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食素都易患癌?常吃3類最不健康蔬菜增腎癌胃癌風險

樂活道

食素都易患癌?常吃3類最不健康蔬菜增腎癌胃癌風險
樂活道

樂活道

食素都易患癌?常吃3類最不健康蔬菜增腎癌胃癌風險

2023年05月13日 07:00

素食也並非絕對健康飲食

食素不一定較健康,甚至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有醫生指,素食飲食並非絕對健康,也不能保證一定不會患癌。如果過量進食3類不健康的蔬菜,平日又缺乏運動,可能會增加患上腎癌胃癌等風險。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曾有長期茹素的癌症病人向他詢問,為何他採用素食後沒有令身體更健康?他解釋指,雖然素食者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等,含有豐富抗氧化物質、維他命及礦物質的食物,對身體健康有益,但素食者往往會忽略其他壞處,如過量攝取碳水化合物、素食導致營養不均衡,甚至有素食者以為茹素已經足夠健康,因此缺乏運動,而這些因素都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3類蔬菜破壞身體健康

黃軒醫生又指,有3類蔬菜容易破壞身體健康:

1. 高脂肪蔬菜

包括堅果、種子、植物油和牛油果等食物。

雖然這些食物主要是不飽和脂肪,對心血管健康有益,不過如果攝取過多脂肪並保存在體內,就會累積成內臟脂肪,如內臟脂肪過多會令身體產生發炎物質,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

如體內脂肪過多也會影響內分泌,阻撓胰島素傳遞,引起胰島素阻抗性,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2. 高鹽分蔬菜

醃製蔬菜一般含有較高鹽分和亞硝酸鹽。

攝取過多鹽分會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疾病;亞硝酸鹽更是致癌物質,長期過量攝取會增加患胃癌和膀胱癌的風險。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3. 高熱量蔬菜

高熱量食物通常指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如糖果、糕點和炸薯條等。

經常進食高熱量素食會導致體重增加,令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大幅提高。

素食者易忽略肥胖問題 增癌症心臟病風險

黃軒醫生表示,素食者較常有體重超重的問題。他又指,大多數癌症和體重過重皆有直接關係,如肥胖者患上乳癌的機率為非肥胖者的1.5倍;患上子宮內膜癌的機率是非肥胖者的2至4倍;患上胃癌的機率是非肥胖者的2倍;患上食道癌的機率是非肥胖者的2倍;患上腎臟癌的機率是非肥胖者的2至4倍。

此外,根據歐洲心臟學會的資料顯示,腹部肥胖也是心臟病的高危因素。另外,如果與經常運動的人相比,缺乏運動的人更容易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問題,也會讓新陳代謝緩慢、免疫力降低。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同場加映】預防腸癌乳癌胃癌 推介12種最強防癌食物

1. 西蘭花↓大腸癌

西蘭花含豐富蘿蔔硫素。蘿蔔硫素是十字花科蔬菜中的植物化素,針對35項研究的分析發現,多吃十字花科蔬菜舆降低大腸癌風險有關。

吃法:每週至少吃個3-5次西蘭花,幫助腸道健康。

2. 紅蘿蔔↓26%胃癌、18%前列腺癌、肺癌

紅蘿蔔攝入量越高,患前列腺癌的機率降低18%。另外,吸煙者更要注意攝取紅蘿蔔。

吃法:常常將紅蘿蔔加入菜中一起烹調,增加攝取率。

3. 豆類↓大腸癌

豆類含豐富膳食纖維

吃法:每天至少吃到一次豆類,幫助腸道健康。

4. 莓果↓大腸癌、口腔癌、食道癌

吃法:每天吃1-2份莓果類提升身體抗氧化能力。

5. 堅果↓大腸癌、胰臓癌、子宮內膜癌

研究針對30,708 名參與者長達 30 年,發現經常吃堅果與降低大腸癌、胰臟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有關。

吃法:1天吃1份堅果

6. 橄欖油↓消化系統癌、乳癌

調查了全球 28 個國家的癌症发病率,發現橄欖油攝入量較高的地區大腸癌發病率降低。

吃法:當沙律醬汁、或為烹調用油

7. 薑黃↓大腸癌

薑黃中的薑黃素有助抗發炎

吃法:每天1-3克薑黃粉

8.柑橘水果v消化道癌、上呼吸道癌症、胰臟癌

柑橘水果可降低罹患胃癌風險28%

吃法:每周至少3份柑橘類水果(1份為橙1個或柑1個)

9. 亞麻籽↓乳癌、前列腺癌、大腸癌

亞麻籽含豐富的纖維及有益心臓健康的脂肪

吃法:每天10克

10.番茄↓前列腺癌

番茄含豐富的茄紅素

吃法:每天吃1顆大番茄或20顆小番茄

11.大蒜↓胃癌、前列腺癌

大蒜含豐富大蒜素。一項針對 543,220 名參與者的研究發現,與那些很少食用大蒜、洋蔥、韭菜和青蔥等蔥屬蔬菜的人相比,那些食用大量蔥屬蔬菜的人患胃癌的風險更低。

