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烏克蘭國際軍團成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志願者湧入當地,希望一展抱負,聯手抗俄,當中不乏移英港人的身影。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現年25歲的Spencer,曾經歷過香港反修例風波,他早前到英格蘭某地定居,其後聽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號召,與香港註冊護士Alice一起於2月28日聯絡烏克蘭駐英大使館。在收到對方回復之前,他們就急不及待訂購機票,整理行裝,準備翌日前往波蘭。談到前往原因時,Spencer憤憤地說:「總不可能要烏克蘭人一個民族去承受被俄羅斯侵略吧?」
起行當天,或許是過度緊張,Spencer在等候出租車期間作嘔,即使有香港朋友得知他們的決定後致電和發短訊勸阻,但對他們而言,當年希望保衛香港人自由權利的未竟之志,成為遠赴烏克蘭的原動力。
3月1日,Spencer和Alice這兩位從未真正見過戰場的香港人,在躊躇滿志與忐忑不安交雜的心情中,飛抵波蘭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從那裏,距離最近的波烏邊境口岸只有約三小時車程。經交涉後,烏方安排車輛從旅舍接送他們到烏國境內鄰近邊界的某軍事基地待命。
雖然前往參加志願軍團的人都說不怕死,但生與死仍然是人們遇到這種情況時無法迴避的嚴肅話題。於是,在起行前數小時,二人趕忙草擬好遺囑,開始作最壞打算。Spencer說:「我們決定起行,便有這樣的心理凖備,差別是要如何死去而已」。
汽車到達邊界後,Spencer回憶說,「覺得已經距離戰爭不是很遠」。集合地點是一家昏暗的舊旅店。二人原本的激情與亢奮卻在一份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合約面前迅速冷卻下來。
原來,所有烏克蘭領土防衛外籍志願兵團的參與者,包括擔任軍醫行列者進入烏克蘭之前,都必須簽訂一份合約。參軍合約的有效期,訂於烏克蘭戒嚴令結束之時,也就是說參軍者的服務限期是直到戰爭結束,沒有明確的終結點。換言之,一旦入境,只要戰爭沒有結束,兩人就沒有權利離開烏克蘭。
Spencer說:「我沒想過會歸家無期,他們還會收起我們的護照」。Alice也抗拒該條款:「我去從事義務工作,不是要酬勞高和福利好,但最少要有權能夠隨時退出」。
就在兩人為合約條款焦慮不安時,幾位來自其他國家的志願軍人主動上來搭訕。Spencer描述說:「他們可能是一群槍械發燒友... ... 好像著迷一般」。周邊人面對戰爭逼不及待的態度反而讓原本一片熱情的他們三思。最後二人決定懸崖勒馬,自行折返波蘭。由一開始滿腔熱血,到後來疑似臨陣變卦,Alice坦言,「心裏的落差是太大」。不過,兩人同樣認為,自己沒有想過做出無限期義工的承諾,因為不知道戰爭何時結束,也不知道「自己的心理素質是否能支撐那麼久」。
值得留意的是,BBC還用上「如同當年香港那樣」、「生與死的思想鬥爭」等副標題,去抬舉他們,殊不知二人的決心只維持兩天,最後敗興而歸。這再次證明某些移英港人就像溫室小花,以為有反修例示威經驗,就所向披靡,但一到真實戰爭,又有多少個有戰死沙場的覺悟?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