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英激進港生組織在大學招「手足」 港家長須防子女「中毒」

博客文章

英激進港生組織在大學招「手足」 港家長須防子女「中毒」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英激進港生組織在大學招「手足」 港家長須防子女「中毒」

2023年09月05日 19:57 最後更新:21:18

9月是留學生開學季節,赴英升大的港生開始在校園獨立生活,一些家長沒去「陪讀」,難免日掛夜掛。移英朋友同我講,一些「黃絲」學生組織開學後在大學內蠢蠢欲動,正發動涉違《香港國安法》的活動,家長必須加倍留意,以免子女「中激進毒」,盲樁樁誤墮法網。

英國的「黃絲」港生組織在多間大學發動香港留學生參加行動,張貼促英政府制裁港府官員的海報。

英國的「黃絲」港生組織在多間大學發動香港留學生參加行動,張貼促英政府制裁港府官員的海報。

近年大批「黃友」移英,除了思想傾黃,不少更是曾參加過違法活動的激進分子,他們以不同名目在英成立「港人組織」,定時定候高舉「時代革命」和港獨旗幟遊行示威,雖然人數已不如前,但因背後有一批英國「鷹派」反中政客支持,其影響亦不可輕視。

特別要關注的,是當中有一些「黄絲」學生組織不停在校園活動,吸納留英的香港同學加入。朋友同我講,近日一個名為「港人團結起來」(Hong Konger United)的港生團體,在多間大學游走,鼓動同學參與張貼聯署海報的行動,促請英國政府制裁「侵犯港人人權」的香港官員。

這個學生組織的頭頭,在接受黃媒訪問時說,至今已有9間大學的近40個同學加入行動,包括劍橋、牛津等名校。他坦言曾與內地留學生有過衝突,海報受到破壞,往後亦可能再發生,但他們的行動仍會繼續。

目前看來,參加行動的香港學生不算多,該組織一名成員也承認,同學反應未見踴躍。不過移英朋友認為,「激進病毒」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散播,剛升大學的學生,免疫力特別弱,當遇到這類思想感染,「中毒」的機會不低,很容易在留學生中擴散。

更須注意的是,在校園之外,居英港人社區有個激進的大環境,不同組織正與當地「鷹派」政客串連,持續搞風搞兩,例如近月就發動聯署,敦促英政府以更強手腕向港府施壓,救援被囚的「政治犯」,特別是黎智英。他們聲稱已有2萬人簽名,希望明年初能達到10萬人,到時就可促使國會就這議題舉行辯論。由此可見,這類行動將沒完沒了,亦會滲透進留學港生的圈子。

朋友說,家長要警惕子女參與這類行動的法律風險,任何推動外國政府制裁內地與香港官員的行為,都可能違反《香港國安法》,同學應避之則吉,以免踩到法律地雷。

至於涉及刑事破壞的行動,在英國也百分百屬違法,留學港生更加要「有咁遠,離咁遠」,如果跟錯隊去打砸燒,分分鐘要在異鄉嗜鐵窗滋味。

最近有人趁深夜在香港駐倫敦經貿辦噴漆,又破壞特區區徽,手法與當年黑暴無異,極可能是同一班人所為,他們會否故技重施,在當地招攬香港留學生做「手足」爛頭卒,很值得港府和家長高度關注。

激進港人組織近日在倫敦集會,藉紀念「831太子站事件」,宣揚港獨和「時代革命」。大學校園是他們主要滲透目標之一,藉行動招募「手足」。

激進港人組織近日在倫敦集會,藉紀念「831太子站事件」,宣揚港獨和「時代革命」。大學校園是他們主要滲透目標之一,藉行動招募「手足」。

香港學校經過當年黑暴的慘痛教訓,防禦「激進病毒」的抗疫力已大大加強,但英國學校是另一種環境,可說防不勝防,在港家長惟有對子女的言行多加留意,預早為他們打定「思想」防疫針。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政府

梵蒂岡今日開始舉行秘密會議,選舉新教宗,可能要進行數天,目前大熱門是教廷國務卿帕羅林,次熱是菲律賓樞機塔格萊,前者對中梵建交態度正面,若順利勝出,雙方關係可望突破。不過教廷內外都有人大唱反調,設法破壞這好事,英國「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就在英媒撰文,敦促新教宗當選後,須立即會見樞機陳日君,聽他的忠告修正對華關係。

陳日君在出席教宗方濟各喪禮期間,仍爭取在內部發言,圖影響教廷對華决策。「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撰文,促新教宗當選後即會見陳日君,顯然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壓。

