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我一直向政圈朋友問一個問題:在香港搞事團夥背後,有冇外國「軍師」教路?如果有,是什麼人?朋友同我講,這可在近日黎智英自辯中找到部分答案,其中一人,正是前美國駐港總領事、現仍活躍於右派政圈的郭明瀚。此君長期向黎智英、李柱銘和陳方安生「三人幫」教路,並搭通華盛頓天地綫,在幕後指點江山;更不可想像的,是他當年曾在閉門飯局中,建議時任特首煲呔曾如何搞政改,把香港視為自己的地盤,十分離譜。
黎智英案和「維基解密」披露的秘聞,暴露黎李陳「三人幫」的幕後「美國軍師」,是前美國駐港總領事、鷹派政圈人物郭明瀚。
黎智英代表律師在庭上披露了一件事,暴露了郭明瀚的「軍師」角色。他於2019年6月11日建立一個 Whatsapp四人群組,成員包括他、黎智英、李柱銘,以及黎的親信 Mark Simon,彼此頻密通訊。在披露的訊息可見,郭明瀚主要不是收料,而是教路,例如黎智英說「《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大家要找辦法繼續下去」,顯示他有點六神無主,想聽對方的意見。郭明瀚立即回答說,須限制中國、林鄭月娥及其團隊,方法之一是發起國際抗議運動,去約束港府和國安處。由這段對話可見,黎在行事前,往往會問郭明瀚的意見。
當時黎智英顯然已加強了風險意識,知道發動國際運動是危險動作,會踩到「勾結外國勢力」紅綫,所以沒跟郭明瀚的意見做。雖然如此,他仍保留這群組,繼續聽其指點,只是將群組轉移到較保密的 Signal平台。反而李柱銘開始覺得唔妥,斷然退出了群組。
政圈朋友翻查多年前洩漏的機密通訊,郭明瀚於2005年至2008年任美國駐港總領事時,已與黎智英、李柱銘和陳方安生有緊密聯繫,2014年他調任駐阿富汗大使後,曾給黎發過一份電郵,說「懷念在港時我們(黎等3人)常常一起飯聚的日子」。這段關係一直維持,到2019年爆發反修例動亂時,再趨活躍。
當年3月,反修例氣氛漸趨激烈,陳方安生與泛民代表赴華盛頓會晤政要。郭明瀚給黎智英發出訊息,建議陳太游說政要時,應集中於修例對香港的風險,藉此爭取美政圈支持港人的反對行動。
在穿針引綫下,陳太此行極受政府重視,高潮是獲副總統彭斯接見,之後郭明瀚給黎智英發了一條短訊,叫黎在旗下媒體「做大」這新聞,更要圖文並茂,黎隨即將短訊轉傳給《蘋果》社長張劍虹,下令「做到最盡」。在這件事上,郭明瀚不但插手《蘋果》編採,更以編務高級顧問自居,儼然是報社的「主腦」。
郭明瀚於2019年3月陳方安生訪美時,在背後向她密密教路,並叫黎智英「做大」她獲副總統彭斯接見的新聞。
郭明瀚其後出任「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主席,此組織有濃厚官方背景,後台是「鷹派」勢力,可見他雖沒官職,身份卻十分吊詭,透過向「三人幫」教路,引導香港反對派的行動方式和方向。
政圈朋友翻看「維基解密」揭露的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密件,郭明瀚在2005來港任總領事時,已「指點」港府高層行事,其中一個秘聞,是他有一次與時任特首曾蔭權閉門餐聚時,討論到政制改革,他向對方獻計,說應該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認為有助政改方案通過,不過煲呔曾說北京對此不會同意,最後沒有接受此計。
黎案和「維基解密」披露的內幕,終於讓大家知道,在黎李陳「三人幫」背後,一直有個「美國軍師」。他們當然從來沒公開這秘密,市民亦一直蒙在鼓裏,不知道把香港弄至天翻地覆的一場動亂,背後原來另有乾坤。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由大半世紀前的「冷戰時期」至今,美國駐港總領事館一直被視為另一個「大使館」,故人事任命都有特別考慮。過往大家只關注誰出任總領事,不會留意其他新官員,其實當中也可看到一些深意,一位留意外交動態的朋友提我,剛派來港任副總領事的施大偉( David Allen Schlaefer)背景並不簡單,他在俄羅斯進軍烏克蘭期間,是美國駐基輔大使館的主要官員,本身也有防務和軍事經驗,對俄國策略有一定了解,國務院今次派他駐港,是否將香港比作烏克蘭?值得大家思考。
新任美國駐港副總領事施大偉,在俄烏戰事爆發前後,是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的主要官員,對這場衝突了解甚深。有分析指,美國此時派他來港,原因不簡單。
朋友搜尋施大偉的資料,俄羅斯於2022年2月24日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前後,他擔任美國駐烏大使館的高級助理統籌員,俄軍開戰後幾天,大使館遷到波蘭,到了當年6月,10名美國外交官員返回基輔,而施大偉是其中之一,與大使布林克一起重開在基輔的大使館,他更出任署理副大使。
由這段經歷可見,施大偉是在俄烏關係最緊張的幾年派駐「危城」,對烏克蘭的境況,以及俄羅斯的部署,相信有第一手了解,並與烏克蘭政府緊密共商對策。
為什麼美國調派有這種特別經驗的外交官來港?朋友分析可能有幾個原因:其一是,在美國眼中,香港與烏克蘭有近似之處,都位於兩大國博弈的前沿,可說是「新冷戰」的一個「戰區」,施大偉在俄烏衝突中汲取的經驗,可用於香港。
其二是,他對俄羅斯的決策和動向有一定掌握,或可以用香港作為基地,洞察中俄關係,同時也留意俄羅斯是否利用香港,突破美國的制裁。最近美國國會已就此放出風聲,估計美政府也金睛火眼睇實。
其三是,施大偉派駐烏克蘭之前,曾擔任過美國駐日本大使館的政治及軍事事務主任,參與談判修訂《日美防衛合作指南》,熟知東亞各國的軍事情況,當中亦應包括台海形勢,估計這也可能在他關注的範圍內。
施大偉駐港將會做什麼,外界不得而知,得個估字,但這調動從側面說明,中美之間的「冷戰狀態」並未緩和,有理由相信,正因如此,美國把經歷過俄烏世紀衝突的資深外交官派來香港。
無獨有偶,即將履新的日本駐港總領事三浦潤,同樣具有防務經驗。據《明報》李先知報道,2020年8月,他由外務省調往防衛省,出任防衛政策局次官,曾參加與不同國家的防衛會議,涉及烏克蘭、印度、德國等的國防問題。有學者指,有防衛背景的官員派駐香港任總領事,較為罕見(過往多是中國通),可能與地緣政治局勢變化有關,估計其任務之一,是觀察中國如何應對台海、東海和南海的安保問題。
新任日本駐港總領事三浦潤(右),曾由外務省調派到防衛省,擔任防衛政策局次官。有學者指,這背景的官員出任駐港總領事,較為罕見。
從美日新近駐港官員的背景,可以見到一點,就是香港在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中,仍有着獨特的位置,隨時受突發情況牽動,風雲驟變,大家要做足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