了他的過人之處。「他可能是同年齡段裡全世界打得最準的孩子。」

趙心童沒有辜負教練的期待,並很快就在青年組的比賽中嶄露頭角:13歲,趙心童斬獲中青賽青年組亞軍,隨後在深圳公開賽上奪冠。雖然一臉學童般的稚嫩,但初出茅廬的少年單桿成績已可達到驚人的140分。六年之後,趙心童通過世界業餘錦標賽拿到遞補資格,正式踏入職業賽場。但當時,因為激進的打法,脆弱的防守以及起伏不定的狀態,趙心童曾兩度降級,又兩度頑強回歸。

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峰值在2021年到來。那一年的英錦賽,趙心童連克多位強手,決賽中10-5擊敗比素,成為首位「90後」三大賽冠軍。轉年的德國大師賽,他在決賽中9-0橫掃顏丙濤,奪冠後世界排名升至第九位,「中國火箭」被視為中國桌球乃至世界桌球新一代領軍人物。

一切在2023年戛然而止,風光無限的少年因涉操縱比賽跌落谷底,也迎來了人生給他的又一個考驗。據說在閉關的日子裡,趙心童把自己關在陝西老家的球房,有球迷拍到過他凌晨還在對著空球檯比劃走位。如今再回想起那20個月的時光,趙心童坦言:「那段時間讓我學會了謙卑,也讓我明白了這項運動對我的真正意義。」

2024年9月,重回賽場的趙心童展現出煥然一新的面貌:他在Q-Tour連奪三冠,並轟出兩桿滿分147。在順利拿到世錦賽資格後,也基本鎖定了Q-Tour年終排名第一位置。球迷笑稱他為「最恐怖的業餘選手」,但只有趙心童自己知道,他想要的舞台絕不止於此。

AP圖片

AP圖片

來到克魯斯堡,從資格賽開始,趙心童就火力全開,正賽開始更是每一場都有提升:首輪10-4力克鍾斯,次輪13-10擊敗雷佩凡,1/4決賽13-5淘汰韋基連,半決賽17-7橫掃奧蘇利雲,決賽18-12戰勝威廉斯……行雲流水的進攻,逆天的精準度,超凡的觀賞性,不斷精進的防守,17秒左右的平均出桿時間,壓力之下無懼色,對高難度球的大膽挑戰,與高手的糾纏中也有多種方式化解——「升級版」趙心童給克魯斯堡帶來了大大的震撼。

BBC表示,本世紀以來,除2010年和2023年外,桌球世錦賽冠軍選手都是英國人。而本屆世錦賽決賽因有趙心童的參與,觀眾人數出現激增。決賽過後又有多項新的紀錄被書寫:首位奪得世錦賽冠軍的亞洲人、中國人;首位以業餘球員身份奪冠的球員。

AP圖片

AP圖片

一路走來,趙心童最想感謝的人,是亦師亦友的「火箭」奧蘇利雲。早在多年前,與趙心童初次在賽場上相見時,奧蘇利雲就從趙心童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影子。或許也正因如此,奧蘇利雲一直關注著趙心童的成長,邀請他來自己的學院練球,並經常為他提供幫助和建議。

半決賽塵埃落定之後,趙心童號召現場觀眾將掌聲送給奧蘇利雲,感謝這位傳奇為桌球運動所做的貢獻。後者在賽後採訪中表示:「趙心童現在在中國已經非常有名了。但如果他成為世界冠軍,那對桌球、對他的人生來說,都會是了不起的事情。他絕對有能力奪冠。」而趙心童則說:「奧蘇利雲是我的偶像,一直以來給予我很多幫助,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我。」

央視圖片

央視圖片

央視形容,當趙心童站在克魯斯堡劇院的走廊裡,看著歷屆冠軍的展板,撫摸著印有自己名字的球桿,或許會想起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看見從風雨裡走來,歷經考驗和洗禮後,越發成熟的自己。正如前世錦賽冠軍、一向挑剔的梅菲所說:「當趙心童走向球檯時,總有一種注定如此的感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