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揚鑣」這個成語最早出自於《魏書》,當中的《河間公齊傳》有言:「子志與御史中尉爭路,俱入見,而陳得失,高祖曰:『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後,可分路而行。』」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名叫喚作元志的人。作為武川鎮將拓跋蘭之子,元志自小就有武將風範。不僅為人強悍,辦事亦十分幹練。因為從小接受良好教育,頗有文才的元志很快就得到北魏孝文帝的賞識。加上,其父拓跋蘭又曾救過皇帝的性命,所以年紀輕輕的他就被委以重任,成為了洛陽縣的縣令。
網上圖片
身為北魏宗室的元志自小豐衣足食,以致他為人處事都帶有一番傲氣。年輕氣盛時,他尤愛爭強好勝。有次他乘車出門,在路上恰巧遇上朝廷御史大人李彪。按禮節來說,官職較低的元志本應讓路予李彪。沒想到元志毫不謙讓,反而大有一番與李彪死守奪路之意。身居高位已久的李彪從沒見過如此狂妄之人,氣得馬上扭頭就走。本來想忍讓一番的李彪一想到元志那趾高气昂的模樣,就咽不下這口氣,馬上進宮求見皇上,以討回公道。元志當然也不認輸,隨他一同進官。
孝文帝聽到兩人同時求見一事,也心感詫異。不過他很快釋然,擺擺手便讓兩人進來。見過孝文帝後,李彪也不拖沓,馬上直奔主題說:「皇上,今天臣與洛陽令狹路相逢。臣作為朝廷上的近臣,哪有給洛陽令讓路一說?」元志聽後也不甘示弱,緊接着說:「中尉,你這話就說得不對。普天之下,誰不編戶?凡是住在洛陽縣的人通通都記在我的戶籍本上。你既然在我的戶籍本上,那就得歸我管!有甚麼道理要我給你讓路呢?」
網上圖片
孝文帝聽着兩人爭執不下,就感到無比頭痛。只是兩人都是他的得力助手,實在是不好評判是非,所以孝文帝也只好硬着頭皮說:「洛陽是我們的國都,自然應該分路而行。自今以後,你們倆分開走吧!」從此之後,元志便與李彪折尺量道,每人各佔用一半,各不相干。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分道揚鑣」,意指各走各的路;現今大多用來比喻因為志趣、目的不同,而分路而行。
不少成名人士經常以「老驥伏櫪」表示即使已到了一定的年紀,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依然有心有力。「老驥伏櫪」的出自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梟雄,他文武雙全,不但會打仗,而且擅長詩文,留下不少傳世之作,因此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之稱。年輕的時候,曹操曾經做過低級軍官,隨後在鎮壓黃巾軍起義及反董卓戰爭中逐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並在漢獻帝一朝「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掌握實權的丞相。
曹操畫像 (網上圖片)
通過一連串戰爭,曹操先後滅了呂布、袁術等地方軍閥,逐步控制了許昌附近的黃河以南的大部地區。在這些地區,他注意發展生產,限制土地兼併,為社會的安定和統一中原奠定了基礎。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绍軍相持於官渡,爆發著名的官渡之戰,成為曹操統一北方的關鍵之戰。戰後曹操進軍袁紹的河北根據地,袁紹的兩個兒子在戰敗後,投靠當時位於東北邊境的烏桓族,想借機東山再起。
烏桓的首領也經常趁着中原混亂的機會侵擾漢朝。他們不僅掠奪大量的財物,而且抓走許多漢人去做奴隸。於是,曹操為了徹底消滅袁紹的殘餘勢力使東北地區的邊境安靜,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親自統率大軍征討烏桓。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畫作 (網上圖片)
這一年曹操已經五十多歲了。古話有云︰「五十而知天命,人了五十歲就已經逐漸衰老了,距離死亡也就不太遠了。」曹操當時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他並沒有因為年老體衰而意志消沉,而是以種豪邁的氣概面對自己要完成的事業,繼續努力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
烏桓之戰打來並不輕鬆,因為烏桓處於偏遠地區,曹操大軍補給不易,只能輕裝上陣,「兵貴神速」,以少數精銳部隊打敗了烏桓的頭領蹋頓。在帶領大軍凱旋的途中,曹操有感而發,寫出了一首氣勢豪邁的詩,這就是《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篇《龜雖壽》,這首詩寫道:「神龜雖壽,猶有競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思是:曾經馳騁戰場的駿馬,雖然年老體衰卧在馬槽旁,但它的心仍向一日千里的飛奔。胸懷遠大理的鬥士,雖然已到了生命中的垂老,只要生命不息,他那顆奮勇拼搏的心就一刻也不停止!通過這些詩句後人可以感受到他那豪邁的氣概和奮鬥的精神。
衰老的駿馬即使卧在馬槽旁,心也有往着一日千里的飛奔。網上圖片
河北之戰後,曹操不久後即揮軍南下,攻下劉表的根據地荊州,並隨即後與孫權、劉備爆發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時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此後直至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曹操以65歲之齡逝世,始終過著「戎馬半生」的日子,令人敬佩。
「老驥伏櫪」指衰老的駿馬即使卧在馬槽旁,心也有往着一日千里的飛奔,比喻人雖然年老,但仍然保持着雄心壯志、從不服輸的鬥志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