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次不快經歷顯「夜經濟」難處 內地勞工即日往返十萬火急

博客文章

一次不快經歷顯「夜經濟」難處 內地勞工即日往返十萬火急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次不快經歷顯「夜經濟」難處 內地勞工即日往返十萬火急

2023年09月06日 20:00 最後更新:20:12

特首李家超講得出做得到,一聲號令全速搞「夜經濟」,政府團隊立即全面動起來,並動員商民各界聯手,下周四將開鑼啟動「香港夜繽紛」連串活動,效率之高,意志之強,值得讚許。不過業界朋友同我講,「夜經濟」要發揮最大提振效力,必須長期持續,並擴及各個消費休閑行業,而目前最大難處是人手不足,所以引入內地勞工,即日往返兩地,乃當務之急,希望能在短期內實現。我自己最近一次不快經歷,說明朋友所言甚是。

香港一些大型商場的店鋪,因人手不足,晚上9時後就陸續收鋪,食肆也限時限刻,要它們延長營業谷「夜經濟」,有一定難度。

香港一些大型商場的店鋪,因人手不足,晚上9時後就陸續收鋪,食肆也限時限刻,要它們延長營業谷「夜經濟」,有一定難度。

我早前一個周末,特意在晚上約8時45分,到銅鑼灣一個大型商埸看看店鋪營業情況。我先去商場內一家新加坡菜餐廳吃晚飯,在門囗問有冇座位,接待的經理一臉不悅,擺明不大想做我們生意,然後冷冷地說,9時前就要落last order啦 ,餐廳9時半即收鋪,似乎想客人另覓地方吃飯。結果我們仍坐下點菜,不用半小時匆匆食完,夥計隨即快快手收拾,步出店鋪回頭一看,閘已迅速落下。

我同飲食界朋友談起此次遭遇,他說餐廳限時限刻收鋪,近年已成常態,也情有可原,皆因飲食業人手實在有限,許多時同一批員工一更直落,如延長營業時間,實在應付不來,顧客不高興也沒辦法。

我之後在商場逛了一圈,目測有九成店鋪已經落閘,那時約是9時45分,遊人不算少,但因冇地方光顧,也都陸續散去。零售業朋友說,這現象相當普遍,問題同樣是夥計不夠。店鋪早收,與食肆客少,互為因果,令商場在9時許便變得冷靜,如要延長營業時間,不同商戶都有困難,不易解決。

業界朋友說,營運商埸的財團紛紛配合政府推動「夜經濟」,準備在夜間搞表演等活動,對延長商場熱鬧氣氛,會有一定作用,相信個別商戶也願意捱義氣遲些收鋪。不過對許多店鋪和食肆而言,如不能解決人手問題,要長期硬頂,的確有難度。

零售和飲食業準備從內地引入「外援」,即日往返,因工資與生活開支低於香港,相信可吸引到內地勞工。

零售和飲食業準備從內地引入「外援」,即日往返,因工資與生活開支低於香港,相信可吸引到內地勞工。

勞福局局長孫玉菡也知道問題嚴峻,所以勞工處前天啟動「補充勞工優化計劃」,零售業和飲食業即日起可申請引入外勞應急,申請程序由5個月縮短至3個月,而且可以容許內地勞工即日往返,以減少僱主安排居住或津貼住宿的壓力。

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說,行內不少僱主早已為請人嗌晒救命,所以據他所知,多數都準備申請。目前內地勞工的工資水平,與香港仍有一定差距,住屋租金也比香港低,對不少內地人而言,來港打工的吸引力不低,也會願意即日往返。這模式在澳門施行多時,如香港能落實,對紓緩人手荒,將大有幫助。

據內地經驗,推動「夜經濟」還須各個社會環節一齊起動,不僅是零售、飲食和娛樂業,例如上海17間博物館,近期便齊齊定時延長開放時間,加開夜遊場次,上海博物館的「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更搞通宵場,入場觀衆比預期多,成為城中話題。上海自然博物館也舉辦「自然博物館之夜」,同樣大受歡迎。

試想像,如果故宮博物館或M+每周一晚開「夜場」,相信喜愛夜生活的市民會十分雀躍,成為「夜經濟」一個矚目賣點。

不過意念雖好,仍須有充足人手,這始終是「夜經濟」能否持續的一個關鍵。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梵蒂岡今日開始舉行秘密會議,選舉新教宗,可能要進行數天,目前大熱門是教廷國務卿帕羅林,次熱是菲律賓樞機塔格萊,前者對中梵建交態度正面,若順利勝出,雙方關係可望突破。不過教廷內外都有人大唱反調,設法破壞這好事,英國「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就在英媒撰文,敦促新教宗當選後,須立即會見樞機陳日君,聽他的忠告修正對華關係。

