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鬥法 中國搞「供應鏈促進博覽會」 美國急急搞「供應鏈韌性委員會」

博客文章

大鬥法 中國搞「供應鏈促進博覽會」 美國急急搞「供應鏈韌性委員會」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大鬥法 中國搞「供應鏈促進博覽會」 美國急急搞「供應鏈韌性委員會」

2023年11月28日 18:21 最後更新:18:31

美國搞脫鈎斷鏈,中國就積極建鏈,中美就供應鏈大鬥法。

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國在北京舉辦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這也是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

中國在北京舉辦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

中國在北京舉辦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

中國以「供應鏈」為主題搞博覽會,原因是什麼,你懂的。

本次博覽會以「連結世界 共創未來」為主題,有515家中外企業和機構參展。根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的資料,在此次展會上註冊的境外參展商中,美國參展商佔到了25%。美國鼓吹脫鈎斷鏈,但美國公司有生意照做,大力參加中國打造的全球供應鏈中。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張少剛介紹說,首屆鏈博會作為開放型國際合作平臺,在美國企業中引起熱烈反響,美國參展商數量遠超預期。5鏈1展區都有美國企業參展,亞馬遜、埃克森美孚、蘋果、特斯拉、英特爾、惠普、高通等一批世界500強和跨國公司將派高級代表參會。

近年來,美國政府和部分西方國家頻頻鼓吹對華「脫鉤」,但越來越多的商界人士意識到,不可能在供應鏈中排除中國。

美國政府看在眼裏,不是味兒,就另搞一套。

就在中國28日舉辦首屆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前數小時,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宣佈成立了白宮版本的「供應鏈韌性委員會」。

拜登同時宣佈了30項新措施,「以加強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供應鏈」。新措施旨在刺激美國國內基本藥物的生產,減少醫療產品對所謂「高風險外國供應」的依賴。除此以外,華盛頓還建立了一個針對半導體供應鏈中斷的預警系統。

拜登宣稱,美國「永不放棄」,他甚至預測稱50年後歷史學家將把「這一刻」視為「美國贏得21世紀競爭的開始」。

拜登宣稱,美國「永不放棄」。

拜登宣稱,美國「永不放棄」。

報導指出,這些措施將需要新的投資,然後通過促進聯邦機構之間更有效地共用資料和評估可再生能源供應的風險,來達到監管供應鏈的目的。相應地,白宮一直在尋求盟友和合作夥伴,試圖通過「印太經濟框架」(IPEF)等倡議,減少中國在關鍵礦產等關鍵領域的主導地位帶來的影響。

然而,「印太經濟框架」最近一次上頭條,是因為沒能達成貿易協定。11月16日,美國、日本、韓國等14國領導人在三藩市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舉行「印太經濟框架」首腦會議。經過會議前長達兩個月的三輪談判,各成員國仍舊沒有就貿易問題達成任何實質性協議,美媒指「對拜登政府來說是一個挫折」。

而《南華早報》的評論提到,拜登本周宣佈成立「供應鏈韌性委員會」時,正面臨著艱難的2024年連任競選,並且可能遭遇到特朗普作對手。拜登在一再宣稱要加強美國供應鏈、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是逼切希望取得進展,借此獲得政治加分。在擔任總統期間,特朗普曾多次呼籲將更多製造業轉移到美國本土,明年選舉供應鏈肯定是一個重要話題。

另一方面,自2021年入主白宮以來,拜登還維持著特朗普時期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的關稅。但幾項研究表明,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最終承擔了這些成本。

英國《經濟學人》週刊11月14日文章寫道,西方國家主張的「多元化」政策確實改變了全球供應鏈,但遠沒有達到西方國家想像中「排除中國」的效果。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分析,供應鏈變得越來越長、越來越複雜,其源自中國的源頭卻基本沒有改變。

文章稱,美國企業「供應鏈多元化」的舉措並沒有將中國排除在供應鏈之外,只是讓更多亞洲貿易商成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中間人」。例如在資訊技術行業,儘管中國供應商的美國客戶份額有所下降,但印度、越南等其他亞洲地區的公司正從中國採購更多產品,然後向美國出售更多產品。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森美

往下看更多文章

國安部通報境外企業非法測繪 特斯拉、Mobileye緊急發聲:不是我

2024年10月18日 11:36 最後更新:11:43

16日晚間,國家安全部公佈了一則消息:有一家境外企業A公司,與國內某家具有測繪資質的B公司合作。兩者利用研究智能駕駛技術的科技作為掩護,對我國進行非法的地理信息測繪活動。

消息傳出後,輿論一片嘩然。一方面感慨,不懷好意的滲透依然無孔不入;另一方面也好奇,到底是哪家國內公司如此不顧大局,為了一點小利自絕於人民。

特斯拉、Mobileye等海外智能駕駛公司,以及高德等地圖廠商也紛紛成為大家的重點懷疑對象。

這件事的經過到底是什麼樣的?特斯拉這些企業真的有非法測繪嗎?

