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今日(6月9日)以72票贊成、5票反對及12票棄權,三讀通過取消強積金對沖的《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
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形容方案獲通過屬歷史時刻,同時是改善勞工福利的重要里程碑。對於坊間有聲音質疑目前並非立法時機,羅致光認為,不論經濟順逆,該做的都要做,若然政府要待「很好的時機」,屆時要額外多花2至3年時間。
據修訂,政策最快2025年實施,屆時政府會向僱主提供為期25年、涉及332億元的補貼,資助比例將按年遞減,直至僱主獨力承擔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開支。條例同時不具有追溯力,意味著議案生效前的強積金仍能被對沖。
翻查資料,議案在二讀記名點票時,共72票贊成、6票反對、11票棄權。投反對票的包括邵家輝、李鎮強、謝偉俊、易志明、陳祖恒和林新強,投棄權票的則有盧偉國、吳永嘉、陸瀚民、民建聯黃英豪、以及龍漢標、姚柏良、邱達根、劉智鵬、何君堯、吳傑莊及周文港。至議案三讀時,林新強轉投棄權票,議案最終以72票贊成、5票反對和12票棄權獲得通過。

自由黨主席、立法會議員邵家輝。
自由黨主席、立法會議員邵家輝擔心取消對沖帶來的副作用,並不是現在能想像得到,新機制或會破壞勞資關係,如不排除有一定年資的僱員趁機「博炒」,也可能有無良僱主會逼走資深員工,逃避支付長期服務金。他期望勞工界的估計是對的,對沖取消後不會出現僱員「博炒」情況:「希望你哋係正確,我嘅睇法係唔正確」。

選委會議員、勞聯主席林振昇。
選委會議員、勞聯主席林振昇認為,方案橫跨兩屆政府,經過詳細討論,再加上現屆政府加碼,將方案提升至2025年緩衝期,減少中小企業的顧慮,因此,方案獲通過屬預期之內。
林振昇續稱,尊重勞僱會經勞資雙方討論後得出的方案,但可惜之處是本次條例缺乏追溯期,「現實是,生效前,即現在供款的強積金都會被對沖」,擔心市民誤解,所以要做好期望管理。
談到議案未有生效日期,林振昇坦言並不理想,即使積金局聲稱,會聯同承辦商加快構建積金易平台,但平台最快要到2025年全面運作,政府應及早預備後備方案,如聘請額外人數,計算遣散費或長服金等,避免平台一旦延期運作,取消對沖生效年份要一拖再拖。
一直以來,社會有聲音批評對沖不符合強積金制度提供退休保障的成立目的。2012年,梁振英競選特首時,承諾逐步降低對冲比例,並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劃線取消對冲,其後行會通過方案,包括降低計算兩金比例至每月工資一半、政府分10年用79億元補貼僱主支付開支等,但遇到勞資雙方一致反對。
林鄭月娥上任特首後,拋出初步劃線方案,即政府分12年承擔172億,並設兩層補貼,當時勞顧會勞資雙方達成共識,同意以劃線取消對冲,惟方案最終被指過於複雜,遭到資方反對。
2018年,政府宣布資助加碼至293億元,並延長第二層資助期至25年,林鄭月娥更形容這將會成為終極方案,其後香港受到修例和疫情雙重打擊,去年政府再增加資助,聚焦協助中小微企。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