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女子食「涼拌木耳」休克險死 專家揭:浸超過1時間惹禍

樂活道

女子食「涼拌木耳」休克險死 專家揭:浸超過1時間惹禍
樂活道

樂活道

女子食「涼拌木耳」休克險死 專家揭:浸超過1時間惹禍

2023年06月01日 07:00

木耳若浸泡太久,吃後可能中毒喪命?

杭州一名57歲婦人早前進食涼拌木耳後,先出現嘔吐、腹部等食物中毒症狀,其後更一度陷入休克狀態險死。有專家指,如果木耳浸泡超過1個時間,可能會滋生細菌或產生毒素,導致食物中毒,嚴重可致命。

更多相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綜合內媒報道,該名婦人早前用水浸泡黑木耳後,放在雪櫃內冷藏保存,兩日後才取出木耳涼拌食用。惟進食1小時後,她出現噁心、嘔吐、腹部劇烈脹痛等症狀,入院求醫後情況稍有紓緩。

同日晚上,她卻突然情況惡化,開始上吐下瀉及發高燒,翌日早上因精神恍惚被家人送院。到達醫院後,她四肢發冷,一度休克。醫生表示她身體發炎指數仍持續飆高,且出現心肌受損、凝血功能異常,肝腎功能惡化等情況,甚至要洗腎,幸而經搶救後救回一命。

對此,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深切治療部主任方堃醫生表示,該婦人因進食木耳導致中毒。當木耳經過長時間浸泡,可能會滋生名為「毒伯克霍爾德氏菌」的細菌。此細菌會產生「米酵菌酸」,只需進食1至1.5毫克就有致命風險。米酵菌酸毒素耐高溫,即使用高溫烹飪也無法去除。

選購及食用木耳6大貼士 浸超過1個時間恐中毒致命

本港食安中心亦曾提醒市民,黑木耳這類菇菌類若放於室溫長時間浸泡,就有機會滋生細菌並釋出有毒的米酵菌酸,吃了可致食物中毒。米酵菌酸不單耐熱,而且沖洗不走。米酵菌酸中毒可能會出現肚痛同嘔吐等病徵,若情況嚴重可致肝功能異常及死亡。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食安中心指,處理木耳等食用菇菌時,應特別留意浸泡過程,選購及浸泡木耳建議如下:

食安中心教選購及食用木耳6大安全貼士:

1.向可靠店鋪購買食用菇菌,不要自行採食野生菇類

2.選購菇菌時,勿挑選沾有栽培物料或有變壞跡象的食物,例如帶有色斑點、發出異味、帶有黏液等

3.浸泡和烹調木耳等食用菇菌前,要先徹底清洗表面,再放在乾淨容器內用水浸泡,每次不應浸太多或太久;如果在室溫下浸泡,時間不應超過2小時,否則應放入雪櫃進行浸泡

4.浸泡後如果發現菇菌有異樣、產生黏液或者有異味就要棄掉

5.處理食物的範圍、設備、工具和接觸食物的表面必須經常保持清潔

6.浸泡後菇菌要盡快烹煮,菇菌類要徹底煮熟才可進食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正確保存隔夜菜6大方法

隔夜菜不可放雪櫃超過3日?剛烹調的食物吃不完,要放涼才好放進雪櫃?台灣營養師張瑄筠曾發文教正確保存隔夜菜6大方法: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1:用餐前裝入飯盒

應該在用餐前就將飯菜裝入飯盒,如果餐後才把剩菜裝起,就可能把沾到口水的菜肴裝入,增加細菌滋生的風險。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2:1小時內放入雪櫃冷藏

夏天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如果食物在1小時內未吃完,就應該放入雪櫃冷藏,而剛剛烹調過的食物只要降溫至不燙手亦可以放入雪櫃。

細菌的滋生速度與溫度和時間有關,而7℃至60℃則最適合細菌快速繁殖,因此盡快令食物降溫至7℃以下,就能抑制細菌生長。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3:保存時間不超過3日

烹調過的食物最多只能冷藏1至2日,不應存放超過3日。因為雪櫃只能抑制細菌生長,無法消滅細菌。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4:用不鏽鋼或玻璃飯盒

保存食物的飯盒也要保持衛生,建議使用不鏽鋼或玻璃質地的飯盒。如果使用塑膠飯盒,一旦出現刮痕就可能暗藏細菌,污染食物。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5:不應存放海鮮

海鮮類食物,尤其是富含組織胺的魚類例如吞拿魚、鯖魚、鰹魚等,如果隔日進食可能會導致食物敏感,所以不宜放至隔日進食。

正確保存隔夜菜方法6:翻熱溫度應高於70℃

翻熱隔夜飯菜時,溫度必須達到70℃以上,才可消滅大部分病菌。如果使用微波爐則可分段加熱,中途翻攪食物令受熱程度均勻。無論使用任何方法,都不應反覆加熱食物。

不應將隔夜食物放在鍋中保溫,因為保溫狀態下溫度一般低於60℃,有如培養細菌,容易污染食物。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預防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潛伏期/治理方法/預防方法

