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波折的中美經貿關係,在耶倫今次中國行後,能取得積極成果嗎?
耶倫。AP圖片
今天,77歲的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開啓了她在財長任內的第二次訪華之行,與上一次時隔9個月。對此美財政部發表聲明稱,耶倫此行將尋求與中國建立健康的經濟關係。
另據參考消息援引福克斯新聞網4月1日報道,美財政部一名高級官員透露,耶倫此行預計將先前往廣州,然後再前往北京並參加會議和活動。在訪華期間,耶倫將會見中方高級官員和在華開展業務的美國大型企業代表。
這名官員說,耶倫還將尋求擴大與中方在打擊金融領域非法行為方面的合作,這對於打擊詐騙、販毒和全球犯罪集團至關重要。耶倫還希望在有利於美中兩國乃至世界的重點領域深化合作,包括加強金融穩定等。
2023年7月6日,耶倫乘機抵達北京時,天空一度出現彩虹。
2023年7月耶倫上一次訪華時,有一個小插曲讓許多人記憶猶新——美方專機抵京時,機場上空剛好出現了一道彩虹。接機的中國財政部國際經濟關係司楊英明司長和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與耶倫握手時,都指了指天,提醒老太太抬頭看彩虹。
「耶倫上次訪華前,中美關係受到『氣球』事件衝擊,相對緊張;本次則是在去年舊金山中美元首會晤及剛剛兩國元首再度通話後,中美關係相對穩定。」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馬偉博士告訴「潮新聞」記者,耶倫上次訪華的主要目標是中美兩國的財政金融官員建立新的溝通渠道。
為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巴釐島會晤重要共識,根據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與耶倫達成的共識,中美雙方商定,成立了經濟領域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至今已經進行了幾次線上和線下的會議。
據馬偉介紹,目前已透露的耶倫此次在華行程包括與何立峰副總理、財政部長藍佛安、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以及廣東省主要領導的會晤等。「預計雙方既要討論中美雙邊的財金問題,也要討論一些多邊的問題,加強中美在多邊國際經濟組織的合作。」
外界普遍認為,中美在打擊金融領域非法行為方面的合作將成為耶倫此行的重點議題。對此馬偉表示,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等都是中美金融工作組在前期一直在討論的重要內容,目前可能有了階段性成果,有可能將在耶倫本次訪華中或之後公開發佈。
中美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是耶倫上一次訪華的主要成果,目前這兩個工作組的「工作」做得如何?
「去年成立的中美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是在當下中美經貿關係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重要機制,耶倫作為部長的財政部是這兩個機制的美方牽頭機構。」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表示,過去半年里耶倫領導的美國財政部開始在協調對華經貿關係方面承擔起了更大的責任。
中美經濟、金融工作組從去年10月第一次會議至今,保持著每1至2個月就溝通一次的高頻率交流,體現著雙方為改善關係並保持對話渠道暢通所作的努力。
隨著新的工作機制開始發揮作用,其協調的領域,也自然開始牽涉到過去美國商務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範圍。
中美經濟、金融兩個工作組在過去半年分別成功舉行了三次對話,中美之間可談的事情,開始變得更多且更細緻:最初,經濟工作組談的問題,主要是宏觀經濟形勢、雙邊經濟關係等宏觀層面上的問題,到了今年2月的第三次對話時,工作組談的問題開始出現發展中國家債務、產業政策這些特別具體的問題。
在接受「潮新聞」採訪時,馬偉特別提出,耶倫本次來訪的一個重要關注點可能是新能源汽車產業。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耶倫圍繞新能源產業發出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她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那樣大力補貼其優先產業。她還聲稱,中國新能源行業存在「產能過剩」問題,造成全球價格和生產模式扭曲,損害了美國企業和工人利益。
3月28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記者會上回應指出,中國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靠的是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形成的科技創新和過硬品質,絕不是靠所謂「補貼」來支撐保護。說到補貼,美方通過包含有關稅收減免舉措的「通脹削減法案」及其實施細則,扭曲公平競爭,擾亂全球產供鏈,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和市場經濟原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敦促美方及時糾正歧視性的產業政策。
耶倫的這番言論,在其國內也遭到了網民群嘲:「起初說中國在綠色能源方面做得不夠,現在突然指責他們做得太多。美國為什麼不能閉嘴,而是去做應該做的事情?」「當美國有競爭優勢,就談自由市場;如果沒有,就搞保護主義。這就是美國的規則。」
耶倫此次中國行能取得積極成果嗎?
