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電騙集團冒香港郵政速遞公司騙逾270萬元 8主腦骨幹落網

社會事

電騙集團冒香港郵政速遞公司騙逾270萬元 8主腦骨幹落網
社會事

社會事

電騙集團冒香港郵政速遞公司騙逾270萬元 8主腦骨幹落網

2022年11月10日 13:33 最後更新:14:16

警方搗破一個在港營運「釣魚訊息」發放中心的純本地詐騙集團,有關集團假冒香港郵政及不同快遞公司,利用實名登記的電話號碼及俗稱「貓池」的電話數據機,隨機向市民發送大量附有可疑連結的欺詐SMS電話短訊,訛稱有包裹派遞失敗誘使市民點擊連結,盜取市民信用卡資料購物圖利。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一連三日(7至9日)採取行動,拘捕主腦及骨幹成員等共8人,相信他們涉及183宗與釣魚訊息有關的騙案,各受害人損失由600元至12萬元不等,涉款總額超過270萬元。

警方講述涉案集團詐騙過程。

警方講述涉案集團詐騙過程。

網罪科一連三日行動拘8人。

網罪科一連三日行動拘8人。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警司譚威信10日早上交代案件,指警方自今年8月起發現有懷疑純本地的犯罪團伙,在港營運釣魚訊息發放中心,以盜取受害人的信用卡資料。該犯罪團伙以香港為根據地,會假冒成不同的快遞公司,並以本地人為詐騙目標,隨機向市民發送大量SMS電話短訊,短訊附有連至偽冒網站的超連結,並要求受害人繳交一個低額快遞欠款。受害人不虞有詐,提供自己的信用卡資料及一次性密碼,騙徒隨即挪用有關資料以購買不同貨品轉售圖利。其後警方調查更發覺,發出釣魚SMS短信的地方位處在香港境內,而發送短信的電話號碼屬實名登記。

更多相片
警方講述涉案集團詐騙過程。

警方講述涉案集團詐騙過程。

網罪科一連三日行動拘8人。

網罪科一連三日行動拘8人。

網罪科警司譚威信(中)、總督察戴子斌(左)及鄧國軒(右)。

網罪科警司譚威信(中)、總督察戴子斌(左)及鄧國軒(右)。

警方開記者會講述案件。

警方開記者會講述案件。

詐騙集團發出大量釣魚訊息行騙。

詐騙集團發出大量釣魚訊息行騙。

警方檢獲貓池數據機等證物。

警方檢獲貓池數據機等證物。

騙徒利用貓池數據機一次過發放大量短訊。

騙徒利用貓池數據機一次過發放大量短訊。

案中警方檢獲貓池數據機。

案中警方檢獲貓池數據機。

亦有大量現金。

亦有大量現金。

涉案大量現金相信為轉售贓物的犯罪得益。

涉案大量現金相信為轉售贓物的犯罪得益。

警方同時檢獲多部手機。

警方同時檢獲多部手機。

集團安排「跑腿」到不同便利店領取SIM卡。

集團安排「跑腿」到不同便利店領取SIM卡。

警方網罪科打擊釣魚訊息騙案,拘捕8人。

警方網罪科打擊釣魚訊息騙案,拘捕8人。

網罪科警司譚威信(中)、總督察戴子斌(左)及鄧國軒(右)。

網罪科警司譚威信(中)、總督察戴子斌(左)及鄧國軒(右)。

警方開記者會講述案件。

警方開記者會講述案件。

調查顯示,涉案集團近期開始運作,分工非常仔細。集團利用非法得來的個人資料,包括身份證,透過網上向電訊商申請電話SIM卡。之後集團會安排「跑腿」到不同便利店領取SIM卡。網罪科總督察鄧國軒稱,為增加受害人上釣嘅機會,集團每日利用這些SIM卡發出大量假冒快遞公司的欺詐短訊,並利用貓池裝置插入數十張SIM卡,在短時間內瘋狂發出大量欺詐短訊。警方發現集團在最近一個月共申請超過300張電話SIM卡,以及發出超過100萬個欺詐短訊,最高峰時更曾以一張SIM卡,於3小時內發出超過7,000個短訊。

詐騙集團發出大量釣魚訊息行騙。

詐騙集團發出大量釣魚訊息行騙。

警方檢獲貓池數據機等證物。

警方檢獲貓池數據機等證物。

這些欺詐SMS短訊內附有可疑連結,訛稱有包裹派遞失敗,誘使受害人點擊超連結。當受害人點擊可疑連結後,隨即連接到一些偽冒嘅快遞公司網站。集團會假裝要求受害人更新地址及用信用卡付6元的手續費,誘使受害人輸入其信用卡資料,並會將有關信用卡資料捆綁至團伙手機的電子錢包,使發卡銀行向受害人發出一次性驗證碼。此時,虛假網站會轉到一個要求輸入一次性驗證碼的版面,訛稱為該6元手續費的交易授權,但當受害人輸入該驗證碼後,集團就成功將有關信用卡資料捆綁至團伙手機的電子錢包。之後集團會安排其他俗稱「車手」的同黨,利用有關電子錢包在全港各區進行購物,包括電器用品、現金券及點數卡,再將贓物轉售圖利。

