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歷史校際精英問答比賽」總決賽於24日舉行,保良局田家炳小學和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分別在小學組和中學組比賽中奪冠,其中董玉娣中學已實現「四連冠」榮譽。
董玉娣中學實現「四連冠」榮譽。巴士的報記者攝
第七屆「中國歷史校際精英問答比賽」總決賽,保良局田家炳小學和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分別在小學組和中學組比賽中奪冠。巴士的報記者攝
比賽由香港高昇基金贊助、《巴士的報》主辦,以及由《星島日報》擔任傳媒夥伴。在首部分必答題環節,各隊伍需分別回答十五條問題,小學組四隊賽事鬥得難解難分,英華小學、保良局田家炳小學以及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均獲得260分,北角循道學校拔得頭籌取得290分,以30分優勢稍勝一籌。
點擊看圖輯
第七屆「中國歷史校際精英問答比賽」總決賽,保良局田家炳小學和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分別在小學組和中學組比賽中奪冠。巴士的報記者攝
總決賽參賽學校。巴士的報記者攝
總決賽參賽學校。巴士的報記者攝
中學組的保良局董玉娣中學開局表現較為理想,以300分的優勢暫時領先,喇沙書院與保良局李城璧中學均以260分緊隨其後,英華書院獲230分。
總決賽參賽學校。巴士的報記者攝
總決賽參賽學校。巴士的報記者攝
進入搶答題環節,英華小學首階段一連搶對3條問題,成功拉開分數,但中場開始發力疲軟,田家炳小學醒覺發力連追6題,以400分領先全場,而優才(楊殷有娣)書院亦不甘落後答對數題,最終以360分追平英華小學。優才(楊殷有娣)書院冒險一搏,搶在問題問完之前作答,以20分優勢獲得小學組亞軍。
總決賽參賽學校。巴士的報記者攝
總決賽參賽學校。巴士的報記者攝
中學組賽事中,董玉娣中學掌握節奏,多次搶得先機拉遠對手,喇沙書院與李城璧中學未見退縮,互有領先試圖縮窄差距,董玉娣中學不讓對手有追近機會,繼續發力保持距離。結果,董玉娣中學以380分奠定勝局,英華書院、喇沙書院及李城璧中學的分數分別為250分、320分及340分。
總決賽參賽學校。巴士的報記者攝
總決賽參賽學校。巴士的報記者攝
今屆董玉娣中學再奪冠,實現「四連冠」榮譽。隊長張凱盈在賽前生病,但絲毫不影響她此次表現,連續搶答為團隊拿下分數,她對於賽事感到興奮,因為可以和不同學校的同學同台競技,她認為,學習中國曆史可以以古鑒今,為當今事件提供參考。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奪得中學組冠軍。巴士的報記者攝
今屆比賽特別增設傑出老師獎,表揚老師鼓勵同學,積極參與活動,對於如何鼓勵同學多讀歷史,提升他們對中國歷史的興趣,老師都有不同的心得,董玉娣中學陳雅施老師表示,由於中國歷史涉及範疇廣泛,因此需要三人分工合作進行比賽,通過不斷練習鍛煉出默契,能夠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奪小學組冠軍。巴士的報記者攝
田家炳小學三位同學對於奪得小學組冠軍均表示開心,他們對中史非常感興趣,從3月份開始幾乎風雨無阻,很早起床到校練習,即便辛苦,但他們亦覺得值得。隊長陸淥表示,歷史的世界多姿多彩,隊員林桀丞表示,自己2年級就開始學習中國歷史,中國歷史源遠流長,通過學習可以傳承這種文化,另一名隊員陳韋軒則表示學習歷史能以史為鑒。
田家炳小學校長陳詠賢表示,三人參賽狀態很好,十分勤奮,平時在早上7點就已經回到學校練習,而老師亦會提供不同題材以做練習。她認為,同學們學習中國歷史可令他們受益良多,從中學習的知識和道理會令他們終身受用。
行政長官李家超。巴士的報記者攝
行政長官李家超擔任是次比賽主禮嘉賓,他對《巴士的報》主辦的「中國歷史校際精英問答比賽」表示肯定,可以激勵同學之間的學習氣氛,為學界提供了一個善用資訊科技的中國歷史學習平台,並寄語同學們在比賽過程中除了學習到中國歷史知識,亦建立團隊合作的精神,鼓勵同學們繼續積極學習國史國情,日後為國家和香港的發展出力。
香港高昇基金主席黃健慧。
