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年主辦的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登場,這也是中國同中亞國家建交31年來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峰會,也是中國-中亞機制建立3年來的首次峰會,備受外界關注。
5月19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首屆中國-中亞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習近平指出,中亞處在聯通東西、貫穿南北的十字路口。中亞國家主權、安全、獨立、領土完整必須得到維護,中亞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必須得到尊重,中亞地區致力於和平、和睦、安寧的努力必須得到支持。「兄弟情誼勝過一切財富」。民族衝突、宗教紛爭、文化隔閡不是中亞的主調,團結、包容、和睦才是中亞人民的追求。任何人都無權在中亞製造不和、對立,更不應該從中謀取政治私利。
法新社19日報道稱,中國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中亞地區國家元首舉行里程碑式的峰會,「中國領導人呼籲中國和中亞國家充分釋放合作潛力」。習近平指出,我們要共同踐行全球安全倡議,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地區國家內政、策動「顏色革命」,保持對「三股勢力」零容忍,著力破解地區安全困境,攜手建設一個遠離衝突、永沐和平的共同體。
習近平在講話最後指出,中國陝西有句農諺,「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黃金」。中亞諺語也說,「付出就有回報,播種就能收穫」。中亞五國元首在峰會上先後發言。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19日就峰會成果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峰會期間,中國同中亞五國達成了包括《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宣言》《中國-中亞峰會成果清單》等在內的7份雙多邊文件,簽署了100余份各領域合作協議,成果之豐、內容之實、影響之大前所未有。
分析認為,「西安宣言」是中國-中亞合作的宏偉藍圖,涉及政治、安全、貿易、基礎設施等多個方面。
值得留意的是,本次峰會宣布中國-中亞元首會晤機制正式成立。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王曉泉分析認為,中國-中亞元首會晤機制將成為重要的地區性多邊機制。中國與東盟有類似機制,而中亞國家與俄羅斯、印度等國也有相似機制。中國與中亞國家機制突出的是如何加強中國和中亞國家的合作,解決共同面臨的地區性問題,從而實現中國與中亞國家平等互信、相互支持、共同發展。
雖然中國外交部早已指出,無意與其他機制競爭,正在日本廣島舉行的G7峰會,在時間上與中國-中亞峰會的「重合」仍然引發輿論關注。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18日發文稱,中國-中亞峰會恰逢本週在日本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直接挑戰西方的主導地位。報道稱,中國和中亞長期以來一直是國際舞台上的重要合作夥伴。中國-中亞峰會議程上有許多問題,主要目的是確保中國與中亞鄰國之間建立更大的政治和經濟夥伴關係。
事實上,透過兩場峰會的議程,可以看到,西方國家峰會的議程是是戰爭和制裁,主要討論如何維持其對世界秩序的主導權和全球經濟的壟斷權,而中國-中亞峰會的議程是各國的經濟發展,尋求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對比相當明顯,亦顯示了中國外交的高水平。
此外,針對有外媒連日借中國-中亞峰會炒作挑撥「中俄在中亞爭奪影響力」,俄羅斯《公報》19日引述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教授列克久季娜的話說,對於中亞國家來說,與中國建立關係並不意味著排除與俄羅斯的合作,莫斯科和北京在該地區不是競爭對手,而是合作夥伴。
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專家卡贊採夫表示,從政治上來說,俄羅斯和中國在中亞沒有競爭,只有共同利益。西方意識到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的增長,無法為中亞國家提供一個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俄《消息報》18日稱,西方國家不僅試圖妖魔化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合作,還編造中國試圖取代俄羅斯在該地區影響力的謊言,這實際上是在離間中俄關係。實際上,長期以來,中俄兩國在中亞發揮了互補作用。中俄雙方在雙邊和多邊平台上積極交換意見,確保雙方能夠利用各自優勢,實現中亞地區協調發展。俄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專家馬雷捨娃稱,西方國家聲稱中國將俄羅斯「趕出」中亞,這種宣傳是陳詞濫調,與現實嚴重不符。
就在昨天(1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宣布,應國務院總理李強邀請,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米舒斯京將於5月23日至24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