陳日君在出席教宗方濟各喪禮期間,仍爭取在內部發言,圖影響教廷對華决策。「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撰文,促新教宗當選後即會見陳日君,顯然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壓。

大家都知,陳日君一直強烈反對中梵任命主教的協議,甚至斥之為「對天主教的背叛」,羅傑斯顯然想借助陳樞機的地位,影響教廷決策。朋友指,羅傑斯幾年前已與黎智英、陳日君組成反對中梵友好的「鐵三角」,在台前幕後埋堆搞破壞,雖然黎已入獄,兩人仍不會罷休,欲趁新教宗選舉興波作浪。

羅傑斯是亂港組織「香港監察」的創辦人,曾任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早就極度敵視中國,並公然支持藏獨、疆獨和香港「抗爭」,所以自2017年起,一直被香港當局拒入境。他的名字多次於黎智案審訊中出現,案情顯示,他長期在黎和英國「鷹派」政客之間搭綫,也安排他們與陳日君、李柱銘等接觸,結合成一個反中亂港網絡。

他曾以「香港監察」名義出過幾份有關香港宗教狀況的「調查報告」,指宗教人士受到壓迫,因與陳日君同聲同氣,彼此一直保持密切關係。正因為這淵源,他在新教宗進行選舉之際,高調發文抬陳日君到台前,明顯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加壓力。

他在英刊物《Spectator》撰文說,獲選的新教宗有3件事須急做:1是會見勇敢的陳日君樞機,聽他的忠告,修正與中國的關係;2是祈求釋放屬天主教徒的「政治犯」黎智英;3是會見黎的兒子黎崇恩,以向世界發出有力的訊息。

這「鷹派」政客這時候放此訊息,明顯不單是他個人意見,背後還有一批「同道中人」,除了部分國會議員,還有末代港督彭定康。他與現時身處梵蒂岡的陳日君,也必然有默契,他在外面搖旗吶喊,幫陳樞機造勢,向新教宗施壓。

陳日君反對中梵友好,非自今日始,他早在多年前已是「強硬反對派」,對今次新教宗大熱人選、教廷國務卿帕羅林,一直充滿敵意。

朋友翻查資料,陳日君於7年前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發言已十分火辣,直斥教廷與北京的任何協議,都是「對天主教的背叛」,乃「徹底投降」,並指帕羅林缺乏信仰,應該辭職,更不點名說「有人將羊送到狼的嘴裏」。其後他在另一次對談中,說「地下主教」才是「正權主教」,對中梵達成主教任命協議感到痛心。

陳日君於2020年5月上黎智英的直播節目,透露自己曾遠赴羅馬,爭取與教宗商討繼任人安排,希望對方不要受政治因素影響,並將一封親筆信交給教宗秘書,但等了4天仍沒回音,惟有無奈返港。當時黎智英對他所為大表欽佩。

由此可見,陳日君一直都想運用其地位,影響教廷決策,到最近教宗方濟各去世,他雖年過90,親赴教廷爭取發言,並繼續留在梵蒂岡。不過教廷已對他邊緣化,若他的「對頭人」帕羅林當選新教宗,更會當他冇到,單獨見他的機會極微。

話說回頭,陳日君與黎智英不單止對中梵建交同聲同氣,且獲對方長期「泵水」。據密件披露,黎智英給他的捐款達2千萬,教區對這秘密賬一無所知。到此事曝光後,他才承認這筆錢是用來資助內地「地下教會」。

這段秘聞顯示,陳日君與黎智英早就暗中串連,並大灑金錢支持內地「地下教會」,同時阻撓中梵就內地主教任命達成協議。而在他們背後,一直有西方政治勢力撐腰,代表人物之一正是羅傑斯,他們構成了一個「鐵三角」,在台前幕後破壞中梵建交。

由羅傑斯促新教宗會見陳日君,可見這「鐵三角」仍在運作。不過主張中梵友好的羅帕林,當選贏面較大,而已故教宗對此亦態度正面,陳日君即使不肯罷休,繼續裏應外合興搞嘢,也影響不了大局。

新教宗大熱人選帕羅林,主張對華友好,是陳日君的「對頭人」。陳樞機曾屢次尖鋭抨擊他,更叫他應辭職。如他當選,會見陳日君的機會甚微。

新教宗大熱人選帕羅林,主張對華友好,是陳日君的「對頭人」。陳樞機曾屢次尖鋭抨擊他,更叫他應辭職。如他當選,會見陳日君的機會甚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