香港高昇基金主席黃健慧因有重要公務未能親臨現場,亦特別為本次比賽表達誠摯祝賀,她鼓勵同學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更加要注重理解和感悟,因為他們肩負著傳承和發揚這份寶貴文化遺產的重任。
為慶祝第三跑道11月28日正式啟用,「香港國際機場.渣打香港馬拉松.三跑道系統十公里國際賽」將於11月17日舉行。香港空運貨站的任栢華和陳顯科是長跑熱好者,均表示能參與今屆機場長跑賽尤感榮幸。
兩人都認為比賽需保持「平常心」,最重要的是享受如此難得的盛事,「只要不停就一定能過終點」。
任柏華(左)及陳顯科(右)。巴士的報記者攝
寶刀未老 仍熱愛各類運動
現年61歲的任栢華於1989年加入香港空運貨站(Hactl),主要負責工程維修、保養機械等工作。今年60歲的陳顯科則在1994年起加入Hactl,負責客户支援。兩位雖年紀稍長,但仍活躍於各種運動中。
任柏華(左)及陳顯科(右)。巴士的報記者攝
任栢華本身就相當熱愛跑步,在Hactl任職後,更加入了公司的長跑會。儘管近年沒有年輕時活躍,但每年都會落場支持渣打馬拉松、環島行等。去年1月,任栢華與兩名隊友出戰「綠色力量環島行」年度行山比賽,更以7小時52分的卓越成績,完成50公里賽程,贏得「航空及機場服務業盃」冠軍!至今他仍保持跑步的習慣,他向記者透露,如果工作不太繁忙,每天都會利用1小時的午膳時間來跑步。
Hactl支持員工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不但設有訓練器材,還不時提供名額和資助,包括渣馬和今次三跑道國際賽。巴士的報記者攝
與任栢華一樣,陳顯科平時也熱愛各類跑山比賽,亦曾參加過渣馬的全馬比賽。即便是疫情嚴重的時候,他也參加了各類「線上跑」。雖說「只要有心,哪裡都是賽道」,但能看到同事、朋友在終點線迎接自己,感覺還是不一樣。
陳顯科曾參與多屆渣馬比賽。
「覆桌」與期待交織
今次是事隔26年的機場長跑賽,任栢華有幸參與過98年的「渣打98新機場馬拉松」。談到98渣馬時,任栢華有點忿忿然,只因當年他未能完成賽事,而是進入機場不久後「上了車」。回憶當年,他略顯遺憾,坦言自己當時確實準備不足,賽前亦有點高估自己狀態。他指出,不同長度的馬拉松的跑法不一樣,當時應把肌肉練好。
雖然中途退出令任柏華心有不甘,但他表明自己今次還是以「平常心」應賽,「無論怎麼樣,我都會跑出最好的一面。保守的話,能在50分鐘到1小時內完成賽事」。被問到今次比賽會不會想挑戰自己,任柏華爽朗地笑着搖頭說,「參與已經很難得,拼時間就不會太期待了,我能跑得動就已經不錯了!」。
他說,98年的時候,機場還沒投運,四周只有零星幾棟建築物。20多年來,機場的發展從未停息,「發展是必自然的,周圍都係路,只要有心,跑哪都一樣。機場也算是我看着他成長,他看着我老。」
香港國際機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同樣在Hactl工作了30多年的陳顯科,見證了機場從一片平地,變成「機場城市」,可謂感觸良多,尤其今次是他首次參與機場長跑賽,能一試跑道質感,可以說是十分期待。他期望自己能在45至50分鐘內完成賽事,就算未能登上領獎台也不見可惜,「能在機場跑道跑步的機會十分難得,志在享受現場氛圍、環境。」
最大敵人並非是「年齡」
兩位堅持跑步這麼多年,自然經歷過傷患的痛苦時刻。任柏華表示,自己去年腳痛,下半年都處於「休養生息」的狀態;而陳顯科也感覺到隨着年齡的增長,肌肉也越發緊繃。不過長跑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年齡」,而是「天氣」。
任柏華說,如果平時有運動的習慣,跑10公里應不算困難,當然若想要拼時間、破記錄,自然要花一番工夫。以任柏華自身經驗,天氣和濕度十分影響體能。要是天氣炎熱,自己也會「跑慢啲、跑少啲」。一旁的陳顯科也點點頭補充,「所以練跑通常都選在夏天,由辛苦開始練,那麼無論賽事在何時舉行都容易適應。」
「只要不停就一定能過終點」
提到跑十公里賽的建議,陳顯科說不用特別準備,只要正常訓練,有充足睡眠休息就已經足夠。有問到是否需要在賽前一星期「儲碳」,他則笑言儲碳只是令你「長啲時間先開始抽筋」,最重要的還是保持良好心態,不要看到別人跑得比自己快就想去追人,要專注在自己的節奏。任柏華補充,「只要不停就一定能過終點」。
任柏華(左)及陳顯科(右)。巴士的報記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