騙徒利用貓池數據機一次過發放大量短訊。

騙徒利用貓池數據機一次過發放大量短訊。

案中警方檢獲貓池數據機。

案中警方檢獲貓池數據機。

網罪科人員經過深入調查及情報分析,一連三日( 7至9日)展開代號為「黑雷」的拘捕行動,於旺角、筲箕灣、銅鑼灣、荃灣及葵青等多處酒店及住宅單位,共拘捕8名本地男子,包括集團主腦及骨幹成員(介乎 17 至 44歲)。有關犯罪集團涉嫌於今年 8 月至 11 月,在港營運釣魚訊息發放中心,涉及 183 宗相關騙案,騙款超過270萬元。網罪科總督察戴子斌指出,涉案集團部分團伙成員負責購買貨品以轉售圖利,他們於每次行動中獲得500元至1000元的酬勞。同時,犯罪團伙經常轉換匿藏地點,增加警方調查難度。

亦有大量現金。

亦有大量現金。

涉案大量現金相信為轉售贓物的犯罪得益。

涉案大量現金相信為轉售贓物的犯罪得益。

行動中,警方在集團主腦身上起回19萬現金,相信是轉售贓物的得益,並檢獲相信用以申請電話卡的60名市民個人資料、約500張信用卡資料,以及貓池電話數據機、3部電腦、25部手提電話等。而警方於旺角的酒店內,亦撿獲約295克懷疑氯胺酮毒品,市值約18萬元。被捕人士分別涉嫌「串謀欺詐罪」及「販運危險藥物」被捕,行動仍然繼續中,警方不排除有更多人士被拘捕。

警方同時檢獲多部手機。

警方同時檢獲多部手機。

集團安排「跑腿」到不同便利店領取SIM卡。

集團安排「跑腿」到不同便利店領取SIM卡。

警方網罪科打擊釣魚訊息騙案,拘捕8人。

警方網罪科打擊釣魚訊息騙案,拘捕8人。

警方在打鼓嶺一間村屋搗破一個大麻種植場,檢獲總共約669棵、共約21公斤的大麻植物,以及約5公斤的大麻花製成品,市值超過500萬港元。警方估算,案件中檢獲的大麻植物,每年可以生長出約90公斤的大麻成品,市值超過2000萬港元。行動中拘捕一男一女。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毒品調查科行動組偵緝督察吳嘉煒簡報案情時表示,警方在星期一(3月31日)突擊搜查打鼓嶺坪洋村一間樓高3層的村屋,在裏面發現一名本地43歲女子。經搜查後,在村屋的1樓和2樓發現了5個改裝房間,裏面擺滿以成長速度劃分位置的大麻植物。

警察毒品調查科行動組偵緝督察吳嘉煒

警察毒品調查科行動組偵緝督察吳嘉煒

調查又發現,房間主要分為3個區域,包括幼苗區、成長區,以及熟成區。與此同時,警方又發現每一房間都安裝了一系列加強培植大麻的設備,例如,強勁的太陽燈、遮光布、隔熱棉等等。警員其後以栽植大麻屬植物及販運危險藥物的罪名將女農夫拘捕。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在差不多同一時間,警方又在元朗區,以串謀栽植大麻以及販運危險藥物的罪名,拘捕了一個40歲本地男子。兩名被捕人都報稱無業,現正被扣押調查,稍後時間將會落案起訴有關罪名,並於明日(4月2日)在粉嶺裁判法院提堂。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經初步調查,警方相信行動已經瓦解了這個販毒集團,拘捕了其主腦以及骨幹成員。警方亦相信這個大麻種植場在未有任何收成產品以及產品未流入入市場之前,已經成功被警方連根拔起。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另外,警方觀察到現場有大量接駁電線,以提供電力予高負荷的太陽燈及其他電子設施,這做法會令屋內電力容易超出負荷,引發漏電和火警風險。警方對這種自私的行為予以嚴厲譴責。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警方強調對任何販毒行為均採取零容忍態度。警方亦藉此呼籲市民,如果發現附近的單位傳出不尋常氣味,例如一些濃烈的草青味,或懷疑該場所被用作儲存危險藥物的話,應盡快向警方舉報。警方亦重申,根據香港法例,種植大麻一經定罪,可判處罰款10萬元及監禁15年,而販運危險藥物一經定罪,可罰款五百萬元及終身監禁,市民切勿以身試法。

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警搗破大麻種植場檢獲大量大麻植物及製成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