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謝展寰:76個智能回收箱全數投入服務 每日收集約3550公斤回收物

政事

謝展寰:76個智能回收箱全數投入服務 每日收集約3550公斤回收物
政事

政事

謝展寰:76個智能回收箱全數投入服務 每日收集約3550公斤回收物

2024年01月24日 13:15 最後更新:15:22

環保署在2020年底推出「智能回收系統先導計劃」,並在2022年底起,於部分「回收環保站」及「回收便利點」設置智能回收箱。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至今設置於76個地點的智能回收箱已全數投入服務,市民反應正面,回收量逐步增加。截至去年底,76個地點的智能回收箱,每日合共收集約3550公斤回收物。

謝展寰回覆立法會議員書面質詢說,當局正進行先導計劃的中期檢討,初步結果顯示,智能回收系統運作大致暢順,收集的回收物質量,較傳統回收箱好,公眾反應亦正面,當局會因應中期檢討結果,微調先導計劃,例如調整設置智能回收箱的地點,以及增加回收箱數目等。

另外,謝展寰表示,政府在石鼓洲旁興建中的綜合廢物管理設施第一期,即 I•PARK1,預計將在明年投入服務,每日可處理3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

他表示, I•PARK1的承辦商在焚燒廢物過程中,會回收所釋放的燃燒熱量以產生電力,供設施日常運作,剩餘電力將輸出至電力公司的電網,預計每年可輸出約4億8千萬度剩餘電力至電網,相等於約1萬個家庭的用電量。當局亦正積極籌備 I•PARK2,預計每日可處理約6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在實施第二階段即棄塑膠產品管制之前,政府會充分考慮相關非塑膠替代品的成熟度、普及性和可負擔性,務求在環保與業界持續發展之間取得平衡,並會按實際情況考慮,現時未有實施時間表。政府會繼續向各界宣傳「走塑、走即棄」,與社會各界聯手推動香港的綠色低碳生活文化。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謝展寰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表示,自3月起,環保署已約見多個餐飲業商會,聽取他們就第二階段管制的意見和關注。雖然現時市場上已有若干的替代品選擇,售價亦持續下降,但餐飲業提供的食品種類多元,所需的食物容器各有不同要求,而第二階段管制會涵蓋食物湯品容器和膠蓋等,有業界反映對此類用於盛載餸汁、湯品、飲品等容器的安全性和密封性要求較高,並需要找到合適和實用的替代品。

FB圖片

FB圖片

政府會繼續積極與供應商探討改善容器質量,預計今年中,會與一些大型餐飲集團測試市場上不同替代品,並檢視測試成效。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