食安中心指,因為沒有經過熱處理或熱處理不足、未能消滅當中可致病的微生物,生冷食物亦有會感染寄生蟲,一些寄生蟲可引致輕度至中度的腸胃症狀,嚴重的話更會引發食物中毒風險。

根據衛生署資料,食物中毒的傳播途徑及潛伏期,治理及預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如下:

食物中毒傳播途徑

食物中毒是由於食用含有致病媒介或受致病媒介污染的食物而引致的。

食物中毒潜伏期

潛伏期由數小時至數日不等,视乎致病媒介而定。

食物中毒治理方法

如出現食物中毒的病徵,須立即求診,並應補充水分。患病的食物處理人員應暂停工作,直至復原。

预防食物中毒方法

實踐食物安全可预防食物中毒。「食物安全五要點」是五個簡單而有效的要點,讓大家遵從,藉以預防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1.精明選擇(選擇安全的原材料)

2.保持清潔(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

3.生熟分開(分開生熟食物)

4.煮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

5.安全溫度(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温度)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同場加映】食物中毒症狀

嘔吐

腹瀉

腹痛

發燒

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例如:

脫水

敗血病

但這些情況十分罕見。

「曬背養生」風潮席捲內地,但醫生警告:需看個人體質,並非所有人適合。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曬背養生」因「零成本」且操作簡單吸引許多人效仿

內地出現了一股「曬背養生」風潮,這種養生方式僅需一塊平地、一張墊子及一把遮陽傘,因為幾乎零成本,故愈來愈多人跟風嘗試。

醫生提醒「曬背」並非適合所有人

然而有網友指出,曬背還需要看個人體質,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曬背,不適宜人群曬背反而會影響睡眠質量,出現曬傷以及中暑的可能。針對網友這一說法,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生張曉軒表示,中醫認為「陽氣不足則病多生」,雖然曬背養生操作簡單且「零成本」,但確實是一種「技術活」,並非適合所有人。

曬背對體內排毒有益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生王世彪指出,人體腹為陰、背為陽,人體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皆分布於背部,此經穴聯絡臟腑,是體內最大的排毒通道,因此曬太陽補陽,最佳方法即為曬背。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曬背對身體有多重益處

由於曬背時毛孔會充分張開,因而有助排出各內臟的邪氣,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緩解抑鬱以及改善體質等作用。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曬太陽還有助於人體合成維他命D,促進骨骼健康。

平和體質人群適合曬背

張曉軒醫生指出,並非所有人適合曬背。首先,適合曬背的人群普遍為「平和體質者」,諸如手腳冰涼、畏寒等虛寒體質者,以及長期處於空調環境中、活動量少、愛喝冷飲、代謝差的人群,特別是女性,更適宜曬背。

曬背後會出現口乾舌燥反應

張曉軒醫生強調,曬背後會出現口乾舌燥的表現,這屬於正常反應,只需要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即可。倘若出現煩躁或失眠等現象,則顯示身體可能存在燥熱或是水分補充不足,這時應立即暫停曬背。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濕熱體質人群不適宜曬背

若體質為濕熱型,諸如經常出現便秘、煩躁易怒、畏熱喜涼、睡眠不佳等表現的人群,曬背無異於「火上加油」,會導致體內濕熱更勝,容易出現皮膚曬傷、上火或睡眠困難等情況。此外,易上火、易皮膚過敏以及老年人、兒童及孕婦等人群不建議曬背;皮膚病患者建議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曬背的4個注意事項

醫生提醒,「曬背是一項技術活」,即便是適合曬背的人群也不能亂曬,需記住以下4個注意事項:

1. 曬背在上午10點前進行且不超過20分鐘

上午陽氣逐漸生發,是曬背的好時機,而10點後因紫外線較強,容易被曬傷,因此應趁早曬背,「趕早不趕晚」。此外,曬背時間最好控制在20分鐘內,每天「細火慢燉」式的曬背,溫升陽氣的效果更好。


2. 曬前吃飯 曬後補水

曬背會促使血液流通加快,其效果不亞於做了一場「小運動」。因此,若在空腹狀態下進行曬背,很容易導致低血糖現象,因此建議於餐後半小時再進行此活動。此外,曬背前後應適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如淡鹽水,以防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脫水。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3. 穿對衣服 曬背曬腳

由於「頭為諸陽之會」,因此若本身陽氣旺盛的人不慎出現過度曝曬的情況時,可能會因為陽氣過剩,引發頭暈或失眠等不適。因此建議穿著淺色、輕薄的寬鬆衣物,平躺於瑜伽墊或其他類似墊子上,用布料覆蓋頭部,僅露出背部接受陽光。

鑑於腳底擁有眾多穴位,因此也建議暴露於陽光下「刺激一下」。張曉軒醫生提醒,曬背時盡量避免使用防曬霜,以免影響陽氣升溫的效果。

4. 曬後別吹風受寒

曝曬後身體毛孔會張開,此時容易受風邪侵襲導致感冒。因此,在進行曬背活動時應避開風勢較大的環境,同時曝曬後也不宜立即進入冷氣房或直接吹涼風,以防風寒侵入身體感染風寒。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