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德報告預測:中國今年將成最大汽車出口國 前9月出口量已超德日

博客文章

德報告預測:中國今年將成最大汽車出口國 前9月出口量已超德日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德報告預測:中國今年將成最大汽車出口國 前9月出口量已超德日

2023年11月28日 09:08 最後更新:09:13

中國汽車尤其是電動車出口增速強勁,德國一份報告預測,中國今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

中國前9月汽車出口量已超過日本和德國。新華社圖片

中國前9月汽車出口量已超過日本和德國。新華社圖片

德媒報道,德國研究機構近日公佈一份報告,今年1月至9月,中國製造商共計向國外銷售了340萬輛汽車,出口量已超過日本和德國,增長迅速。其中,電動汽車佔出口汽車的比例為24%,是去年的兩倍多。

1月至9月,日本製造商出口了320萬輛,德國製造商為240萬輛。此前中國汽車出口量已在2022年超過了德國,如今又超過另一個汽車出口國日本。

來自德國研究機構「汽車管理中心」的汽車專家布拉澤爾預測,中國今年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根據今年前9月的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0%,340萬輛汽車之中的284萬輛是乘用車,增長了67%。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汽車製造商在電動汽車領域持續表現強勁。

從今年1月到10月之間,中國新註冊的電動汽車約為400萬輛,約佔市場份額23%。此外,新註冊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接近200萬輛,總份額增至35%。

今年1月至9月,中國製造商向國外出口了近82.5萬輛電動汽車,其中包含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去年的兩倍多,它們已佔中國汽車出口總量的24%,將近四分之一。

研究還顯示,今年出口最多汽車的中國製造商是上汽(76萬輛)和奇瑞(64.8萬輛),而在上海設有工廠的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以26.5萬輛位居第三。

研究還納入了德國及歐洲的電動汽車現況,1月至10月德國新註冊電動汽車約56.5萬輛;歐洲新註冊電動汽車163萬輛。德國市場的領導者是大眾汽車,緊隨其後的是特斯拉。

關於電動汽車在德國的前景,布拉澤爾解釋:「雖然電動汽車在中國繼續高水平增長,但在德國的勢頭正在減弱,並且正處於關鍵的過渡階段。」電動汽車本身就昂貴,利率上升和補貼減少將導致租賃和融資利率進一步上升。

布拉澤爾建議,製造商現在必須迎合預算有限的買家群體,他認為未來需要更多中級以下、售價相當於燃油車的電動車型,對於歐洲汽車製造商來說,降低製造成本是最大的挑戰。

中國汽車出口近年迎來高速發展,不僅出口量連破200萬輛和300萬輛大關,而且單車價格也大幅提升,從2018年的8.5萬元增長到2022年的12.2萬元,出口地區也逐漸擴展到歐洲和北美等發達地區市場。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品牌佔據了歐盟電動汽車市場8%的份額,預計到2025年,這一比例可能會增加到15%。

海關數據同樣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汽車出口取得顯著成績,第一季度出口量已超過日本,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再超日本,躍居世界首位。國內外多家機構也作出預測,認為今年年底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8月,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發佈報告預測,按目前出口的增速,中國有望在今年年底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穆迪認為,中國在鋰離子電池生產方面擁有競爭優勢,這是中國廠商降低汽車生產成本方面的一個有利因素。

根據穆迪的預測,由於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於競爭對手日本和韓國,中國的鋰產量佔全球供應量的一半以上,中國還擁有世界一半以上的鋰金屬精煉能力。正因如此,包括寶馬、特斯拉在內的一些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紛紛在中國設立生產設施。

不過穆迪表示,外國品牌並沒有讓奇瑞和上汽等本土品牌黯然失色。穆迪經濟學家直言:「事實上,中國在汽車工業中採用新技術的速度是無與倫比的。」

對於中國電動車企換道領先,日本名古屋大學客座教授野邊繼男認為,首先在頂層設計上,中國在約20年前就樹立了成為汽車強國的目標,並且沒有選擇在內燃機領域趕超歐美日等先進國家,而是早早就著眼於電動汽車領域。

其次,中國引入外資車企到本國生產,並優化汽車外資政策,例如邀請特斯拉落戶上海,學習智能電動汽車的概念和模式。此外,寧德時代等本土企業很早就佈局動力電池等零部件製造,形成了電動汽車產業集群。中國巨大規模的市場也為電動汽車行業發展帶來顯著優勢。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於8月回應「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他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駛向全球,是中國經濟向綠而行的亮麗風景線。近年來,中國持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的綠色答卷,「中國經濟綠色發展為全球綠色轉型貢獻了力量。」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英特爾被中方罕見點名 外媒關注是否美光科技翻版

2024年10月17日 17:52 最後更新:18:03

10月16日,微信公眾號「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發出題為「英特爾 (intel) CPU漏洞頻傳、故障率高,應系統排查英特爾產品網絡安全風險。」的文章,引發外媒的廣泛報導及關注。

據彭博社指出,考慮到英特爾在個人電腦(PC)處理器市場的主導地位,以及在中國市場的長期存在,此番針對英特爾的「點名」實屬罕見。

「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指英特爾 (intel) 產品網路存安全風險。AP圖片

