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不少學生被迫在家上網課、足不出戶,部分因此出現情緒問題。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一項調查發現,疫情期間學生上網時間有所增加,而上網時間較長的學生,精神健康狀態會較差,當中約兩成受訪學生出現嚴重情緒困擾。
設計圖片
青年會上月透過問卷調查,訪問近1,200名小五至中三的學生,發現在復課前後,有20.7%受訪學生表示面對嚴重情緒困擾,有14.7%受訪學生面對中度情緒困擾。調查亦發現,近6成學生認為造成心理困擾或抑鬱的主因是學業壓力,32.5%是由於疫情。
設計圖片
青年會協調幹事施文欣表示,家庭生活是青少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鼓勵家長關心子女學業之外,亦要與他們進行共同感興趣的活動,放鬆心情傾談,並協助子女建立人生目標及方向。她同時鼓勵青少年多做運動紓壓,以及增強自信心。
設計圖片
調查發現,約兩成受訪高小及初中學生出現嚴重情緒困擾。iStock圖片
嶺南大學公布「香港學童快樂及生命教育指數調查」結果,學童的生命價值感跌至6.74,為多年來的新低,遠低於2017年的7.27。
調查由嶺南大學STEAM 教育及研究中心、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中大兒科系及香港兒科醫學會進行,今年3月至6月期間訪問19間中小學,3500多名學生及152名老師。
除了學童的生命價值感跌至多年來新低之外,調查結果又顯示,學童的快樂指數較去年輕微上升1.85%,以滿分為10分,由6.62上升至6.75。
調查顯示學童的生命價值感跌至多年來的新低。資料圖片
在校園方面,「生命教育指數」及「校園幸福感指數」均全面下跌,而「沒有受到欺凌指數」的整體表現也下降。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表示,現時正處於疫情後的「復常」階段,學校和家長過於關注學童的學業成績,導致學童缺乏正常的社交生活,難以與同齡人建立良好關係。調查結果顯示學童面臨家庭功能失調的挑戰,難以應對人際關係的壓力。他建議學校應加強與家長的合作,強化生命教育,重建健康的校園生活,並鼓勵學童參與各類活動,保持充足的睡眠,以改善學童身心健康。
嶺南大學STEAM教育及研究中心教授何濼生表示,學童的快樂指數上升,但生命價值感卻出現下跌,顯示學童在學業壓力上有所減輕,但人際關係方面卻面臨挑戰。對於政府近期推行的「三層應急機制」,他建議家長和學校應該重視「緩急先後」,從根本解決學童的壓力問題,以及幫助學生應對社會中的各種挑戰和氛圍。
何濼生指須根本解決學童的壓力問題。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