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漂內地生墮「假冒官員」騙局4日被騙80萬 警方宣傳車巡迴18區宣傳防騙

社會事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社會事

      社會事

      港漂內地生墮「假冒官員」騙局4日被騙80萬 警方宣傳車巡迴18區宣傳防騙

      2024年05月13日 07:00 最後更新:08:43

      本港今年首季共錄得474宗電話騙案,較去年同期下跌逾2成,當中針對港漂內地生的假冒官員電騙有上升趨勢,有學生4日內被騙80萬。

      首季電話騙案按年跌逾2成,右為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情報及騙案應變小組高級督察林沛恆。巴士的報記者攝

      首季電話騙案按年跌逾2成,右為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情報及騙案應變小組高級督察林沛恆。巴士的報記者攝

      假冒官員案總損失金額7.6億 7旬婦人墮騙局失2.65億

      更多相片
      首季電話騙案按年跌逾2成,右為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情報及騙案應變小組高級督察林沛恆。巴士的報記者攝

      首季電話騙案按年跌逾2成,右為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情報及騙案應變小組高級督察林沛恆。巴士的報記者攝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情報及騙案應變小組高級督察林沛恆。巴士的報記者攝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情報及騙案應變小組高級督察林沛恆。巴士的報記者攝

      從內地來港讀書的陳同學(化名)講述自身受騙經歷。巴士的報記者攝

      從內地來港讀書的陳同學(化名)講述自身受騙經歷。巴士的報記者攝

      騙徒訛稱陳同學(化名)涉不良廣告及洗黑錢,更出示相關賬戶資料。警方影片截圖

      騙徒訛稱陳同學(化名)涉不良廣告及洗黑錢,更出示相關賬戶資料。警方影片截圖

      警方資料

      警方資料

      警推多項針對港漂防騙宣傳。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推多項針對港漂防騙宣傳。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防騙宣傳車由5月9日起到訪全港各區向市民宣傳防騙。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防騙宣傳車由5月9日起到訪全港各區向市民宣傳防騙。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防騙宣傳車由5月9日起到訪全港各區向市民宣傳防騙。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防騙宣傳車由5月9日起到訪全港各區向市民宣傳防騙。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今年首季共錄得474宗電話騙案,較去年同期的597宗下跌逾2成,損失7.89億港元。電騙犯案手法仍然以「猜猜我是誰」和「假冒官員」為主,其中「假冒官員」的案件數量通常只佔電騙案總數的3成半左右,但損失更為巨大,今年首季錄得「假冒官員」電話騙案總損失金額高達7.6億港元,最大一宗損失達2.65億港元。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情報及騙案應變小組高級督察林沛恆。巴士的報記者攝

      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情報及騙案應變小組高級督察林沛恆。巴士的報記者攝

      該起案件中,一名70歲女子於2022年3月起接獲假冒官員來電,要求轉賬供調查之用,以證明其沒有參與洗黑錢案,遂於2022至2023年期間分多次向騙徒轉賬共2.65億港元作保證金,最終受害人未能取回該筆款項,於今年1月報案。

      經調查後,警方成功攔截騙款約157萬港元,並在今年2月拘捕3名32歲至40歲女子,涉嫌以欺詐手段獲得財產(詐騙)及處理已知道或相信為代表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的財產,已獲保釋侯查。

      受害者多內地來港學生  有學生4日損失80萬港元

      警方留意到,針對內地來港學生「假冒官員」電話騙案有上升趨勢,在今年4月錄得的74宗相關案件中,有23名受害者是來自內地的學生,有學生4日內被騙80萬港元。

      從內地來港讀書的陳同學(化名)講述自身受騙經歷。巴士的報記者攝

      從內地來港讀書的陳同學(化名)講述自身受騙經歷。巴士的報記者攝

      在今年4月,從內地來港讀書的陳同學(化名)收到一個自稱入境處職員的電話,對方聲稱陳同學名下登記的電話號碼在內地發佈了不良廣告,違反了香港法律,因此需將陳同學列入黑名單。隨後,陳同學被轉接到另一名自稱內地公安人員,對方稱陳同學涉及一宗洗錢案,並出示了相關的銀行賬戶資料以及逮捕和凍結資產令,聲稱必須將其逮捕歸案。接著,一名自稱科長的人表示可 以優先處理陳同學的案件以證明其清白,但要求陳同學支付一筆巨額保證金。

      騙徒訛稱陳同學(化名)涉不良廣告及洗黑錢,更出示相關賬戶資料。警方影片截圖

      騙徒訛稱陳同學(化名)涉不良廣告及洗黑錢,更出示相關賬戶資料。警方影片截圖

      依照騙徒的指示,陳同學在香港開設了一個新銀行帳戶,並要求家人將錢匯入她的香港帳戶。在此期間,對方曾要求陳同學點擊一個網址下載一個惡意應用程式,並要求陳同學於程式內輸入銀行資料及密碼以協助調查。亦因如此,騙徒在陳同學不知情下操作其銀行帳戶,並進行不法轉帳。

      警方資料

      警方資料

      陳同學的銀行帳戶於今年4月23日至26日期間有四次出帳紀錄 ,合共損失80萬港元。有關銀行覺得可疑,立即通知了反詐騙協調中心,同時暫停帳戶交易成功保存剩餘的71 萬港元餘額。警方接觸受害人後通過大學聯繫了受害人在內地的父母向其解釋,受害人始知被騙。反詐騙協調中心亦即時向收款銀行發出止付請求,成功攔截20萬港元騙款。

