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公布《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草案》,以訂立機制以改善建造業的拖延付款情況。《條例草案》明日刊憲,並於本月29日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
Getty圖片
《條例草案》提出的措施,包括禁止「先收款、後付款」等付款條款,規定付款方須於法例指定時間內回應付款申索,以及付清已承認到期的款項。而當付款出現爭議,申索方有權啟動審裁,合約雙方透過獨立審裁員解決付款爭議。另外,如果付款方沒有在限期前,支付已經接納並承諾支付的申索款額,或沒有在限期前支付經審裁機制決定的款額,申索方有權停工或減慢工程進度。
示意圖。設計圖片
《條例草案》適用於總承包合約價值不少於指明最低合約價值,即500萬元的建造工程合約,及相關的貨品或服務供應合約。但不適用於現有私人住宅樓宇進行工程,例如裝修及樓宇維修等訂立的建造合約;以及現有私人非住宅樓宇進行相對較小型的工程而訂立的建造合約。
建築工人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條例草案》禁止不公平的合約付款條款,並為合約方提供迅速及具約束力的審裁機制解決合約中途的付款爭議。政府預計在《條例草案》實施後,隨着付款保障得以改善,投標者就被拖欠付款風險提高標價情況會逐漸減少,工程項目採購成本也可能隨着時間下降。
建造業總工會舉行「2025年度薪酬發布會」,公布16項工種薪酬調整,當中14項凍薪。理事長周思傑表示,有業界反映工程量較去年減少三分之二。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 FB
工會指,如在此情況下工人強行加薪的話,將加重各方的負擔,即使加薪,工人能否真正獲得相應薪金亦成疑問。工會表示,24年1月至9月期間,共收到146宗求助個案,涉及人數超過1500人,申索金額打破歷年紀錄,達2億9千多萬港元,包括欠薪,其中最大部分是工程款項。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 FB
建造業總工會權益及投訴主任吳偉樑表示,以往較少有二判公司向工會求助追討工程款項,但自24年7月開始,工會處理約20多宗大型工潮,過程中,發現部分二判公司因被大判公司拖欠工程款項,導致出現欠薪情況。
聯合醫院擴建工程早前發生勞資糾紛。建造業總工會圖片
吳偉樑說現時個案眾多,從勞工處到勞資審裁處,完成一宗個案往往需時1年至1年半,訴訟時間較長,目前許多欠薪個案仍在進行法律程序。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 FB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梁子穎表示,儘管政府已提出《建造業付款保障條例草案》,但未來仍需開第3、4次會,預計即使草案落實,仍需8個月後才能真正實施,提出期間是否有方法可保障二判完成工程後收款,以解決目前前線工人面臨欠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