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文指facebook內「假冒名人」投資騙局泛濫,已瀕失控,受騙的水魚越來越多,名人被牽連無辜辜上了身,十分慘情,但平台營運商似乎冇晒計,而情況正蔓延至名牌貨網購陷阱,出現惡化趨勢。看英媒報道,原來在英國的fb和 Ig騙局同樣如「海嘯」般爆增,政界和銀行界紛紛促當局出手遏止。據知香港立法會議員也準備要求當局正視,盡快做嘢。
fb 和Ig等社媒平台上的詐騙狂潮在英國如海嘯般爆發,大量受害者受騙,損失慘重。
英國《衛報》昨天發表一篇調查報道,指Meta旗下的社媒包括facebook等,近期出現大量詐騙賬戶,其猖獗猶如爆發海嘯,據英國銀行界估計,每7分鐘就有人中招,人數成千上萬,預料今年這類騙局涉及的金額,高達2億5千萬鎊(約20億港元)。
該報找到其中一個苦主,她說墮入了facebook 內一個老千局,投資於「買賣加密貨幣項目」,全部積儲7萬多鎊化為烏有,平台營運商當然不會承擔責任,苦果只能自己啃下,真是欲哭無淚。另外,不少人也被fb和 Ig內的詐騙網購賬戶或廣告呃錢,付了貨款後,如石沉大海,騙徒轉眼無影無踪。
除了社媒,通訊平台如 whatsapp則出現不少「阿媽救我」的虛假訊息,扮家人訛稱有事,向長家索款相救,不少人糊裏糊塗被騙破財,其中一個老人家給了騙徒2千鎊,為經營小生意的兒子解財困,其後始知做了水魚。
該報聯絡過多位受害人,他們都說,向fb和 Ig舉報十分困難,許多時更受到「冇厘頭」的自動回覆,或者根本不被理睬,完全陷於無助。
社媒騙局泛濫已受到英國政界關注,反對黨影子內閣的文化及傳媒大臣鮑威爾就厲言,社媒老闆長期對這情況撒手不理,政府應該將社媒內的詐騙罪行歸入網絡安全法案,從嚴打擊,才可保障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如今是政府不再向既得利益者低頭,為受害人挺身而出的時候。」
英國銀行界對社媒巨企消極對待越來越猖獗的騙局,感到強烈不滿,私人銀行 Starling Bank就直斥Meta沒有解決問題,找數責任只落在銀行身上,社媒巨企大賺廣告費,卻未對這些犯罪活動造成的損失負責,也沒有受到法律規管。該銀行早前已決定撤回在Meta旗下社媒的廣告。
政圈朋友看到我的文章和《衛報》報道後,說香港社媒平台上的騙局,不只是假冒財經名人釣水魚的投資騙局,近期還出現不少聲稱可以用市價一至兩折出售名牌用品的fan page,咁大隻蛤乸隨街跳,明顯可能是詐騙,或有其他不法成份。
香港的facebook 出現大批假冒名人的賬戶,設下投資騙局,不少人中招。有立會議員準備出手促當局正視。
一位立法會議員同我講,這種社媒平台的詐騙狂潮已在其他國家爆發,政府應加以正視,他也準備在短期內向當局提出質詢,促予以嚴厲打擊。
政府出手要有武器,可以參考英國有關網絡安全的立法,把網上和社媒的詐騙內容納入法律規管的範圍,才可有效遏制。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梵蒂岡今日開始舉行秘密會議,選舉新教宗,可能要進行數天,目前大熱門是教廷國務卿帕羅林,次熱是菲律賓樞機塔格萊,前者對中梵建交態度正面,若順利勝出,雙方關係可望突破。不過教廷內外都有人大唱反調,設法破壞這好事,英國「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就在英媒撰文,敦促新教宗當選後,須立即會見樞機陳日君,聽他的忠告修正對華關係。
陳日君在出席教宗方濟各喪禮期間,仍爭取在內部發言,圖影響教廷對華决策。「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撰文,促新教宗當選後即會見陳日君,顯然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壓。