      新型騙案手法再現   警推針對港漂防騙宣傳

      警方近期亦發現新興騙案手法,受害人收到自稱網購或短視頻平台客服的騙徒來電,訛稱受害人已開通VIP會員收費服務。如需取消有關服務,受害人需繳交手續費,並聲稱受害人戶口會被凍結,指示受害人把戶口存款轉賬至指定戶口,令受害人損失金錢。

      警推多項針對港漂防騙宣傳。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推多項針對港漂防騙宣傳。巴士的報記者攝

      為提高大眾的防騙意識,警方防騙宣傳車由5月9日起到訪全港各區向市民宣傳防騙,車內設有以防騙為主題的互動遊戲,除了能夠學習辨識最新詐騙手法外,還可以獲得精美紀念品。

      警方防騙宣傳車由5月9日起到訪全港各區向市民宣傳防騙。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防騙宣傳車由5月9日起到訪全港各區向市民宣傳防騙。巴士的報記者攝

      自去年八月底, 警方與全港十多間大學合作舉辦講座宣傳防騙知識,亦為在港內地學生製作「 反詐騙學習套件」及「防騙知識小問卷」,協助他們了解不同騙案的手法。警方亦與不同大學和團體合作開設了多個社交平台,讓來港讀書的內地學生及家長加入,以便內地人士了解香港的詐騙情況。

      警方防騙宣傳車由5月9日起到訪全港各區向市民宣傳防騙。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防騙宣傳車由5月9日起到訪全港各區向市民宣傳防騙。巴士的報記者攝

      此外,為加強打擊騙案的成效,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自去年5月起與多間本地主要銀行合作,聯合推出「騙案預警」計劃,以更積極和主動的對策打擊騙案,務求在騙案發生的早期階段及早識別和協助潛在的騙案受害人,以減少受害人的金錢損失。

      計劃推行至今共獲得20間主要銀行(包括12間傳統銀行和8間虛擬銀行)的支持和參與,成功勸阻超過1000宗進行中的騙案,阻截騙款逾3600萬港元。

      Tags:

      入境處

      警方採取行動打擊「假冒官員」電話騙案,拘捕一名20歲、報稱學生本地男子,涉及8宗案件,損失合共136萬港元。

      警方展開代號「黑塔」的執法行動,以「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拘捕一名20歲本地男子,涉嫌干犯8宗「假冒官員」電話騙案,騙款金額達港幣136萬。

      警方展開代號「黑塔」的執法行動,以「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拘捕一名20歲本地男子,涉嫌干犯8宗「假冒官員」電話騙案,騙款金額達港幣136萬。

      警方東九龍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譚頌琪簡報案情表示,東九龍重案組一直密切關注電話騙案的趨勢,發現近期常見的作案手法是「假冒官員」。受害人首先會接到不明來電,對方聲稱是內地公安人員,指受害人涉及洗黑錢或詐騙活動,要求受害人接受秘密調查,並安排「特務」與受害人見面,簽署保密協議,繼而要求他們繳交金錢作為調查用途。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譚頌琪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譚頌琪

      經過深入調查及情報分析,東九龍重案組聯同新界南情報組展開一項代號為「黑塔」的聯合執法行動,於4月29日當一名男子向受害人收取金錢時,以「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名拘捕該男子,並在其身上搜獲一張假冒的警察委任證。受害人亦透露,是一名自稱內地公安的不明男子指示他將金錢交予被捕人作調查用途。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譚頌琪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譚頌琪

      警方調查後發現,被捕人涉及其餘7宗同類騙案,並在其寓所搜獲部分贓物,以及製造假委任證及所謂保密協議的工具。該名男子現正被扣留調查。

      警方展開代號「黑塔」的執法行動,以「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拘捕一名20歲本地男子,涉嫌干犯8宗「假冒官員」電話騙案,騙款金額達港幣136萬。

      警方展開代號「黑塔」的執法行動,以「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拘捕一名20歲本地男子,涉嫌干犯8宗「假冒官員」電話騙案,騙款金額達港幣136萬。

      上述8宗案件涉及8名受害人,年齡介乎18至66歲,報稱職業包括學生、設計師、化妝師及退休人士。警方發現,騙徒一開始以秘密調查為由,要求部分受害人獨自租住酒店房間以便進行調查,其後安排「特務」向受害人遞交保密協議,令受害人不敢尋求身邊人的協助。然後,騙徒以調查緊急等藉口,除了要求受害人交出銀行戶口內的存款,更指示受害人拿取家中所有現金,包括外幣及紀念幣等。簡而言之,騙徒以「孤立」受害人及「以快打慢」的方式,令受害人在無法冷靜思考的情況下墮入騙局。

      行動中搜獲一張假冒的警察委任證。

      行動中搜獲一張假冒的警察委任證。


      警方重申,執法部門不會以金錢或完成任務作為交換條件,以拖延調查或減輕罪責。這些只是騙徒的手法,目的是騙取金錢,或利用事主成為他們的犯案工具。當市民接到陌生來電,指稱涉及犯罪行為時,務必保持冷靜,並與身邊人商量。


      警方呼籲市民,若曾與一名身穿西裝人士交談,而對方曾要求簽署保密文件或繳交金錢,請立即聯絡東九龍重案組第3B隊(電話:3661 0106)。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