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西新邨重建在即,資料顯示98%居民接受遷出安排,在大坑西新邨居住了58年,現已遷入過渡房屋的Peter表示對過渡房屋及搬遷安排感到滿意。

大坑西新邨大部份居民已遷出。
現時居於元朗過渡房屋的Peter接受《巴士的報》訪問,透露遷出時樓宇狀況已很殘舊,「不重建我覺得有點危險。」平民屋宇提出重建及津貼方案後,他也到過附近找劏房,覺得居住環境和衛生情況都不理想,於是申請過渡房屋,獲分配現在元朗過渡房屋單位,雖然面積較大坑西新邨單位細,但居住環境和衛生程度都較佳,他對過渡房屋感到滿意。資料顯示,大坑西新邨居民入住元朗過渡房屋新社聯恒莆新苑。
58年前Peter與家人一同搬到大坑西新邨,其後家人陸續遷出,剩他一人繼續居住,按照業主平民屋宇公司的安排,5年後大坑西新邨將重建完成,合資格的住戶可獲分配重建後的單位繼續租住,Peter 選擇回遷,重建完成後可搬回大坑西新邨,平民屋宇給一人家庭的租金津貼54萬元,折合每月租金津貼9000元,有認為不足以支付外面的租金,但他認為,即使沒有重建,繼續住在大坑西新邨,住戶也要支付租金,「住任何地方都有機會加租,唔會包你住成世,而且無業主會俾錢租客搬屋。」他說。

大坑西新邨設施已非常殘舊。
大坑西新邨計劃重建已醞釀近20年,至去年才真正實行,他透露,初期也有人提及政府會提供公屋單位,但後來證實這種說法屬誤導,Peter說,此前提出的津貼比現在更少。
由於家人們已遷出,將來可獲配的回遷的單位會較他本來的居住單位小,但他認為計及居住環境及租金條件,屬可以接受。他也擔憂工程延誤,到時候津貼不足以應付需要,但也認為現在的津貼方案合理。


在大坑西新邨居住了58年的Peter獲分配元朗過渡房屋單位,表示對過渡房屋及搬遷安排感到滿意。 圖為大坑西新邨部份居民入住的過渡房屋元朗恒莆新苑。
平民屋宇冀5年完成重建不延誤
深水埗區議員陳龍傑一直協助大坑西新邨居民,他說,居民主動找他幫忙,多數的情況下是向居民解釋平民屋宇公司的津貼和回遷方案,居民有擔憂和疑問,辦事處會盡力解答。

區議員陳龍傑
邨內仍有十多戶未與平民屋宇公司達成協議,陳龍傑表示,這些住戶也有找他們,他也樂意聆聽他們的意見,並代為反映,未遷出的住戶,各戶有各戶的情況。此外,也有部份只是因為要遷往居住的地方未準備好,所以仍未遷出。
對於未達成協議的住戶,他表示,曾向平民屋宇公司反映他們的要求,但平民屋宇公司稱,津貼及回遷方案適切合理,不會有任何更改,陳龍傑會盡量協助居民及反映意見,又說,超過九成的住戶接受搬遷安排,證明方案合理。
重建後回遷大坑西新邨的住戶超過700戶,他表示,平民屋宇公司希望5年內完成重建,不想延誤,不希望因十多戶未遷出,就癱瘓了整項工程,會按計劃盡快施工。

大坑西新邨重建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