吃法:每天2-5克(約1瓣)的新鮮大蒜

12.魚↓大腸癌

針對 478,040 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多吃魚會降低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而紅肉和加工肉類實際上會增加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

吃法:挑選三文魚、鯖魚這類含有豐富維他命D和 Omega-3 脂肪酸的魚與降低患癌症的風險有關。

每周做150分鐘運動 幫助長壽維持健康

黃軒醫生提醒,素食者如果想吃得健康又長壽,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在飲食方面也不應單靠素食,應該選擇低脂肪、低鹽和低熱量的食物,保持飲食均衡、適量並注意攝取不同營養,每隔半小時起身走動,才能保持健康。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曬背養生」風潮席捲內地,但醫生警告:需看個人體質,並非所有人適合。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曬背養生」因「零成本」且操作簡單吸引許多人效仿

內地出現了一股「曬背養生」風潮,這種養生方式僅需一塊平地、一張墊子及一把遮陽傘,因為幾乎零成本,故愈來愈多人跟風嘗試。

醫生提醒「曬背」並非適合所有人

然而有網友指出,曬背還需要看個人體質,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曬背,不適宜人群曬背反而會影響睡眠質量,出現曬傷以及中暑的可能。針對網友這一說法,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生張曉軒表示,中醫認為「陽氣不足則病多生」,雖然曬背養生操作簡單且「零成本」,但確實是一種「技術活」,並非適合所有人。

曬背對體內排毒有益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生王世彪指出,人體腹為陰、背為陽,人體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皆分布於背部,此經穴聯絡臟腑,是體內最大的排毒通道,因此曬太陽補陽,最佳方法即為曬背。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曬背對身體有多重益處

由於曬背時毛孔會充分張開,因而有助排出各內臟的邪氣,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緩解抑鬱以及改善體質等作用。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曬太陽還有助於人體合成維他命D,促進骨骼健康。

平和體質人群適合曬背

張曉軒醫生指出,並非所有人適合曬背。首先,適合曬背的人群普遍為「平和體質者」,諸如手腳冰涼、畏寒等虛寒體質者,以及長期處於空調環境中、活動量少、愛喝冷飲、代謝差的人群,特別是女性,更適宜曬背。

曬背後會出現口乾舌燥反應

張曉軒醫生強調,曬背後會出現口乾舌燥的表現,這屬於正常反應,只需要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即可。倘若出現煩躁或失眠等現象,則顯示身體可能存在燥熱或是水分補充不足,這時應立即暫停曬背。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濕熱體質人群不適宜曬背

若體質為濕熱型,諸如經常出現便秘、煩躁易怒、畏熱喜涼、睡眠不佳等表現的人群,曬背無異於「火上加油」,會導致體內濕熱更勝,容易出現皮膚曬傷、上火或睡眠困難等情況。此外,易上火、易皮膚過敏以及老年人、兒童及孕婦等人群不建議曬背;皮膚病患者建議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曬背的4個注意事項

醫生提醒,「曬背是一項技術活」,即便是適合曬背的人群也不能亂曬,需記住以下4個注意事項:

1. 曬背在上午10點前進行且不超過20分鐘

上午陽氣逐漸生發,是曬背的好時機,而10點後因紫外線較強,容易被曬傷,因此應趁早曬背,「趕早不趕晚」。此外,曬背時間最好控制在20分鐘內,每天「細火慢燉」式的曬背,溫升陽氣的效果更好。


2. 曬前吃飯 曬後補水

曬背會促使血液流通加快,其效果不亞於做了一場「小運動」。因此,若在空腹狀態下進行曬背,很容易導致低血糖現象,因此建議於餐後半小時再進行此活動。此外,曬背前後應適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如淡鹽水,以防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脫水。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3. 穿對衣服 曬背曬腳

由於「頭為諸陽之會」,因此若本身陽氣旺盛的人不慎出現過度曝曬的情況時,可能會因為陽氣過剩,引發頭暈或失眠等不適。因此建議穿著淺色、輕薄的寬鬆衣物,平躺於瑜伽墊或其他類似墊子上,用布料覆蓋頭部,僅露出背部接受陽光。

鑑於腳底擁有眾多穴位,因此也建議暴露於陽光下「刺激一下」。張曉軒醫生提醒,曬背時盡量避免使用防曬霜,以免影響陽氣升溫的效果。

4. 曬後別吹風受寒

曝曬後身體毛孔會張開,此時容易受風邪侵襲導致感冒。因此,在進行曬背活動時應避開風勢較大的環境,同時曝曬後也不宜立即進入冷氣房或直接吹涼風,以防風寒侵入身體感染風寒。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