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政策組本年度撥款較上年度超過23%,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向政府提問,政府會否檢討政策組有否人才「過盛」或「過剩」,行政署稱會繼續檢視資源和人手需求。
禮賓府。
行政署表示,特首政策組設有「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和「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支持高等院校和智庫進行本地公共政策研究,回應社會需要和培育人才,過去兩年共有41個項目獲撥款,當中撥款金額最高為理工大學一項有關大灣區建築業跨區域合作的研究,涉款接近400萬元。
謝偉俊FB圖片
行政署回覆立法會議員就財政預算案的提問,對於特首政策組本年度撥款較上年度修訂預算增加超過23%,負責的兩項資助計劃批出研究撥款由兩年前的990萬增至來年預算的2650萬元,行政署解釋,特首政策組按程序委聘人員,預計本年度薪酬開支貼近上年度原來預算,另外上年度預留2600萬元支付兩項資助計劃撥款額,但實際獲批項目和資助金額較預期低。行政署認為,隨著特首政策組工作全面展開和加強宣傳,預計本年度可吸引較多申請,因此預留2650萬元用作兩項資助計劃撥款,與上年度原來預算相若。
政府總部。 資料圖片
議員謝偉俊問到,政府會否檢討特首政策組有否人才「過盛」或「過剩」情況。行政署說,特首政策組設有三個分部負責不同焦點範疇的政策研究,共同承擔其他職務,除了內部研究,也會按需要委託外部顧問進行研究和民意調查,特首政策組會繼續檢視資源和人手需求。
行政署說,截至3月底,共有39項已完成或仍進行的外部研究和民意調查,涉及合約金額預算約為1320萬元,又說特首政策組的研究和調查結果主要供行政長官和政府內部研討參考,作為政策制定和醞釀的其中一個資訊和分析基礎,因此不宜公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解讀和推測。
香港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包括構建和完善創科產業鏈。
新一份施政報告融合和吸納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以及社會各界意見,提出多項相關措施,包括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籌備建設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以及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等。
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緊貼時勢,通過特首政策組的研究成果對接機制,與政策組緊密溝通,出謀獻策,他們的意見是政策論證過程的重要參考。
黃元山(左)表示,施政報告提出推動成立香港新型工業發展聯盟,可促進政、產、學、研、投的緊密合作。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是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之一。他認為,新措施有助推動技術研發轉化,豐富產業生態圈,又指大學可起重要作用。
趙汝恒表示,談論新質生產力,其中牽涉科技、環保、節能,以及減少耗費人力,從而令經濟增值;大學若循國家希望發展的產業、大方向做事,將令成功機會大增,也能作出更大貢獻。
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認同,指施政報告提出推動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聯盟,目的便是促進政、產、學、研、投的緊密合作,又提到創科產業引導基金透過成立母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策略性產業。
趙汝恒強調「產業」二字的重要性,即由行業、市場決定前行的方向,形容創科產業引導基金,是現有產學研1+計劃的進深版,措施更見成熟,又樂見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很好的措施,反映政府的主導角色,同時顧及創科產業生態鏈的各個環節。
趙汝恒(右)盛讚施政報告提出的措施有助豐富產業生態圈。政府新聞處圖片
另一方面,施政報告提出加速生產綠色轉型,措施包括協助企業在香港推行綠色科技項目等。
趙汝恒指出,綠色科技產業具龐大潛力,而香港聯通海外,有利新技術研發和開拓國際市場,第三個InnoHK研發平台的其中一個焦點,正是能源及可持續發展。
他舉例,人工智能需求日增,其運算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有效的散熱系統可令整體算力所需的能源減少。他續指,很多跨國企業選擇在香港設立數據中心,因為香港具有優勢,譬如在數據安全方面獲外國認可和信任,認為香港有條件做得更多。
黃元山進一步指出,香港甚至可參與新能源、新科技等國際標準的訂立和評審,成為國際化的一部分。
黃元山(左)感謝趙汝恒提出寶貴意見。政府新聞處圖片
趙汝恒贊同香港在認證方面深受國際信賴和認可,具備絕對優勢,而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更可發揮「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作用。
至於施政報告提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趙汝恒表示,將有助初創企業了解市場,融資、申請專利等,有利產品轉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