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罰衝擊議會 港法官怎及美法官 「逃兵」羅冠聰無資格噏三噏四

博客文章

罰衝擊議會 港法官怎及美法官 「逃兵」羅冠聰無資格噏三噏四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罰衝擊議會 港法官怎及美法官 「逃兵」羅冠聰無資格噏三噏四

2024年03月18日 19:20 最後更新:19:37

4年半前一批激進分子強行闖進立法會,如狂風掃落葉大肆破壞,成為黑暴中最驚心動魄一幕。參與衝擊行動的14名被捕者,上周末判刑,由監禁6年10個月至4年半不等。流亡海外的羅冠聰、許智峯之流,循例聲討「不義」,高喊「心痛」,而外媒亦以此指香港打壓自由。政圈朋友看過這些評論,即時反應是「頂佢哋唔順」,並把美國法庭就當年衝擊國會案判刑的資料傳給我,指美國法官出手,明顯比香港法官重,懲罰嚴厲得多,可見針拮到自己的肉就知痛。政圈朋友又說,羅冠聰和許智峯都是「逃兵」,再無資格對「手足」受刑噏三噏四。

今次14名被告判刑,最重的是林錦均,法官指他當日在立法會用鐵馬暴力衝擊大門,起了帶頭作用,引發其後非法佔據立法會事件,屬最嚴重級別,故判囚6年10個月。

政圈朋友翻閱美國法庭對衝擊國會「暴徒」的判刑,當日在現場帶頭鼓動群眾的極右組織「驕傲男孩」成員 Ethan Nordean,被重判入獄18年。與他同是「驕傲男孩」人馬的 Dominic Pezzola,當時打爛國會的玻璃,不理警員阻攔,闖入國會大樓,他雖然不是「領袖」,也被判監10年。這兩人的刑罰,都比林錦均重得多。

美國法庭對衝擊議會罪行的判刑,比香港法庭重手,其中帶路闖入國會的「驕傲男孩」成員 Ethan Nordean,就被重判入獄18年。

美國法庭對衝擊議會罪行的判刑,比香港法庭重手,其中帶路闖入國會的「驕傲男孩」成員 Ethan Nordean,就被重判入獄18年。

至於其他參與衝擊行動的人士,若曾與警員有肢體衝撞,或強行闖入大樓,都被罰得很重,例如紐約警隊前警員 Thomas Webster,因拉下警員的防毒面具,須受10年牢獄之苦;另一名女被告Jessica Watkins,也要坐8年半監。比較而言,香港14名被告中,罪行屬嚴重級別者,如吳志勇、鄒家成、范俊文等,都只是判監6年半至5年不等,皆低於上述美國犯罪者。

衝擊立法會的14名被告上周末判刑,罪行最嚴重的林錦均,被判囚6年10個月,而闖入美國國會的「暴徒」,部分判入獄8年至10年,明顯比香港法庭更嚴厲。

衝擊立法會的14名被告上周末判刑,罪行最嚴重的林錦均,被判囚6年10個月,而闖入美國國會的「暴徒」,部分判入獄8年至10年,明顯比香港法庭更嚴厲。

美國法庭對衝擊國會的「幕後領導」,判刑就更屬「超辣」,其中極右組織「誓言守護者」的首領羅茲( Stewart Rohodes),就以煽動陰謀罪,遭重判入獄18年。由於香港迄今仍未緝獲衝擊立會的幕後指揮,暫未有人的罪行達此程度,但不排除此人日後會落網。

對於罪行甚輕微的被告,美法庭也不手軟,例如一名叫 Richard Barnett的示威者,混在人群中,誤打誤撞入了民主黨國會領袖佩洛西的辦公室,坐在辦公椅扮大爺,把二堂腿放在桌上,被記者拍攝,因相片在報網刊登,他隨後被捕上庭受審。他雖沒破壞任何公物,也冇用過暴力,仍被判入獄4年半。被香港法官指無破壞行為,但有「號召」角色的劉穎匡,刑期與 Richard Barnett相若,顯示港官尚算鬆手。

政圈朋友說,由美港判刑比較可見,兩地法庭都視衝擊議會為嚴重罪行,刑罰比一般街頭騷亂重,不過香港法官落手絕不及美國法官辣,所以一些外媒的評論明顯帶有偏見,並不公道。

他最看不過眼的,是一早就做了「逃兵」閃走英國的羅冠聰,離棄其他抗爭者不顧,本無資格談論在港「手足」判刑的事,但他仍滿口感言,實在令人不屑。

所謂「出得嚟行,預咗要還」,羅冠聰出嚟行之時威威水水,卻不敢挺身出來「還」。相比而言,曾離港仍回來接受審訊的劉穎匡,就磊落得多。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立法會