蓄謀已久,層層外包

A公司採集的數據多項屬於國家秘密,結合其實施非法測繪的過程,看得出來絕對是蓄謀已久。

因為該公司沒有測繪的資質,於是就找了個理由,說要做汽車智能駕駛研究,並將這個項目進行了多次外包。A公司找到了C,C又找到了D,D找到了E,最後E才給了B。這也是國內的某種慣例,看起來似乎A被無數中間商坑了個遍,實則通過這種方式最大限度避開了監管。

至於最後找到的B,毫無疑問是一家小公司。既然是小公司,很大程度制度不完善,給了A公司可乘之機。

這個時候A公司就圖窮匕見了,稍微給了點利益,B公司的人就完全成了A公司的牽線木偶。

結果,B公司只提供資質,整個測繪過程由A公司全權把控,甚至還派出所謂的外籍技術專家進行實操指導。當然這也說明,這個B公司的專業度確實不高。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很簡單,截至2023年末,國內擁有測繪資質的單位達到21,008家,這裡面有幾家空有資質,完全沒有技術和防範意識的單位太正常不過了。

而A公司是蓄謀已久,測繪方式多種多樣。比如有搭載高新測繪設備的車輛,只要通過目標地區,測繪數據就會自動採集生成。比如對採集數據進行特殊處理,讓常見軟件無法讀取,這樣監管起來也更加困難。

總之就是「以有心算無心」,B公司裡面或許有人被收買,真正踏踏實實去當幫凶。但更大的概率,應該還是被蒙在鼓裡。這大概也是國安部最終沒有公佈具體公司名的原因,畢竟這個「賣國」的罪太大了,誰也承擔不起。

有媒體在分析中給出了思路,測繪產業相關人士指出目前仍在國內經營測繪與地圖業務的企業,均非涉事企業。由於案件已經公開,所以涉事企業其實是已經被取消了地圖測繪資質的狀態,不會在當前仍經營此類業務。

而對於涉事企業究竟是哪家公司,前述相關人士表示不便透露。其進一步表示:「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到底是哪些公司2020年前還擁有資質,2021年之後卻被取消了資質的。」

「狼人殺」開幕,特斯拉緊急辟謠

事情爆出後,特斯拉第一時間躺槍。畢竟樹大招風,提起國外的智能駕駛企業,特斯拉屬於首當其衝。

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第一時間就進行了回應,表示合規是企業經營的底線,這件事不是特斯拉幹的。

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在社交平台轉發國安部消息。

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在社交平台轉發國安部消息。

特斯拉之前的質量問題,召回問題之類的,都是拖到鬧得很大才發聲。

今次如此積極地回應,原因也很簡單,真要被坐實是特斯拉幹的,影響會無限大,特斯拉背不起這個「鍋」。

英特爾子公司、以色列企業Mobileye也是輿論的焦點企業。Mobileye雖然比特斯拉晚了幾個小時,但回應的內容更加充分。Mobileye表示始終致力於推動道路安全技術的進步,運營絕對符合最高的安全和合規標準。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微信公眾號16日發文披露英特爾產品安全漏洞問題頻發、可靠性差、監控用戶、暗設後門等問題,「建議啓動網絡安全審查」。

至於國內的企業,包括與Mobileye有合作的吉利,在高精地圖領域比較領先的四維圖新等等,也都在第一時間進行了澄清。

還有提到光庭信息的,因為該公司與日本的住友商社在智能駕駛方面有合作,並且經常接收日本外匯。

制度規範

前面提到,國內有測繪資質的單位足足有2萬多家。其中不僅有智駕公司和地圖公司,還有傳感器公司,勘探機構等等。

這意味著,非法地圖測繪這件事,除非從制度層面進行防範,否則防不勝防。

以特斯拉為例,它屬於「重點防範」對象,如今已經建立了專門的數據庫。特斯拉在國內採集的數據,要求是本土產生、本土存儲和本土運營。就跟iPhone採集的指紋和面部識別數據一樣,只能停留在國內的服務器。

既然對特斯拉這麼嚴格,理論上其他測繪機構也應遵循這一原則。

當然了,須有客觀公正的定價,不能讓地圖成為「卡脖子」的東西。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