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上任後力推「簡約公屋」,誓要消除非人生活的劏房,有說她小時候住在半山豪宅區,她真能體會劏房戶之苦嗎?她今早上港台《舊日的足跡》節目,與主持人車淑梅暢談了兩個鐘,細說自己的成長故事,原來她是在大富人家的車房後面一個小房間長大,一直住到入讀港大,可說是豪宅區內的草根一族,這「一段古」可以是拍港產片的一個好題材。
淑梅姐打開話盒就問何永賢 ,她作為房屋局局長,正努力推動「簡約公屋」計劃,要消除居住環境惡劣的劏房,到底她本人有沒有住過板間房,或者公共屋邨?
何永賢即娓娓道出她的住屋經歷,解開當年曾居豪宅區之謎:「我小時候是住在半山獨立屋豪宅車房後面的小房間,位於旭龢道,附近住着律師、菲律賓領事館官員、富商等,他們都有很多豪華房車。我住的地方和車房只相隔一幅牆,牆上有一個小氣窗,當汽車開動時,汽油味好大,媽媽會要我們把窗關上,不要讓死氣透進來,之後又要我們打開氣窗通通風。」
她說,那個房間只有約300呎,當年小孩都睡碌架床,哥哥睡上格,她睡下格,床是子母床,媽媽睡在中間,爸爸睡旁邊,三個人擠在一起。床前面有一張摺枱,用來做功課和吃飯,厠所扣浴室在屋外,下雨天她也不擔遮,都只會淋着雨跑過去。
淑梅姐問她,為什麼會住在那裡?她就講了爸爸為富人家中打工的故事:「內地戰亂時,祖母帶着爸爸走難到香港,那時他大概15歲,來到這户有錢人家做工,他們就住在旭龢道一座滿有殖民地色彩的花園大宅,那裏有好多工人和司機。爸爸做得很好,老爺奶奶不單供他讀夜校學英文,後來還介紹他到銀行上班,夜裡繼續為主人工作。他們更將車房內一個位置給爸爸居住。」
她說後來爸爸結婚生了仔女,她自出生到讀大學都住在那裡。「小時候我的花名叫『大眼女』,老太太很喜歡我,常常請我吃雪糕和陪伴她砌圖。大宅對我影響很深,迴廊、古董、字畫、花瓶等等,那些充滿色彩的中西藝術品,使我對藝術和建築起了莫大興趣。」
可能因小時候的生活經歷,何永賢對住在蝸居的市民有深切感受,「推行簡約公屋是社會的投資,可以培育未來的人才,期望20年後,會有一班朋友說,其實自己當年都住過簡约公屋或過渡房屋,讓自己渡過了小時候一些艱難的日子。試想,如果一個小朋友由5歲至10歲,可以搬到這樣的環境,是影響一生的!」
講回自己的家人,何永賢說那份支持對她很重要:「我好感激媽媽,她90歲了,每個星期還會親手煮飯,我們星期六都回娘家吃飯,她依然去街市買餸,她手腳和頭腦仍好靈活,時常創出新菜色!媽媽的飯餸和湯是我們最大的精神支柱!」
淑梅姐問她也會烹飪嗎?她笑着回答:「哈哈,我太幸福了,媽咪自少不許我們入廚,現在到我的丈夫,他喜歡下廚,我只是旁邊的助手。」
父母對有個女兒做了局長,當然開心,也給了她一些人生智慧,「爸媽最愛說一句話,就是『順其自然』,他們的態度令我好舒服,我只要行好眼前每一步,做好自己,結果未必百分百可以控制,但最少回想已經盡了全力,也盡了責任,那便足夠了。」
何永賢的服飾和髮型受到好評,淑梅姐問她是否有專人設計?「我估不到大家有這樣的反應,建築師最愛穿黑色,很多模型是白色,大家都笑言,我的相片是否黑白相?我年紀越大,開始轉穿一些淺色的衣服;髮型方面,我要多謝我的髮型師,未結婚前已經光顧他,當年在建築署我留着長頭髮紥髻,就像空姐那一種,到我生BB時,為求方便剪短了,短頭髮就是有這樣的魅力,越剪越短,再生一個又再短一些。」
婦女節快到,她如何看自己女性的身份?她答道:「我其實好鍾意這身份,下一世如可以揀,也會再做女性,女士較溫柔和細心,忍耐力強,遇上壓力可以放鬆一些。女性好易想多了,學識抽離是重要的,有一次聽琵琶奏《十面埋伏》,演奏家分享說初時會將每一粒個音節都拼命地彈,練多了就發覺,要彈得好,就要抽離一點。道理和做人一樣,想得太實太多,反而透不過氣來,鬆一鬆,反而可以走得更遠,更舒服!」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