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電動車領先世界 美媒分析成功秘訣

博客文章

中國電動車領先世界 美媒分析成功秘訣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中國電動車領先世界 美媒分析成功秘訣

2023年07月20日 14:27 最後更新:20:48

在短短幾年內,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動車市場的主宰者。7月3日中國電動車的生產突破2000萬輛。而由生產1000萬輛至第2000萬輛,中國只用了17個月的時間。「產量越來越多,用時越來越短」,內媒評論稱這背後是政策和市場雙重支撐,也是技術和體系共同「加持」。

7月3日中國電動車生產突破2000萬輛。網上圖片

7月3日中國電動車生產突破2000萬輛。網上圖片

彭博社網站17日刊發題為《中國如何在電動汽車領域擊敗所有人成為世界領先者》的報道,分析中國成功的秘訣。

報道首先列舉各項數據,指出中國的成功令人驚嘆。去年,電動汽車佔中國乘用車總銷量的四分之一,這遠超美國和歐洲的佔比。而且中國的步伐還在加快。匯豐銀行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電動汽車普及率將達到90%。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567萬輛,超過全球總交付量的一半。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中國今年將佔全球1410萬輛電動乘用車銷量的60%左右。

不僅購車者多,匯豐銀行分析師在最近一份報告中寫道,製造方面也是一片繁榮——在全球銷售的所有電動汽車中,中國品牌約佔一半。

報道指出充足的基礎設施顯然有助於人們選擇電動汽車。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充電網絡,僅2022年一年就新增了64.9萬個公共充電樁,佔全球所有新增充電樁的70%以上。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在種種進展的鼓舞下,電動汽車製造商紛紛在中國推出新車型。今年,在各家公司努力超越競爭對手之際,市場上爆發了價格戰。分析人士預計,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將出現一些整合。

報道分析總結出中國在培育電動汽車行業的幾大策略。

消費者補貼:中國有一項實施了超過10年的為電動汽車購買者提供最多可達6萬元的補貼政策。盡管國家補貼於2022年終止,但一些地方政府仍在繼續發放補貼。

減稅:在2025年前,購買30萬元以下新能源汽車無需繳納稅率為10%的車輛購置稅;2026年至2027年,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同時每輛汽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據估計,這項自2014年開始實施的措施到2027年底的減稅金額將達到8350億元。在美國,去年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包含針對購買電動汽車和清潔製造的2700億美元稅收優惠措施以及針對清潔能源項目的近120億美元貸款。

製造商補貼:政府對電動汽車製造商的直接支持幫助許多企業運轉起來。盡管出現了企業數量過多的情況,但相關努力已培育出比亞迪等成功企業。比亞迪已成為中國最暢銷的汽車品牌,它結束了大眾汽車公司在中國長達數十年的統治。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基礎設施:政府補貼的充電站隨處可見,這降低了司機的成本、緩解了續航焦慮。歸功於與製造商達成的協議,充電標准是統一的,因此每個人都使用同樣的插頭。截至5月底,中國擁有636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超過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

油車障礙:購買和擁有燃油車的吸引力越來越小。各城市通過新車牌搖號(北京)和拍賣(上海)等措施來限制上路汽車數量,以治理擁堵。與此同時,電動汽車司機則可以較為輕松地獲得綠色車牌,展示他們的環保行為。城市街道上,綠色車牌越來越顯眼。

生產規定:中國於2017年開始對汽車行業實行雙積分制,對生產清潔能源汽車獎勵正積分,生產高油耗汽車則會產生負積分。積分為負的生產商的汽車可能會被逐出市場。為免受懲罰,製造商可以從有正積分的競爭對手——比如特斯拉或比亞迪——那裡購買積分。

政府採購:一些地方政府將公共交通和出租車改為電動汽車,並鼓勵地方機構採購電動汽車。結果是,也生產巴士的比亞迪公司和廣汽集團等電動汽車製造商獲得了穩定的業務。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朗普當地時間星期一(4月7日)威脅,假如中國不收回對美國的反制關稅,美國將在4月9日起對中國貨品加徵額外50%關稅,若加上即將實施的34%「對等關稅」,對華加徵的關稅將累計達104%。

商務部強硬回應美方威脅,指中方注意到華府威脅進一步對華加徵50%關稅,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如果美方升級關稅措施落地,中方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商務部指,美方對華加徵謂「對等關稅」毫無根據,是典型單邊霸凌做法,中方已採取的反制措施是為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完全是正當之舉。美方威脅升級對華關稅,是錯上加錯,再次暴露了美方的訛詐本質,中方對此絕不接受。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消息人士稱,鑑於近期美方霸凌行徑,中方正考慮大幅加徵美大豆、高粱等農產品關稅。

消息人士稱,鑑於近期美方霸凌行徑,中方正考慮大幅加徵美大豆、高粱等農產品關稅。

官媒新華網副總編輯劉洪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星期二(8日)引述消息稱,中方已經準備至少6大招應對:

1) 大幅加徵美大豆、高粱等農產品關稅
消息人士稱,鑑於近期美方霸凌行徑,中方正考慮大幅加徵美大豆、高粱等農產品關稅;

2) 禁止美禽肉輸華
消息人士指出,鑑於美國頻繁爆發禽流感,相關方面強烈建議中方,禁止進口美國禽肉,確保中國人民食品安全;

中國政府正考慮停止與美方的芬太尼合作,因美方根本無視中方出於人道主義的幫助。

中國政府正考慮停止與美方的芬太尼合作,因美方根本無視中方出於人道主義的幫助。

3)暫停中美芬太尼合作。
據透露,由於美方再次加徵50%關稅,中國政府正考慮停止與美方的芬太尼合作,因美方根本無視中方出於人道主義的幫助,不但不理解中方誠意和善意,還各種抹黑、甩鍋、推責,已嚴重損害中美芬太尼合作的基礎;

4) 服貿領域反制措施
消息人士透露,這包括限制美公司參與採購、限制進行法律諮詢等業務合作。美國對華服務貿易長期順差,美國政府所謂「對等關稅」,無疑給美國當下擁有巨額順差的服務業出口帶來嚴重危機;

鑑於美方威脅升級對華關稅,相關部門正研究減少、甚至禁止進口美國電影。

鑑於美方威脅升級對華關稅,相關部門正研究減少、甚至禁止進口美國電影。

5) 禁止進口美國電影
據相關專家透露,鑑於美方威脅升級對華關稅,相關部門正研究減少、甚至禁止進口美國電影;

6)調查美企在華知識產權獲益情況
消息人士透露,鑑於美相關企業在華獲得巨大壟斷利益,有關部門研究對上述情況進行調查。

文章稱,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施壓和威脅,從來不是與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牛彈琴」指,這是一場偉大的博弈,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如果這就是中國發展過程中必然要面臨的劫,那我們就必須勇敢面對,最重要是「要淡定,要清醒,更要自信」,指中方沒有關上談判大門,但也不會心存僥倖,而是做好了應對衝擊的各種準備。文章最後指,「這個世界,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關稅戰帶給美國的風暴,才剛開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