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琼的從政路有幾個「第一」:她 2015年當選民建聯主席,是首個擔大旗的女性,也是最年輕的一位;今次她成與全國人大常委,更開了香港政黨現任主席晉身中央位置的先河。她是怎樣走上這高峯的?她一個「養龜」的故事,或可提供部分答案。
李慧琼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接譚耀宗的棒,成為政黨現任主席任此職第一人。她從「養龜」經歷中領悟從政之道,終登上更高峯。
李慧琼當年登上民建聯主席之位後,曾接受內部刋物《建聞》訪問,講了一段與囡囡養寵物龜的經歷。她說早年囡囡想養寵物,大家商量後,揀了養龜,以為易養不花時間。誰知飼養不久,隻龜就死了。
她偷偷買另一隻替換,哄囡囡說「龜病好了」,但那隻龜很快又病亡,她這次坦然讓囡囡面對這不開心的事,接受寵物死亡的現實。
直至囡囡9歲時,她倆累積了養龜的經驗後,決定領養一隻被遺棄的龜,因吸取了失敗教訓,這次養龜得心應手。為了養得更好,她還特別抽時間參加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的星龜護養班,其後更多養了幾隻,成為家庭成員的一部分。
李慧琼不會隨意說一些家庭瑣事,我覺得她想以這個故事,訴說從中領悟的從政之道,那就是要面對和接受挫敗,在過程中累積經驗,吸取教訓,即商管理論所謂的「學習曲綫」( Learning Curve),經過不斷反思,理出一條可有效達致目標的方程式。
她從政的歷程,正是這樣「跌了再起」一步一步走出來,當中經歷過幾個重要抉擇:2003年民建聯在區議會選舉大敗,次年打立會選戰時哀兵上陣,曾鈺成找李慧琼加入競選名單,出戰九龍西,當時有朋友勸她不要「陪跑」,以免影響日後的選舉,但她決意加入,逆風而行,藉此吸取經驗。
4年之後,她在九龍西領軍參加立會選戰,結果一戰功成,且成為票后,過往「陪跑」的小將,從此成為民建聯參選的主將。
她在2004年立會選舉加入曾鈺成的名單,當時有朋友勸她不要「陪跑」,但她決意出賽吸取經驗,4年後再參選成為「票后」。
她另一個抉擇,是2004年首次考慮出戰立會時,她正在會計師大行畢馬威任核數師,事業前途大好,曾鈺成找該行主席張建東徵詢意見,對方表示如李慧琼參選,便不可能在公司負責重要工作,她對此要認真作出自己的選擇。最後她決定走上從政之路,直到今日。
李慧琼不是光芒四射的「明星型」政治人物,那麼,她怎樣為自己歸類?她7年前在民建聯內部刊物的訪問中,用三個字標籤自己,就是「和、樂、中」:「和」是和而不同、家和萬事興;「樂」是樂天知命,無畏困難;「中」是真理在中間,反對各走極端、劍走偏鋒。
這與她的「養龜」故事,竟也有不少脗同之處。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競選時囗輕輕的承諾多不勝數,可能連他自己也記不清,但只因他講過一句「若當選,會要求中方釋放黎智英」,令「黎仔」黎崇恩與老爸的國際律師團生了一綫希望,所以近日絕地一博,連續上演「悲情」戲碼,促美英領袖出面講數,以為可爭取到轉機。「黎仔」這想法,與他老爸當年入獄前錯判老特會出手打救,同樣天真得可笑,鐵一般的現實是,阿爺對黎智英案的立場硬如鋼板,絕對「冇數講」,即使特朗普出馬,也註定碰壁。今日《大公報》就此發表評論,提出對黎案有「三不」,一定程度上反映阿爺的態度,「黎仔」與黎團隊應該睇路,不要以 false hope自欺欺人了。
阿爺對黎智英案的立場硬如鋼板,《大公報》今日的評論員文章指出「三不」,即此案不容外國干預、不會退讓、不存在談判空間。
《大公報》評論員卓偉在題為《黎智英案「三不」》的文章中說,黎智英一方以為美西方國家加大對中國打壓,從而有利於迫使特區政府釋放黎智英,其實是他們的嚴重誤判。對於黎智英案的處理,核心一點就是「嚴格依法辦事」,將秉持「三不」原則:一是不容外部勢力干擾法庭審理;二是不會因外部勢力施壓而退讓;三是不存在任何談判交易的空間。
這「三不」中的第一個「不」,既合理,也完全符合法律原則。黎智英案正由香港法庭審理,按照法例,什麼人都好,即使是外國官員和政客,若以政治手段干預審訊,都觸犯「妨礙司法公正」罪,絕不能容許。年前黎的國際律師團要求美英官員插手,迫港府放人,便百分百違法,所以黎的香港代表律師立即與他們割席,以免陷犯法陷阱。
此外,香港法庭審理黎案,完全是特區內部事務,阿爺基於主權原則,當然絕不容許外國插手干預。
在這兩大前提下,阿爺和特區政府必然會堅持第二個「不」,就是任外部勢力如何施壓,都不會退讓,由香港法庭作出判決,依法予以嚴懲。
對於近日有人提出,特朗普如果將此案作為一個交易,雙方或者「有得傾」,《大公報》的文章就清楚指出第三個「不」,「黎智案更不存在任何談判交易的空間」。意思是說,不論何人開出什麼條件,都絕對「冇數講」。
文章有這麼一句:「就算特朗普赤膊上陣,結果也是一樣。...... 中央一定會全力支持香港司法公正審理。」這句話顯然是說給美方聽,叫特朗普要看清楚現實,不要拿黎案來「玩嘢」,以為可討到其他好處。
政圈朋友分析,阿爺對此案企到咁硬,因為黎智英是頭號國安重犯,必須根據其罪行嚴重性,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否則「由亂及治」就難以達成。所以,正如《大公報》的評論所說,任何「特赦論」、「和解論」 和「談判論」等,皆是謬論,都不會被接受。
究竟特朗普會否打「黎智英牌」,仍要拭目以待,但另一位朋友認為,他現在滿手都是棘手大問題,對他來說,黎智英只是一隻細棋,未必會為此出大動作。
文章還指,即使特朗普對黎案赤膊上陣,結果都是一樣。意思是,不會因特朗普出手,而有絲毫讓步。
至於英國政府那邊,早前外相林德偉向「黎仔」說,會繼續要求特區政府釋放黎智英,看來只是敷衍如狼似虎的鷹派政客,為了紓緩壓力,囗輕輕講講「交差」。其實英國政府現時最心急的,是搞好中英經貿關係,所以財相李韻晴明年初將訪華,希望廣開財路。英方既然「搵銀」至上,對黎案仍會擺擺姿勢,但不太可能為此與中方全面反檯。
雖然如此,但特朗普新班子「群鷹亂舞」,到黎智案審結時,他們很大機會會借此「玩嘢」,特區政府仍須早作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