在馬偉看來,恐怕很難取得實質性的積極成果,更多是保持溝通渠道的暢通。「隨著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臨近,渲染『中國威脅論』成為美國政客競選宣傳的主要內容之一,民主共和兩黨都會通過施壓來展現對華的強硬態度。」
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拜登政府試圖通過高級官員訪華來緩和中美兩國的緊張關係。國務卿布林肯、財長耶倫和商務部長雷蒙多分別在去年6月、7月和8月密集訪問了中國,就是個例證。
馬偉分析道:「所以耶倫此行更多是保持雙方的溝通,能夠穩定住中美經貿領域不出現突發事件,已經算是成功了。」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法國製造的「陣風」戰機,是當今歐洲最先進的現役戰鬥機之一。不過,就在5月7日的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擊落5架印軍戰機,當中就包括3架「陣風」,相當尷尬。
印度軍方7日凌晨對巴基斯坦東部旁遮普省巴哈瓦爾布爾地區,以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等多處發射導彈,據報至少26死46傷。巴基斯坦軍方確認,在反擊行動中擊落5架印軍戰機,分別為3架「陣風」、1架米格機、1架蘇-30。
印軍「陣風」戰機。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居民拍攝影片顯示,一架「陣風」的殘骸在距離巴廷達空軍基地20公里的印度一村莊附近被發現,畫面上可見「陣風」戰機的專用導彈掛架,以及彈頭已掉落的「米卡」空空導彈的殘骸。
值得留意的是,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里5月7日透露,在整個襲擊和回擊過程中,印度戰機未進入巴基斯坦領空,巴基斯坦戰機也未進入印度領空。這就顯示,印度戰機是被遠程擊落。
由於巴基斯坦防空武器主要由中國供應,盛傳是解放軍殲10C戰機和紅旗9防空導彈擊落印度陣風戰機。
內地自媒體票姚校尉分析幾種可能性。
據巴基斯坦安全部門消息,巴空軍戰機第一時間起飛對實施空襲的印度空軍戰機展開反擊,並成功擊落了多架戰機。更進一步的消息稱,1架執行空襲任務的印空軍「陣風」戰鬥機和1架蘇-30MKI戰鬥機在艾哈邁德布林東面的印巴邊境被擊落,第2架「陣風」戰機則在印控喀什米爾的普爾瓦馬地區阿萬蒂波拉西南方向被擊落,還有數名印度士兵被俘虜。巴基斯坦空軍戰機全部安全返回基地,並未在空戰中損失。
而在這場空戰中,外國互聯網平台廣泛流傳,就是疑似擊落法製「陣風」戰鬥機的,是巴空軍最先進的中國製殲-10CE戰鬥機,此傳聞其後獲得證實。
據巴基斯坦今日新聞電視台(Aaj TV)當地時間5月7日發布視頻顯示,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Ishaq Dar)在議會發言時透露,巴方在淩晨的短暫空戰中,使用了由中國制造的殲-10C戰鬥機對抗並擊落印度空軍的戰機,其中包括3架法制「陣風」戰鬥機。
此外,印度當地媒體稱,印度旁遮普邦當天還發現了疑似霹靂-15(PL-15E)導彈的碎片,可能表明巴基斯坦空軍從殲-10C或梟龍Block3型戰機上發射了該型導彈,目前該地區已知僅這兩款戰機適配該型號導彈。美國軍事新聞網站「戰區」(The WarZone,TWZ)也發文稱,中國的霹靂-15空空導彈似乎首次用於實戰。
無論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媒體都已多次曝光:巴基斯坦不僅採購了殲-10CE戰鬥機,同時還採購了至少240枚霹靂-15E超遠程空對空導彈。該導彈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遠端空對空導彈之一,射程可達15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可達5馬赫,超過了印度陣風戰機裝備的「流星」空對空導彈。
而且更重要的是,考慮到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友好關係,中國不太可能像美國限制巴基斯坦使用AIM-120導彈一樣對巴基斯坦施加使用先進導彈的限制,因此巴空軍中對陣風戰機最具威脅的組合,就是殲-10CE和霹靂-15E。
印度空軍方面,在目前的裝備序列中,「陣風」戰機是最先進也是最受矚目的戰機。
「陣風」由法國達索公司研發,於1986年首飛,2001年服役於法國空軍。「陣風」採用兩台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採用獨特的鴨式佈局,配備了相控陣雷達和光電探測設備,可執行防空、對地攻擊和核打擊等任務,有陸基和艦載兩種型號,被廣泛認為是四代半戰機中的佼佼者。
2016年,印度與法國簽署36架「陣風」的購買協議,合同價值高達79億歐元。2022年,全部36架戰機交付印度空軍。
就在幾天前(4月28日),印度又與法國簽署採購26架「陣風」M艦載戰鬥機的採購合同,合同預計售價6300億盧比(約合74億美元)。印度海軍從而將成為艦載型「陣風」的首家海外用戶。
可以說,「陣風」被印度人寄予厚望,然而卻在本輪印巴衝突中首次參與實戰就折翼,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軍事專家宋忠平分析,作為四代半戰機的「陣風」,是在三代機幻影2000的基礎之上做了大幅的升級。在經歷了實戰的嚴酷檢驗之後,或證明其作戰性能被誇大了。
宋忠平介紹,法國把「陣風」戰機作為自己在國際上主推的軍售產品,也已經成功賣到了埃及、卡塔爾、印度、希臘等國。「該機型如今在實戰中遭遇挫折,使得法國乃至歐洲先進裝備在國際市場上的前景,恐怕會蒙上一層巨大的陰影。」
在印軍遭遇如此難堪的挫折之後,本輪印巴危機走勢如何?
宋忠平認為,今次這次印度是想針對巴基斯坦採取有限的軍事行動,而且印方自稱所打擊的都是針對所謂「恐怖分子」的目標,並未包括巴方軍事目標和關鍵基礎設施。
不過,他強調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擁有核武器,這是非常罕見的兩個有核國家之間的直接軍事衝突,蘊含著巨大的風險。「如果印巴真的爆發了大規模熱戰,打急眼了會不會有人動用核武器?天下已經很不太平了,俄烏衝突、巴以衝突尚未停歇,那麼如果南亞地區再發生嚴重的軍事對峙乃至戰爭,對國際社會來講的話將會是一場災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7日表示,中方對當天凌晨印度的軍事行動表示遺憾,對目前事態的發展感到擔憂。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鄰居,也都是中國的鄰國。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呼籲印巴雙方以和平穩定的大局為重,保持冷靜克制,避免採取使局勢進一步複雜化的行動。中方願繼續為緩解當前的緊張局勢發揮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