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華創建投主辦「玩轉大埔」逾600人參與城市定向賽 穿梭大街小巷認識大埔社區特色

社會事

華創建投主辦「玩轉大埔」逾600人參與城市定向賽 穿梭大街小巷認識大埔社區特色
社會事

社會事

華創建投主辦「玩轉大埔」逾600人參與城市定向賽 穿梭大街小巷認識大埔社區特色

2024年12月02日 12:23 最後更新:14:29

由華潤創業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二屆「幸匯」與您·「玩轉大埔CityHunt」城市定向賽11月30日在大埔區靈糧堂劉梅軒中學舉行,共有212組、超過630名參加者穿梭大埔市區大街小巷和文化景點,在限時內找出打卡點位置,完成指定任務,競逐多個獎項!是項活動在鼓勵大家探索和瞭解大埔的歷史及發展過程,發現社區故事,把大埔獨特的文化、人和社區連繫起來。

各位嘉賓大合照。(主辦單位提供照片)

各位嘉賓大合照。(主辦單位提供照片)

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中聯辦新界工作部副部長王卉、華潤創業董事,總裁王彥、立法會議員容海恩、華潤創業副總裁,華創建投董事長褚卓倫等嘉賓出席活動啟動儀式。

更多相片
各位嘉賓大合照。(主辦單位提供照片)

各位嘉賓大合照。(主辦單位提供照片)

參賽隊伍需根據地圖自行策劃路線找出「打卡點」。(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參賽隊伍需根據地圖自行策劃路線找出「打卡點」。(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參賽隊伍需根據地圖自行策劃路線找出「打卡點」。(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參賽隊伍需根據地圖自行策劃路線找出「打卡點」。(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活動吸引了不少一家大細參加。(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活動吸引了不少一家大細參加。(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各組的冠亞季軍誕生。(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各組的冠亞季軍誕生。(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參賽隊伍需根據地圖自行策劃路線找出「打卡點」。(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參賽隊伍需根據地圖自行策劃路線找出「打卡點」。(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參賽隊伍需根據地圖自行策劃路線找出「打卡點」。(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參賽隊伍需根據地圖自行策劃路線找出「打卡點」。(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比賽期間,參賽隊伍需根據地圖自行策劃路線找出「打卡點」,如舊北區理民府、大埔回歸紀念塔、香港鐵路博物館等地及幸匯商場,並在各點完成指定任務或回答問題,以獲取積分,限時一個半小時內完成,過程緊張刺激,分數最高及最先返回終點的隊伍勝出。而每組別設有冠、亞、季軍以及10個優異獎,獎金獎品非常豐富。

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乘風破浪飛躍組」取勝的是陳葉生先生的隊伍,他分表示今次比賽很刺激和十分有挑戰性,同時可以認識到許多大埔的景點,希望每年都可繼續參加!

活動吸引了不少一家大細參加。(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活動吸引了不少一家大細參加。(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青春綻放奮進組」的冠軍為黃軍同學的隊伍,隊員們認為出發之前先規劃好路線是致勝關鍵,可令過程更有效率。黃同學謂:「覺得今次活動的路線設計和過程比較有趣,而且途經不少區內屋邨,即使本身不是大埔居民,都對大埔社區加深認識不少。」

各組的冠亞季軍誕生。(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各組的冠亞季軍誕生。(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共建美好親子組」則由陳子聰先生和陳一小朋友的隊伍奪冠,陳先生認為:「我居住大埔三十六年之久,一直覺得這區很有人情味。很感謝主辦方舉辦活動推廣大埔」就讀小六的陳一小朋友言:「我平時有訓練羽毛球,今次活動有助鍛鍊體能,有趣又有益!」

最近內地社交平台上掀起一股「馬拉松私兔」熱潮,讓這個小眾職業突然成為焦點,可觀收入更吸引不少國家級選手入行。不過資深行家透露因1原因難成穩定職業。

何為「私兔」?

所謂「私兔」,其實是馬拉松比賽中的私人配速員,專門為跑手提供一對一陪跑服務。與大會安排的官方配速員不同,「私兔」會為客人度身訂造訓練計劃,並在比賽當天全程陪伴,由配速、補給到心理輔導一手包辦,確保跑手能夠安全完成賽事甚至突破個人最佳成績。

渣打香港馬拉松FB圖片

渣打香港馬拉松FB圖片

從陪跑到專業:一位私兔教練的養成

「第一次當私兔其實是幫朋友完賽,沒想到從此開啟新事業。」90後的朱曉龍回憶道。身為國家二級運動員,他至今已完成58場全馬,個人最佳成績2小時52分。在他看來,私兔絕非單純陪跑:「自己要先能破3小時,才有資格帶人挑戰4小時內的目標。」

朱曉龍。微博圖片

朱曉龍。微博圖片

這8年來,他見證了私兔市場的轉變。「2019年後需求明顯增加,現在連只想完賽的新手都會找私兔。」朱曉龍分析,這反映現代人更重視運動安全與體驗,但同時也強調:「馬拉松終究是極限運動,不是有私兔就一定能成功。」

朱曉龍:「遞水遞膠還要當心靈導師」

談起私兔的工作內容,朱曉龍笑著說:「最累的不是雙腿,是嘴巴!」他細數每次服務的細節:從賽前制定補給計劃、賽中每公里報時,到30公里後的心理攻防戰。「去年香港馬拉松,跑友在最後兩個大坡差點放棄,我幾乎用光所有加油詞彙。」

朱曉龍陪著跑友完成香港馬拉松。微博圖片

朱曉龍陪著跑友完成香港馬拉松。微博圖片

除了當「人形配速器」,朱曉龍指,私兔還要兼任補給員、攝影師、康復師等多重角色,「從賽前早餐到賽後拉伸,每個細節都要考慮。後半程跑者連掏能量膠(Engery Gel)的力氣都沒有,所有補給都得我遞到嘴邊。」

行情看漲卻難成主業

隨著馬拉松熱潮,私兔收費也水漲船高。朱曉龍透露:「現在江浙滬全馬收費6000-8000元人民幣(約6500至8700港元),上海馬拉松等國際賽事更要1500美元(約11700港元)起跳。」去年他帶跑友挑戰港馬,全程花費就近萬元。

內地媒體截圖

內地媒體截圖

儘管看似收入可觀,朱曉龍直言這行難成穩定職業:「旺季集中在春秋兩季,還要搶到熱門賽事名額。我身邊的私兔都是兼職,我的主業還是跑步教練。」他提醒想入行者:「體能只是基本門檻,更重要的是責任感和臨場應變能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