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見到「否極泰來」這成語,用作形容苦到盡頭,一切會出現好轉。「否極泰來」最早見於《周易》:「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而這次想分享的故事是《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時過於期,否終則泰」的主人翁越王勾踐。
勾踐是春秋末年越國國君。當時吳越兩國相鄰,彼此攻伐。勾踐於公元前 496 年即位,兩年後因敗於吳國,被迫求和。對於勾踐來說,戰敗即要成為吳國人質,要接受萬般屈辱,想到這點,勾踐表現得自暴自棄。當時越王大夫文種及范蠡希望勾踐能夠重新振作起來,終於出言安慰。
二人表示,古代那個聖王賢主沒有遭遇挫折的時候呢?但他們都沒有放棄過,所以能夠有成就大事。大王現在雖然遭到一時的失敗,但在多災多難的時期應從容接受等待逆境過去,等逆境到了極點,順境就會來了,這便是「否極泰來」的道理了。
於是,勾踐決定到吳國當人質。被差遣當吳王夫差的馬伕,每次坐車外出時,吳王都命令由勾踐牽馬。此外,亦命令勾踐和夫人為吳國的先王守墓。縱使飽受百般羞辱,勾踐吞聲忍語,忍辱含垢地生活。
勾踐能忍受着吳王夫差給他帶來的種種恥辱,主要是他背負宏大的理想和目標,就是其復國之心,深信終會「否極泰來」。隨着吳王對勾踐的戒心日漸減退,當了人質三年後,勾踐和夫人被釋放返回越國。勾踐回國後,並沒有返回王宮居住,而是與百姓一樣,過着庶民般的生活,共同耕織。為了富國強兵,他重用范蠡、文種,暗中訓練精兵,準備攻打吳國。為了令自己不忘復國的初衷,每日晚上只睡在古時稱為「薪」的柴草,此外,在屋裡掛了一個苦膽,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痛苦和屈辱。
公元前 482 年,吳王夫差為了成為春秋霸主,因而與諸侯會盟,在黃池之地打敗晉國,史稱「黃池之會」。為了彰顯武力,夫差率精銳而出,只剩下太子友以及一些老弱殘兵留守吳國。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攻打吳國,大敗吳師。夫差聞訊後,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而慘敗,只好與越國議和。公元前473 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吳國,終被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越王勾踐所消滅。
後人以「否極泰來」形容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