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辦盛事被高度政治化 「飄浮紅心」高互動 「股壇長毛」出山評論惹關注

博客文章

辦盛事被高度政治化 「飄浮紅心」高互動  「股壇長毛」出山評論惹關注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辦盛事被高度政治化 「飄浮紅心」高互動 「股壇長毛」出山評論惹關注

2024年02月16日 23:33 最後更新:23:50

由「文化藝術盛事基金」資助的「Chubby Hearts Hong Kong」巨型飄浮紅心活動,在2月14至24日舉行,橫跨西方情人節至東方元宵節,在本港多區快閃展出。

今次Chubby Hearts首度登陸亞洲城市,直徑12米更是歷來最大,比倫敦展出的版本大4倍,長駐於中環皇后像廣場花園。

歷來最巨型Chubby Hearts,情人節亮相香港。

歷來最巨型Chubby Hearts,情人節亮相香港。

其他直徑3米的紅心會「快閃」香港各區,項目首日 4個展出地方包括中環皇后像廣場、旺角花墟、大埔林村許願廣場及卑路乍灣海濱長廊,參觀總人次為65524,其中遊客人數比例佔20.7%,大幅超出主辦方預期。

還有逾100個屏幕和公共交通工具,都會展出相關動態和平面設計作品,透過公共藝術在社區呈現「Love is in the air」。

另外,根據大數據分析公司Brandwatch的報告指出,這次活動受到廣泛關注,單在活動舉行的首兩天,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就獲得了超過18萬次的關注度(engagement),活動接觸超過3千萬人次(Reach),其中包括在小紅書、Facebook,IG等,分析亦指,超過97%的網民對活動表示出中性至正面的感受,而且在活動的首日,更一度登上Google趨勢的熱搜榜首位。

政壇高人指出,行內看到這個互動(關注度)量和接觸人次,都不能否認在香港社交平台上來看,屬相當吸睛的活動,作為一項會延續十日的活動,有個不錯的開始。

不過,高互動自然引發討論,例如營辦文化深度遊的陳智遠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今次活動對旅客來說,是個城市亮點,作為盛事,值得歡迎。但面對其他地方都會有競爭辦盛事,香港應思考能否有更好配套,豐富旅客體驗。

經濟學者徐家健就認為,傳統盛事可能是購票入場,不是所有人都可參與,但今次飄浮紅心可以容許全民參與,又有本地與國際交流的元素,是很有趣的項目。

也許活動是近期少有的在社交平台上引起高注度(要留意第一波並非因為活動出事而受關注),已退隱江湖多年的股壇長毛David Webb也發文加把嘴,指項目設計師的品牌,是身兼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主席鄭志剛旗下商場租戶,質疑涉及利益衝突,政府稱審批時已做利益申報,但股壇長毛話,「關心活動耗費納稅人多少錢,尤其是相關活動早在英國舉行過,指作為主席的鄭志剛應該知道涉及銀碼。」

股壇長毛出山,引發不少媒體轉載,並向政府查詢,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回應,指文化藝術盛事委員會是政府的諮詢組織,委員會一直秉持公平、公開及公正為原則,所有委員(包括正副主席)均需並已嚴格按照既定機制在審批過去所有項目時作出利益申報。

至於活動涉及780萬元公帑資助,涵蓋策展、展品製作及展示、本地設計師及藝術家創作、工作人員及保安、市場調研及推廣等費用。申請人須遵照資助協議的規定,並於活動完結後提交報告,經接納後,方可取得相應撥款。

其實這次活動由英國著名設計師Anya Hindmarch構思,她在設計界大有來頭,大家不知還記得否2007年,「I'm Not A Plastic Bag」帆布袋紅遍全球,就是出自她手,當時她設計以回收棉料製成的「I'm Not A Plastic Bag」,引起搶購潮,亦提高公眾減塑意識。至於說她是新世界旗下的租客,據悉,間店只係POP UP臨時店,只有一百多呎,好細間,只是短期做幾個月。

高人認為,相信政府的相關諮詢架構有行之有效的申報機制,贊助費用亦有審核制度,都是嚴謹運作。初步看來,活動是跟足既定程序辦事。

至於為何引發廣泛討論,尤其是來自反對派攻擊,高人分析,這次活動確實在社交平有高互動,不少人展示打卡效果,比之前有些活動政府有贊助,但活動討論不多,有明顯不同;高關注度,也自然引發各種不同意見的表達,一方面有助監察政府贊助要用得其所,另一方面,也要留意,有些人真是不見得香港好,你搞盛事,就唱衰你,你辦得成功,就要唱反調啦。

更值得關注的是,是否有人有計劃地狙擊盛事活的搞手、參與者,打擊商界、專業界,更有甚者是令外國專業人士都怕怕,不敢再來參與香港的盛事活動。這就不是一般的政治狙擊了。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被告黎智英在首天出庭自辯,便自爆了其「外部政治連繫」中的千絲萬縷人脈關係,當中牽涉的「台灣線」人物,包括台灣前領導人蔡英文。黎智英出庭作供時透露,首訪台灣時便認識蔡英文,在蔡當選台灣領導人之後更引薦前美軍高官給她。

黎智英在台灣的人脈網。

黎智英在台灣的人脈網。

黎智英供述,當年計劃到台灣創辦《蘋果日報》時,透過一場活動認識尚未成為台灣領導人蔡英文。

在蔡英文當選台灣領導人後,黎智英曾透過曾是蔡「左右手」的江春男,跟蔡英文見面數次。會面曾經談及台灣政策、其媒體業務,黎形容兩人對話內容「沒什麼特別」,只屬客套性質,是「公關會面」。

黎智英指,蔡英文又透過江春男表示,希望了解特朗普對台灣的態度,詢問黎有否合適人物介紹。於是,黎智英替蔡英文介紹了前美國國防部副部長伍夫維茲(Paul Wolfowitz)和前美國陸軍副參謀長基恩(Jack Keane)。

黎解釋,由於他與蔡不時談及美國政策,蔡知道他支持特朗普,亦認識美國智庫人物,而伍夫維茲及基恩與美國智庫有聯繫,相信兩人有方法聯繫特朗普政府,故把他們介紹予蔡。

黎稱,另經江春男介紹,自己認識了民進黨創黨成員、現任「監察院長」陳菊。

江春男作為蔡英文「左右手」,曾擔任台灣安全部門高層,據黎智英供稱,江亦是台灣《壹週刊》的專欄作家。

根據早前控方開案陳詞,黎智英2016年3月黎智英對其私人助理Mark Simon說,他曾和蔡英文見過幾次面,而黎智英追蹤的其中14個Twitter賬號,當中就包括蔡英文。另外,黎智英試圖將美國駐港前總領事郭明瀚,介紹給江春男,以便郭明瀚可以參與「台灣事務」。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