梵蒂岡今日開始舉行秘密會議,選舉新教宗,可能要進行數天,目前大熱門是教廷國務卿帕羅林,次熱是菲律賓樞機塔格萊,前者對中梵建交態度正面,若順利勝出,雙方關係可望突破。不過教廷內外都有人大唱反調,設法破壞這好事,英國「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就在英媒撰文,敦促新教宗當選後,須立即會見樞機陳日君,聽他的忠告修正對華關係。

陳日君在出席教宗方濟各喪禮期間,仍爭取在內部發言,圖影響教廷對華决策。「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撰文,促新教宗當選後即會見陳日君,顯然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壓。

陳日君在出席教宗方濟各喪禮期間,仍爭取在內部發言,圖影響教廷對華决策。「亂港政客」羅傑斯今日撰文,促新教宗當選後即會見陳日君,顯然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壓。

大家都知,陳日君一直強烈反對中梵任命主教的協議,甚至斥之為「對天主教的背叛」,羅傑斯顯然想借助陳樞機的地位,影響教廷決策。朋友指,羅傑斯幾年前已與黎智英、陳日君組成反對中梵友好的「鐵三角」,在台前幕後埋堆搞破壞,雖然黎已入獄,兩人仍不會罷休,欲趁新教宗選舉興波作浪。

羅傑斯是亂港組織「香港監察」的創辦人,曾任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早就極度敵視中國,並公然支持藏獨、疆獨和香港「抗爭」,所以自2017年起,一直被香港當局拒入境。他的名字多次於黎智案審訊中出現,案情顯示,他長期在黎和英國「鷹派」政客之間搭綫,也安排他們與陳日君、李柱銘等接觸,結合成一個反中亂港網絡。

他曾以「香港監察」名義出過幾份有關香港宗教狀況的「調查報告」,指宗教人士受到壓迫,因與陳日君同聲同氣,彼此一直保持密切關係。正因為這淵源,他在新教宗進行選舉之際,高調發文抬陳日君到台前,明顯想藉此向新教宗施加壓力。

他在英刊物《Spectator》撰文說,獲選的新教宗有3件事須急做:1是會見勇敢的陳日君樞機,聽他的忠告,修正與中國的關係;2是祈求釋放屬天主教徒的「政治犯」黎智英;3是會見黎的兒子黎崇恩,以向世界發出有力的訊息。

這「鷹派」政客這時候放此訊息,明顯不單是他個人意見,背後還有一批「同道中人」,除了部分國會議員,還有末代港督彭定康。他與現時身處梵蒂岡的陳日君,也必然有默契,他在外面搖旗吶喊,幫陳樞機造勢,向新教宗施壓。

陳日君反對中梵友好,非自今日始,他早在多年前已是「強硬反對派」,對今次新教宗大熱人選、教廷國務卿帕羅林,一直充滿敵意。

朋友翻查資料,陳日君於7年前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發言已十分火辣,直斥教廷與北京的任何協議,都是「對天主教的背叛」,乃「徹底投降」,並指帕羅林缺乏信仰,應該辭職,更不點名說「有人將羊送到狼的嘴裏」。其後他在另一次對談中,說「地下主教」才是「正權主教」,對中梵達成主教任命協議感到痛心。

陳日君於2020年5月上黎智英的直播節目,透露自己曾遠赴羅馬,爭取與教宗商討繼任人安排,希望對方不要受政治因素影響,並將一封親筆信交給教宗秘書,但等了4天仍沒回音,惟有無奈返港。當時黎智英對他所為大表欽佩。

由此可見,陳日君一直都想運用其地位,影響教廷決策,到最近教宗方濟各去世,他雖年過90,親赴教廷爭取發言,並繼續留在梵蒂岡。不過教廷已對他邊緣化,若他的「對頭人」帕羅林當選新教宗,更會當他冇到,單獨見他的機會極微。

話說回頭,陳日君與黎智英不單止對中梵建交同聲同氣,且獲對方長期「泵水」。據密件披露,黎智英給他的捐款達2千萬,教區對這秘密賬一無所知。到此事曝光後,他才承認這筆錢是用來資助內地「地下教會」。

這段秘聞顯示,陳日君與黎智英早就暗中串連,並大灑金錢支持內地「地下教會」,同時阻撓中梵就內地主教任命達成協議。而在他們背後,一直有西方政治勢力撐腰,代表人物之一正是羅傑斯,他們構成了一個「鐵三角」,在台前幕後破壞中梵建交。

由羅傑斯促新教宗會見陳日君,可見這「鐵三角」仍在運作。不過主張中梵友好的羅帕林,當選贏面較大,而已故教宗對此亦態度正面,陳日君即使不肯罷休,繼續裏應外合搞嘢,也影響不了大局。

新教宗大熱人選帕羅林,主張對華友好,是陳日君的「對頭人」。陳樞機曾屢次尖鋭抨擊他,更叫他應辭職。如他當選,會見陳日君的機會甚微。

新教宗大熱人選帕羅林,主張對華友好,是陳日君的「對頭人」。陳樞機曾屢次尖鋭抨擊他,更叫他應辭職。如他當選,會見陳日君的機會甚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