陳日君在出席教宗方濟各喪禮期間,仍爭取在內部發言,圖影響教廷對華决策。「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撰文,促新教宗當選後即會見陳日君,顯然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壓。

陳日君在出席教宗方濟各喪禮期間,仍爭取在內部發言,圖影響教廷對華决策。「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撰文,促新教宗當選後即會見陳日君,顯然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壓。

大家都知,陳日君一直強烈反對中梵任命主教的協議,甚至斥之為「對天主教的背叛」,羅傑斯顯然想借助陳樞機的地位,影響教廷決策。朋友指,羅傑斯幾年前已與黎智英、陳日君組成反對中梵友好的「鐵三角」,在台前幕後埋堆搞破壞,雖然黎已入獄,兩人仍不會罷休,欲趁新教宗選舉興波作浪。

羅傑斯是亂港組織「香港監察」的創辦人,曾任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早就極度敵視中國,並公然支持藏獨、疆獨和香港「抗爭」,所以自2017年起,一直被香港當局拒入境。他的名字多次於黎智案審訊中出現,案情顯示,他長期在黎和英國「鷹派」政客之間搭綫,也安排他們與陳日君、李柱銘等接觸,結合成一個反中亂港網絡。

他曾以「香港監察」名義出過幾份有關香港宗教狀況的「調查報告」,指宗教人士受到壓迫,因與陳日君同聲同氣,彼此一直保持密切關係。正因為這淵源,他在新教宗進行選舉之際,高調發文抬陳日君到台前,明顯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加壓力。

他在英刊物《Spectator》撰文說,獲選的新教宗有3件事須急做:1是會見勇敢的陳日君樞機,聽他的忠告,修正與中國的關係;2是祈求釋放屬天主教徒的「政治犯」黎智英;3是會見黎的兒子黎崇恩,以向世界發出有力的訊息。

這「鷹派」政客這時候放此訊息,明顯不單是他個人意見,背後還有一批「同道中人」,除了部分國會議員,還有末代港督彭定康。他與現時身處梵蒂岡的陳日君,也必然有默契,他在外面搖旗吶喊,幫陳樞機造勢,向新教宗施壓。

陳日君反對中梵友好,非自今日始,他早在多年前已是「強硬反對派」,對今次新教宗大熱人選、教廷國務卿帕羅林,一直充滿敵意。

朋友翻查資料,陳日君於7年前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發言已十分火辣,直斥教廷與北京的任何協議,都是「對天主教的背叛」,乃「徹底投降」,並指帕羅林缺乏信仰,應該辭職,更不點名說「有人將羊送到狼的嘴裏」。其後他在另一次對談中,說「地下主教」才是「正權主教」,對中梵達成主教任命協議感到痛心。

陳日君於2020年5月上黎智英的直播節目,透露自己曾遠赴羅馬,爭取與教宗商討繼任人安排,希望對方不要受政治因素影響,並將一封親筆信交給教宗秘書,但等了4天仍沒回音,惟有無奈返港。當時黎智英對他所為大表欽佩。

由此可見,陳日君一直都想運用其地位,影響教廷決策,到最近教宗方濟各去世,他雖年過90,親赴教廷爭取發言,並繼續留在梵蒂岡。不過教廷已對他邊緣化,若他的「對頭人」帕羅林當選新教宗,更會當他冇到,單獨見他的機會極微。

話說回頭,陳日君與黎智英不單止對中梵建交同聲同氣,且獲對方長期「泵水」。據密件披露,黎智英給他的捐款達2千萬,教區對這秘密賬一無所知。到此事曝光後,他才承認這筆錢是用來資助內地「地下教會」。

這段秘聞顯示,陳日君與黎智英早就暗中串連,並大灑金錢支持內地「地下教會」,同時阻撓中梵就內地主教任命達成協議。而在他們背後,一直有西方政治勢力撐腰,代表人物之一正是羅傑斯,他們構成了一個「鐵三角」,在台前幕後破壞中梵建交。

由羅傑斯促新教宗會見陳日君,可見這「鐵三角」仍在運作。不過主張中梵友好的羅帕林,當選贏面較大,而已故教宗對此亦態度正面,陳日君即使不肯罷休,繼續裏應外合興搞嘢,也影響不了大局。

新教宗大熱人選帕羅林,主張對華友好,是陳日君的「對頭人」。陳樞機曾屢次尖鋭抨擊他,更叫他應辭職。如他當選,會見陳日君的機會甚微。

新教宗大熱人選帕羅林,主張對華友好,是陳日君的「對頭人」。陳樞機曾屢次尖鋭抨擊他,更叫他應辭職。如他當選,會見陳日君的機會甚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