「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指英特爾 (intel) 產品網路存安全風險。AP圖片

《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CSAC)雖是一個由網絡安全相關團體、企業和個人組成的非營利組織,沒有對英特爾進行審查的法律權力,但獲得了監管部門的支持,其發文具有一定的分量。

去年,中方宣布對美國記憶晶片商「美光科技」(Micron)實施網絡安全審查,且最終結果為未通過審查。如今《華爾街日報》作出這樣判斷,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發出「應系統排查英特爾產品網絡安全風險」的呼籲,可能是該公司在其最重要市場之一的中國面臨到安全審查的前兆。

針對相關情況,英特爾10月17日向觀察者網發聲明,指英特爾始終將產品安全和品質放在首位,「我們注意到相關媒體的報導。作為一家在華經營近40年的跨國公司,英特爾嚴格遵守業務所在地適用的法律和法規。英特爾始終將產品安全和品質放在首位,並一直積極與客戶和業界密切合作,確保產品的安全和品質。我們將與相關部門保持溝通,澄清相關疑問,並表明我們對產品安全和品質的堅定承諾」。

據報道,當地時間10月16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英特爾股價直線下挫,下跌了3.33%,之後雖有所回升,但最終收跌1.5%。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年初至今,英特爾的股價已跌超50%。在人工智能(AI)領域度過了一段繁榮時期並在此後進入艱難時期後,英特爾方面近期宣布,將削減數十億美元的成本,並裁員1.5萬人。

2024財年第二季財報顯示,英特爾營收128億美元,年減1%,淨虧損1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轉虧,並從今年第四財季開始暫停派息。AP圖片

2024財年第二季財報顯示,英特爾營收128億美元,年減1%,淨虧損1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轉虧,並從今年第四財季開始暫停派息。AP圖片

當地時間8月1日,英特爾發布2024財年第二季財報顯示,英特爾在第二季營收128億美元,年減1%,淨虧損16億美元,去年同期淨利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轉虧,並從今年第四財季開始暫停派息,為最近32年來首次暫停派息。

《華爾街日報》指出,對英特爾而言,公司陷入困境之際,任何對在華銷售的削減都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去年,英特爾四分之一以上的銷售額來自中國市場,儘管這包括在中國組裝並出口到美國和其他地區的產品中使用的晶片。

據官方資料,「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於2016年3月25日在北京成立,是由官方部門主管的全國性、產業性、非營利社會組織,由國內從事網絡空間安全相關產業、教育、科學研究、應用的機構、企業及個人自願組成,旨在發揮橋樑紐帶作用,組織和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建設,為會員、行業、國家戰略服務,促進中國網絡空間的安全和發展。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10月16日發出的文章提到,英特爾存在的四大問題:一是安全漏洞問題頻發;二是可靠性差,漠視用戶投訴;三是假借遠端管理之名,行監控使用者之實;四是暗設後門,危害網絡與資訊安全。

文章提到,英特爾公司500多億美元的全球年收入,近四分之一來自中國市場。2021年英特爾的CPU佔內地桌上型電腦市場約77%,在筆記本電腦市場佔約81%;2022年英特爾在中國的x86伺服器市佔率約91%。可以說英特爾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但這家公司反而不斷做出損害中國利益、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的事。

此前,美國政府透過所謂《晶片和科學法案》,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進行無端排擠和打壓,英特爾公司就是這項法案的最大受益者。英特爾公司執行長帕特∙基辛格成功地將英特爾與美國政府綁在一起,成為美國晶片戰略的最大合作公司,不僅得到了85億美元的直接補助,還有11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

今年3月,美國總統拜登訪問英特爾工廠,宣布美國商務部與英特爾公司達成初步協議,英特爾公司在亞利桑那州、俄亥俄州、新墨西哥州和俄勒岡州的電腦晶片工廠將獲得195億美元的補貼。AP圖片

今年3月,美國總統拜登訪問英特爾工廠,宣布美國商務部與英特爾公司達成初步協議,英特爾公司在亞利桑那州、俄亥俄州、新墨西哥州和俄勒岡州的電腦晶片工廠將獲得195億美元的補貼。AP圖片

據觀察者網報道,為討好美國政府,英特爾在所謂涉疆問題上積極打壓中國,要求其供應商不得使用任何來自於新疆地區的勞工、採購產品或服務,在其財報中更將台灣省與中國、美國、新加坡並列,也主動對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斷供停服。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在其發文中最後呼籲,對英特爾在華銷售產品啟動網絡安全審查,切實維護中國國家安全和中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外媒關於英特爾的報道中,均不約而同地提到「美光」。去年,中國對美光公司在華銷售產品啟動網絡安全審查,結果發現美光產品有較嚴重網絡安全問題隱患,對中國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供應鏈造成重大安全風險,影響中國國家安全。為此,中方依法作出不予通過網絡安全審查的結論,依照《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業者應停止採購美光公司產品。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曾表示,中國相關部門依法依規對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網絡產品進行網絡安全審查,是正常的監管措施。 對所有的企業來說,不管是中國企業還是美國企業,還是其他國家的企業,在中國經營首先要做到的是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只要能夠守法合法經營,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