大家都知,陳日君一直強烈反對中梵任命主教的協議,甚至斥之為「對天主教的背叛」,羅傑斯顯然想借助陳樞機的地位,影響教廷決策。朋友指,羅傑斯幾年前已與黎智英、陳日君組成反對中梵友好的「鐵三角」,在台前幕後埋堆搞破壞,雖然黎已入獄,兩人仍不會罷休,欲趁新教宗選舉興波作浪。
羅傑斯是亂港組織「香港監察」的創辦人,曾任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早就極度敵視中國,並公然支持藏獨、疆獨和香港「抗爭」,所以自2017年起,一直被香港當局拒入境。他的名字多次於黎智案審訊中出現,案情顯示,他長期在黎和英國「鷹派」政客之間搭綫,也安排他們與陳日君、李柱銘等接觸,結合成一個反中亂港網絡。
他曾以「香港監察」名義出過幾份有關香港宗教狀況的「調查報告」,指宗教人士受到壓迫,因與陳日君同聲同氣,彼此一直保持密切關係。正因為這淵源,他在新教宗進行選舉之際,高調發文抬陳日君到台前,明顯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加壓力。
他在英刊物《Spectator》撰文說,獲選的新教宗有3件事須急做:1是會見勇敢的陳日君樞機,聽他的忠告,修正與中國的關係;2是祈求釋放屬天主教徒的「政治犯」黎智英;3是會見黎的兒子黎崇恩,以向世界發出有力的訊息。
這「鷹派」政客這時候放此訊息,明顯不單是他個人意見,背後還有一批「同道中人」,除了部分國會議員,還有末代港督彭定康。他與現時身處梵蒂岡的陳日君,也必然有默契,他在外面搖旗吶喊,幫陳樞機造勢,向新教宗施壓。
陳日君反對中梵友好,非自今日始,他早在多年前已是「強硬反對派」,對今次新教宗大熱人選、教廷國務卿帕羅林,一直充滿敵意。
朋友翻查資料,陳日君於7年前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發言已十分火辣,直斥教廷與北京的任何協議,都是「對天主教的背叛」,乃「徹底投降」,並指帕羅林缺乏信仰,應該辭職,更不點名說「有人將羊送到狼的嘴裏」。其後他在另一次對談中,說「地下主教」才是「正權主教」,對中梵達成主教任命協議感到痛心。
陳日君於2020年5月上黎智英的直播節目,透露自己曾遠赴羅馬,爭取與教宗商討繼任人安排,希望對方不要受政治因素影響,並將一封親筆信交給教宗秘書,但等了4天仍沒回音,惟有無奈返港。當時黎智英對他所為大表欽佩。
由此可見,陳日君一直都想運用其地位,影響教廷決策,到最近教宗方濟各去世,他雖年過90,親赴教廷爭取發言,並繼續留在梵蒂岡。不過教廷已對他邊緣化,若他的「對頭人」帕羅林當選新教宗,更會當他冇到,單獨見他的機會極微。
話說回頭,陳日君與黎智英不單止對中梵建交同聲同氣,且獲對方長期「泵水」。據密件披露,黎智英給他的捐款達2千萬,教區對這秘密賬一無所知。到此事曝光後,他才承認這筆錢是用來資助內地「地下教會」。
這段秘聞顯示,陳日君與黎智英早就暗中串連,並大灑金錢支持內地「地下教會」,同時阻撓中梵就內地主教任命達成協議。而在他們背後,一直有西方政治勢力撐腰,代表人物之一正是羅傑斯,他們構成了一個「鐵三角」,在台前幕後破壞中梵建交。
由羅傑斯促新教宗會見陳日君,可見這「鐵三角」仍在運作。不過主張中梵友好的羅帕林,當選贏面較大,而已故教宗對此亦態度正面,陳日君即使不肯罷休,繼續裏應外合搞嘢,也影響不了大局。
新教宗大熱人選帕羅林,主張對華友好,是陳日君的「對頭人」。陳樞機曾屢次尖鋭抨擊他,更叫他應辭職。如他當選,會見陳日君的機會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